近年台股流行現金減資,105 年第一季已經有 20 餘家辦理。而且,有些減資幅度相當大,例如全銓(8913-TW)減資 80%,年興減資 50%。
由於許多公司減資後,股價明顯揚升,造成投資人對這些股票躍躍欲試,但也相當疑惑,不知道為什麼減資股會上漲?也疑惑既然股票數量會減少,是不是要賣出比較好?
以國建 (2501) 為例,104 年減資三成後,到了 105 年 EPS (每股盈餘) 明顯提升到 2 元,股價從 104 年除權當時的 17 元左右,上漲到 106 年的 22 元多 (如下圖)。
也就是說,其股價之揚升,並非減資後股價馬上就飆漲,而是到次年度結束後,105 年 EPS (每股盈餘) 明顯提升後,在 106 年第一季有較多的上漲。
公司減資如果是用來彌補虧損,通常是經營績效不佳,減資後再設法找新的股東增資,這種情形不會退回投資人不股款,但股份數量變少了,感覺很不好,例如陽明海運因為景氣不好,虧損甚多,辦理減資後,再增資。投資人最好避免投資這樣的公司。
減資如果是經營順利,近年都有營利,則減資可能是大股東考慮節稅問題,或想透過 EPS (每股盈餘) 的提升,促成未來年度股價的上漲。
一般配息與減資對股東權益 (淨值) 的變化有甚麼不同?說明如下:
(1) 盈餘分配前:公司的股東權益 (淨值),包括股本、公積和盈餘及未分配盈餘等:
(圖一:股東權益 (盈餘分配前) )
(2) 一般配息:配息是把盈餘或未分配盈餘配的一部份配出去,如下圖:
(圖二:一般配息)
(3) 減資並配息:減資是減少股本的金額,而把盈餘或未分配盈餘大部分保留下來:
(圖三:減資+配息)
(4) 效果:股東權益 (淨值) 都是一樣,但股本減少,未來年度的 EPS 如果提升,未來年度股價也可能上漲。
(5) 但 EPS 是否提升,也看各公司的經營能力,並非所有公司透過減資都可以提升賺錢的能力。
除權後掛牌的價格:配發股票股利 (增資) 的除權,以股票股利 10 元為例,除權後掛牌的價格會減半,假設除權前股價 100 元,除權後股價加倍為 50 元 (計算式:1000 股 * 100 元 = 2000 股 * 50 元)。
減資也有除權:就像配發股票股利的除權,但減資的計算式是相反的,以減資 50% 為例,除權後掛牌的價格會倍增。假設除權前股價 25 元,除權後股價為 50 元 (計算式:1000 股 * 25 元 = 500 股 * 50 元)。
若有減資又有配現金股息,可能分開不同時間除權,但也可能合併辦理,計算式原理一樣。
減資股會給人大賺的錯覺!依照過去的案例,確實很多減資公司的股票價格提升了不少,市場上逐漸把它視為題材盲目追逐,這是非常危險的事。
關於減資退還現金股款,其除權參考價格試算,證交所有提供試算表,舉例如下:(試算表網址 http://www.twse.com.tw/ch/investor/calculate/CAL3.php)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