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大車隊(2640) – 本土小黃誓言阻擋外商彎道超車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大車隊(2640) – 本土小黃誓言阻擋外商彎道超車

2020 年 7 月 13 日

 
展開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在大馬路口徘徊,盼望著計程車出現的記憶,無論是趕時間也好,出遊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罷,甚至是酒過三巡已經無力再獨自返家的時候,第一個浮現腦海的便是時常穿梭自大街小巷的黃色小客車,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漸漸的不需要在大馬路口等待計程車的出現,衛星導航的技術讓我們最初只要透過電話預約,甚至現在只要手機app打開,輸入上下車地點,便可以輕鬆掌握搭車地點及搭車時間,而在這當中除了派車服務外,到底還潛藏著哪些商機呢,接下來就讓我們透過台灣大車隊的商業模式來一探究竟吧。

重點整理 :

  • 翻轉傳統商業模式,拓展收入來源
  • 大聯盟等級的挑戰者 – Uber
  • 結合社群力量的本土新創 – Line Taxi
  • 結論

翻轉傳統商業模式,拓展收入來源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經營人車媒合業務的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應該就是來自於這項服務的相關抽成,但是攤開母公司財報的營收細項,其實真正來自於媒合司機以及乘客的服務收入佔本業收入不到 1/4 ,這邊的總營收甚至還不包括台灣大車隊( 2640-TW )其他關係企業的部分,由此可見台灣大車隊的收入來源相當多元,但是多元的營收組合不代表對公司的長期成長有幫助,因此接下來的文章就是透過分析台灣大車隊的商業模式,以及這樣的商業模式有沒有辦法替公司帶來長期競爭力。

在分析商業模式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台灣大車隊所提供的主要服務是什麼,以及與他有關的利害關係人有哪些。台灣大車隊本業所提供的服務其實相當單純,他提供的就是一個資訊媒合的平台,至於媒合的內容則相當多樣,這也是公司本身具有相當多樣化業務以及多變商業模式的主因。

不過這個部分我們在後文會提及,這邊我們先專注在本業,也就是透過平台來提供更有效率的載客服務,以這樣的商業模式來說,平台主要從兩個地方賺錢,第一個是司機,第二個是企業,而他們共同在乎的對象就是乘客,所以平台的最終目標就是盡一切可能的吸引到乘客。

司機需要乘客才能夠賺取車資,所以平台必須盡可能幫司機媒合乘客,藉此留住司機,並從司機身上收取派遣費用,而計程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每天服務數以萬計的乘客,剛好成為眾多企業最佳的行銷管道,乘客越多,廣告效果越佳,平台再藉此從企業身上賺取廣告收益。

除此之外,對於底下員工時常有出差需求的企業,台灣大車隊為了簡化企業戶乘客的付款流程,以及事後的報帳程式,幫助處理付款資料,透過解決企業需求,再度創造了額外收益,另外乘客如果透過熟悉的 55688 來預約叫車的話,台灣大車隊還可以再從電信公司端分到一杯羹,而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就可以發現,其實這一切就只是日常生活中在平常不過的“叫車-上車-下車”的過程,但對於台灣大車隊來說是無時無刻都在賺錢,而這還只是他營收來源的一部分而以,至於詳細的營收結構會在下一篇財務分析文章詳細說明。

而在司機與乘客抵達目的地並揮手道別後,台灣大車隊的營收來源並沒有因此而中斷,那到底除了計程車業務之外,台灣大車隊還有開拓了那些收入來源,以及背後的用意是什麼,接下來會將收入來源分成乘客端以及司機端分別探討。

在司機端方面,台灣大車隊看上了將近 20,000 名司機及其家庭背後所帶來的商機,推出民生物品團購服務,另外 20,000 台營業用車所帶來的驚人維修費用及燃料費用,也讓台灣大車隊做起了保修廠及加氣站的轉投資生意,除此之外也經營計程車租售服務,滿足司機的租車需求,看到這邊是不是會覺得台灣大車隊真的在自家司機身上賺了不少呢?

不過其實翻開財報就會發現,包刮保修廠、加氣站、租售車業務等關係企業,投資損益狀況都相當不穩定,保修廠更是長年虧損,在這樣的狀況下,台灣大車隊卻還是持續經營的目的市什麼呢,根據管理層說法,這麼做是為了降低旗下司機的經營成本,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更多司機加盟以擴張市占率。

在乘客端方面,台灣大車隊利用自身平台深入大眾生活的特性,以「生活大管家」為口號,在原平台上推出各種生活服務,比如洗衣、居家清潔、旅遊住宿、代駕、搬家等,除此之外還併購機車快遞公司搶搭電商風潮,除了善用自身的車隊資源來達成部份的業務需求,並且提高司機收入外,還會利用贈送乘車金的方式來刺激消費,主要的目的則是為了增加這些使用客群對台灣大車隊平台的使用黏性,畢竟在過去對於時常有搭車需求的乘客來說,雖然難以尋找其他交通工具替代品,但是計程車業務彼此的服務性質太過類似,難以做出差異化,而這也讓uber有了可乘之機。

大聯盟等級的挑戰者 – Uber

Uber 從 2013 年進入台灣開始便徹底改變了台灣的計程車產業生態,因為Uber改善了過去計程車產業許多為人詬病的缺點,不過這也促使傳統車隊為了不被市場淘汰而拼命轉型、創新,從台灣大車隊近年來平台服務的多元化可以看出,台灣大車隊正在不斷嘗試可以提升競爭力並與Uber一戰的商業模式,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就要探討目前計程車產業的競爭情勢,而因為計程車產業主要的變動是多了多元化計程車這項服務,而Uber在正式合法上路後,也會以多元化計程車的業務模式加入競爭,所以在相關資料的比較上,會以各家業者的多元計程車做為討論基礎。

從Uber正式被納管之後,過去Uber所擁有的價格優勢消失,對於乘客來說,除了依照各間公司所發放的乘車金多寡而有暫時性的價格誘因外,乘客主要的搭乘誘因來自於app使用體驗以及搭乘體驗,而這一塊對於台灣大車隊來說較為劣勢。

而台灣大車隊除了有在持續改善app介面以及推廣互評機制嘗試改善這些直接性問題外,近幾年透過在平台上推出生活大管家,希望透過整合乘客日常生活所需的其他服務(居家清潔、衣物送洗、代駕…等),並且以消費相關服務就送乘車金的方式來找回過去流失的乘客,增加乘客對於平台的依賴性,但是相較於台灣大車隊所提供的生活服務所針對的客群,Uber 近期在美國推出的 Uber Reward 無論是搭乘Uber還是叫Uber Eat 都可以累積點數回饋的方案比起來,Uber 所能夠打動的客群相對來說明顯具有優勢。(註 : Uber Reward 台灣版仍未上線,美國已於 2018 上線)

結合社群力量的本土新創 – Line Taxi

在另一方面,乘客在利用app預約叫車後,需要等候時間也會成為一個主要影響使用者體驗的因素,因為要是一直叫不到車或是叫個車要等 10 幾分鐘車才會到,會影響到使用者搭車的意願,在這一方面台灣大車隊無疑擁有最大的優勢,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上述投資保修站、加氣站等有助於提升司機對於車隊滿意度的業務產生。

然而在 2017 年崛起的企業 – Taxigo,卻有可能影響到台灣大車隊在市佔率這方面的優勢,Taxigo 的特色是主張使用者只要打開Line 或 FB messenger 就可以利用聊天機器人叫車,不需要另外下載app或撥打電話等待轉接,而這項服務也很快受到市場注意,並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車隊的司機規模就從 650 人上升到 10,000 人,而在這個時機點,Line 剛好也推出了Line Spot 服務,主要功能便是搜尋附近優質店家並提供行車路線,而Taxigo原本也就是主打用Line叫車的情況下,兩者一拍即合,因此在 2019/12 初,Line便宣布與Taxigo展開業務合作,Taxigo也正式更名為Line Taxi。

Line Taxi的主要優勢在於他們挾帶著line的行銷資源以及相對其他兩家更優惠的抽傭方式,預期將會一口氣吸引更多乘客以及司機加入,預估Uber司機於多元化計程車方案上路後,在轉換跑道的選擇上,也極有可能選擇抽傭更低的Line Taxi,這應該也是Line在多元計程車方案執行後不到一個禮拜就宣布與Taxigo進行合作的主因。

結論

時至今日,台灣大車隊仍然是台灣計程車產業的領導品牌,核心業務仍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以及獲利能力,不過近年在新創企業的夾殺之下,消費者對於計程車品質、搭乘體驗上的要求提高許多,台灣大車隊能否跟上並回應消費者的訴求會是未來的觀察重點,另外對於賺取的利潤能不能適度的回饋到司機的身上也會影響到台灣大車隊在市場中的龍頭地位。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相關基金

美盛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獨立經營管理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