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走在路上會發現,電動機車 的比例真的越來越高了,看起來 電動機車 變成還蠻熱門的選擇。但之前卻傳出政府有可能會調低 電動機車 的補助金額,也有人討論一旦沒了 補助,電動機車的銷量就會一落千丈。所以 2021 年政府真的有調降 電動機車 的補助金嗎?補助 會維持到什麼時候?該不該趁早換電動機車呢?補助又要如何申請?我們一起來看看。
🗒 文章重點:
- 2021 年 電動機車補助金額
- 我的機車該領重型還是輕型的補助?
- 如果要汰舊換新,我的機車夠舊嗎?
- 如何處理舊機車?
- 如何申請電動機車補助?
- 總結:補助申請 4 大步驟
🔋 除了電動機車,電動車現在也超級熱門!想了解更多電動車的資訊嗎?可以延伸閱讀>>>
2021 年 電動機車 補助金額
現在市面上一共有三個補助方案,而且是可以同時申請的,不會互相排斥。方案包括經濟部的電動機車補助、環保署的汰舊換新機車補助,和地方政府環保局的加碼補助(和環保署方案綁在一起)。
中央政府釋出了 2021 年的電動機車補助方案,環保署的補助跟去年比起來都下降了 2000 塊,而經濟部的補助則維持原狀,希望能持續刺激電動機車銷量。下列表格整理了這些方案分別有多少補助金額。
2021 年中央政府補助金額 | |||
重型 | 輕型 | 小型輕型 | |
經濟部 – 新購 | 7000 | 7000 | 5100 |
環保署 – 汰舊換新 | 3000 | 1000 | 1000 |
總共 | 10000 | 8000 | 6100 |
資料來源:電動機車產業網,整理:股感知識庫,資料更新時間:2021/2/26 |
另外,地方政府也有提供自己的加碼補助,需要搭配著中央政府環保署的補助一起使用。截至目前為止(2021/2/26),是南投縣給出的補助最高,如果是汰舊換新機車(普通重型),和中央政府補助加起來最高可以領到 $24000。
2021 年地方政府環保局加碼補助 | ||||
縣市 | 條件 | 重型 | 輕型 | 小型輕型 |
臺北市 |
汰舊換新 |
9000 | 5000 | 5000 |
換新 | 4000 | 2000 | 2000 | |
桃園市 | 汰舊換新 | 9000 | 9000 | 9000 |
換新 | 4000 | 4000 | 4000 | |
彰化縣 | 汰舊 | 1500 | 1500 | 1500 |
南投縣 | 汰舊換新 | 14000 | 8000 | 8000 |
嘉義市 | 汰舊 | 1500 | 1500 | 1500 |
汰舊換新 | 6000 | 6000 | 6000 | |
換新 | 4000 | 4000 | 4000 | |
臺南市 |
汰舊換新 | 8000 | 4000 | 4000 |
換新 | 6000 | 2000 | 2000 | |
屏東縣 | 汰舊換新 | 5000 | 5000 | 5000 |
花蓮縣 | 汰舊換新 | 0 | 1000 | 1000 |
花東基金(汰舊換新和新購擇一,限 1000 輛) | 10000 | 10000 | 10000 | |
臺東縣 | 花東基金(新購,限 400 輛) | 10000 | 10000 | 10000 |
連江縣 | 汰舊換新 | 900 | 300 | 300 |
資料來源:電動機車產業網,整理:股感知識庫,資料更新時間:2021/2/26 |
至於補助會維持到什麼時候呢?環保署的汰舊換新補助只到今年年底, 111 年就不補助了,想要淘汰舊機車的朋友,可以把握今年購車並提出申請。而經濟部的新購機車補助,目前預計補助到 111/12/10 為止,之後還不確定會不會延續下去。
從上表也可以發現,重型、輕型、小型輕型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都有所不同,究竟該如何知道,我們購買的機車是屬於那一型,可以拿到多少補助呢?
🛵 目前沒有預算買電動機車嗎?或許可以從共享機車先體驗一下。歡迎延伸閱讀 >>> 為什麼你應該要學會使用共享機車?3 個優點與可改善之處
我的機車該領重型還是輕型的補助?
電動機車跟普通機車的分級其實一樣,都分成小型輕型、普通輕型、普通重型、大型重型-黃牌、大型重型-紅牌這 5 種。通常要分類機車,我們會看它的汽缸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125cc、250cc,但電動機車並沒有汽缸,所以分類標準是看最大馬力。
目前沒有小型輕型的普通機車,市面上也還沒有大型重型的電動機車。因此補助方案裡只有針對小型輕型、普通輕型、普通重型來規定。現在市面上較受歡迎的車款以普通重型居多,但也存在一些馬力較小、重量也較輕的輕型電動機車,屬於小型輕型的電動機車則是最少的。
機車分類標準 | |||||
輕型 | 重型 | ||||
小型輕型 | 普通輕型 | 普通重型 | 大型重型-黃牌 | 大型重型-紅牌 | |
電動機車-看最大馬力 | <1.34 馬力 | 1.34~5 馬力 | 5~40 馬力 | 40~54 馬力 | >54 馬力 |
普通機車-看汽缸量 | 不適用 | <50cc | 50~250cc | 250~550cc | >550cc |
最高乘載 | 1 人 | 2 人 | 2 人 | 2 人 | 2 人 |
車牌 | 白底紅字 | 綠底白字 | 白底黑字 | 黃底黑字 | 紅底白字 |
市面上有 | 中華EM198/ 台鈴 EM50X |
Gogoro VIVA/ PGO Ur2 Plus |
Gogoro VIVA Mix/ 宏佳騰Ai-3 Comfort+/ Yamaha EC-05/ eReady FUN |
無 | 無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電動機車產業網,整理:股感知識庫,資料更新時間:2021/2/26 |
如果不確定自己購買的新車是哪一個量級的,可以看這份經濟部公布的補助車款,來找找自己的車可以補助多少錢。
如果要汰舊換新,我的機車夠舊嗎?
從補助方案裡也可以看出,補助的條件大致上分為兩種:新購和汰舊換新。新購的意思大家應該都很了解,要購買全新的機車,那汰舊換新的舊機車,到底是需要多舊呢?補助條款裡有明文規定,老舊機車是指「民國 96/6/30 以前」出廠之燃油機車,只看機車的年齡而已,並不是依據廢氣排放量或引擎種類來界定。你們家裡有 13 歲以上的老機車嗎?
除了機車的年齡外,車子的戶籍地也很重要。依環保署的規定,補助申請是看新購機車的設籍地,如果新買的機車設籍在台北市,那就適用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的加碼補助。不過每個地方政府都還會有自己額外的規定,有些地方也會規定老舊機車的設籍地,在申請前還是要上政府網站詳看資訊,以地方政府的最新規定為準。
如果不太清楚自己的機車是否適用汰舊換新、要去哪個地方政府申請,可以上這個網站查詢。
如何處理舊機車?
想要領取汰舊換新的補助,就必須完成報廢舊車跟購買新車,報廢舊車聽起來很困難,應該怎麼樣來處理呢?
其實機車報廢並不複雜,共分為「車籍報廢」跟「車體報廢」,下面簡單地講述一下這兩項分別要怎麼處理。
- 車籍報廢:取下機車車牌,帶著身份證件、駕照、印章到監理所辦理即可。現在針對 150cc 以下的機車,監理所提供線上報廢服務,只要上監理所網站申請,繳清汽燃費及交通違規罰鍰,並在 10 日內將號牌郵寄回監理所,就可以完成了。
- 車體報廢:可以在監理所的車體報廢回收櫃檯,申請車體報廢拖吊,監理所會安排回收商免費拖吊車體,也可以打專線或自行安排其他回收商來拖吊。但記得一定要拿到車輛回收管制聯單(報廢證明),以免舊車遭到冒用。
完成後就可以開心的去申請汰舊換新補助了!
如何申請 電動機車 補助?
完成汰舊換新後,接下來就是申請補助了。基本上只要你是年滿 18 歲的中華民國國民,就可以透過機車經銷商向政府提出申請。時間上要注意要在期限內提出申請,超過時間的話是領到下一年的補助,補助金額可能會變少甚至沒有。申請時需要的文件則包含身分證件、購車發票、老車回收證明、申請書等等。詳細的規定整理在下面的表格裡。
2021 年電動機車補助申請方法 | ||
經濟部 – 新購 | 環保署 – 汰舊換新 | |
身份 |
|
|
申請管道 | 透過合格廠商或其經銷商,向受委託機關提出補助申請 | 委託車輛製造廠或銷售商,轉送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
補助期限 |
|
|
所需文件 |
|
|
注意事項 | 每人補助限一輛 | 每人限補助一輛。 |
資料來源:電動機車產業網,整理:股感知識庫,資料更新時間:2021/2/26 |
申請的流程蠻簡單的,買完車之後備齊以上這些文件,然後交給機車經銷商確認補助資格,經銷商也會協助你完成舊車回收、新車請領照牌、彙整文件等手續,之後他們會送件給政府主管機關審查,審查完成後,補助款項將直接匯入車主提供之帳戶。如果想知道自己的申請進度,也可以上政府網站查詢。
▲補助申請流程,截圖自:環保署移動污染管制網
總結:補助申請 4 大步驟
看完上述的介紹,你有完全了解要怎麼申請電動機車補助了嗎?下面再幫大家做個簡單小整理,總而言之就是看完這篇文章的介紹,再去了解地方政府加碼補貼詳細的規定、進行舊車報廢和購買新車、透過經銷商來申請,最後靜靜等待補助款匯到你的戶頭裡。
電動機車補助申請步驟 | |
1 | 至地方政府環保局網站了解額外規定 |
2 | 進行機車汰舊換新、新購機車 |
3 | 備妥文件,透過經銷商向政府提出申請 |
4 | 補助款直接匯入戶頭,可上網查詢補助進度 |
如果大家剛好有購買電動機車的打算,不妨參考一下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低污染車輛補助資訊網-首頁
- 經濟部推動電動機車產業補助實施要點
- 電動機車產業網- 法規專區
- 臺北市區監理所全球資訊網> 監理服務> 車輛牌照> 車輛異動登記> 車輛報廢
- 2021年機車報廢|機車報廢線上申請教學,老舊機車還有報廢補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