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15 歲的維基百科,是如何變成知識的象徵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好奇心日報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好奇心日報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15 歲的維基百科,是如何變成知識的象徵

2016 年 2 月 29 日

 
展開

不同於狄德羅、孟德斯鳩、盧梭、伏爾泰等第一本現代百科全書的編纂者,維基百科的大部分編輯都註定不會出現在任何一本歷史教科書上。

他們大多是些字母、數字拼起來的匿名帳號,甚至只是一串IP地址。

但維基百科的編輯們編寫的卻是有史以來最為龐大、很可能也是最偉大的一本“百科全書”。

今年滿15周歲的維基百科,擁有290多種語言版本、3600多萬個詞條,龐大到你得不吃不喝不睡連續16年才能讀完全部內容。更何況它還在不斷更新、增長之中。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由一群和他們一樣的普通人編纂的“網路版百科全書”就是知識的象徵:“我們來看一下維基上是怎麼說的”——這往往是日常對話中,終結常識性爭論比較可靠、有效的方法。

可在2001 年,“讓所有人都能編輯百科全書”這個想法過於大膽,以至於維基百科最初只是個迫於無奈的補充產品。

15 年來,維基百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引入“維基”技術加快編寫速度、確立開放社區的組織規範、實現非商業化並提高了可信度。最終才成長為互聯網時代“知識的象徵”。

維基,一項技術讓快速編寫百科全書成為可能

維基百科的兩位創始人學科背景迥異:Jimmy Wales學商,Larry Sanger拿的則是知識論領域的哲學博士學位。

在1990年代末美國的互聯網大潮中,Wales成立了一家入口網站Bomis;Sanger則漸漸對程式開發感興趣,在1998年還營運過一個探討“千年蟲”問題的個人網站。

兩人最初想做的“網路版百科全書”,雖然也有志願加入的專家幫忙寫詞條,但還是得像發論文似地通過“同行評議”才能放到網路上。

這就是Nupedia,一般被認為是維基百科的前身,於1999年12月開始運作,2000年3月正式上線。僅存活了4年時間就被後來的維基百科徹底取代。

達人分享-財經媒體-Nupedia的網站頁面
Nupedia 當時的網站頁面

這個因審核嚴格而顯得有些笨拙的百科全書一年只能產出42 個條目,甚至於上線的最初半年裡,Nupedia 只發布了兩個長度較符合標準的詞條。彼時又偏偏遇上《大英百科全書》網路版免費對公眾開放。Wales 和Sanger 都明白,他們的Nupedia 進展太慢了。

最終,是“維基”技術拯救了他們的網路百科全書夢想。

2001年1月,Sanger在和朋友吃飯時聽說了“維基” (Wiki)這一概念。這是1994年工程師Cunningham發明的一套最初用於合作設計軟體的系統,名稱取自夏威夷語中的“Wiki Wiki”,意即“快”。

“維基”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允許多人對同一個文本進行編輯、修改,並保留所有的歷史版本,供用戶比較優劣、隨時撤回。

Sanger很快意識到“維基”這一新技術是加快Nupedia進度的最好方式。根據《大西洋月刊》的報導,這頓飯剛吃完,他就跑回公寓給Wales打了電話。

1月10號,兩人便開發出  Nupedia Wiki系統。他們的本意是把這套系統加進原來進展緩慢的Nupedia網站中,但大部分專家對這個新玩意並不感興趣。

Sanger和Wales不得不把維基系統獨立發布,新網站被命名為“ Wikipedia”,一個由“維基”和“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合成的新詞。那天正是15年前的1月15日,維基百科就這麼誕生了。

新網站發展飛速,到 2001 年底維基百科就有了 15,000 個詞條以及 350 個會員,這讓創始人都感到吃驚。

一開始,Sanger 在Nupedia 的討論區裡發布維基百科的上線公告時,只是說:“去那裡寫點東西吧,最多只會花你們5 到10 分鐘時間。”他和Wales 只把維基百科當成娛樂性質的附屬品。

在當時,儘管 Cunningham 的經驗已經證明“維基”能用於協作設計軟體,但靠一個審核機制都沒有的維基系統能寫出一本高質量的百科全書?誰都沒信心,也沒人將它好好設計規則。

因此,一開始的維基百科上毫無章法,詞條一度混亂不堪,人們把各種性質的東西都複製進來:詞典釋義、研究論文、歷史文獻等等。

但維基百科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快”,就和“維基”的夏威夷語原意一樣,不管哪裡出現的訊息,總能被盡快地貼到維基百科上來。

持續湧入的詞條和新會員讓創始人們不得不認真對待。他們做了分工,Wales 執掌當時維基百科的母公司 Bomis,身居幕後;而 Sanger 則出任“首席管理長”(Chief Organizer)負責維基百科的日常運營。

首先,他們發布了長帖“ 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What Wikipedia Is Not),將維基百科與詞典、期刊等區別開來,確立了最初的詞條編輯規範。這份規範在15年間經過上千次的反復編輯,至今仍是維基百科的“基本法”。

日常運營方面,Sanger 幫自己挑的頭銜是有些奇怪的“首席管理長”,而不是他在Nupedia 的職務“主編”,這表明 Sanger 已經意識到維基百科會和以往的網絡社群有些不同。

但從日後事情的發展來看,他似乎低估了這種差異。

達人分享-財經媒體-維基百科創辦人之一Sanger
維基百科創始人之一Sanger,圖片來自:Arstechnica

趕走老大哥,創立一個開放社區

隨著越來越多成員加入,一些要求維基百科更加開放的聲音開始出現,這讓專注於編輯一本百科全書的Sanger難以容忍;而這群沒有嚴格訓練的志願者寫出來的詞條,有時也令他無法接受。

雙方矛盾轉為激烈,2001年10月中旬,維基百科爆發了史上第一次“編輯戰”—— Sanger和“反對派”們圍繞一些詞條反復刪改、撤回,再改再撤回。到11月1日,Sanger在討論區措辭強烈地要求加強自己的權力,引起了更大反彈。

這一點連Wales也無法認同,他認為維基百科作為開放社區是不需要一個“老大哥”的。

達人分享-財經媒體-維基百科創辦人之一Wales
維基百科創始人之一Wales,圖片來自:Elleman

紛爭的結果便是Sanger 離開。

這場“趕走老大哥”的鬥爭,無意間讓維基百科在完成“網路版百科全書”的初衷之餘,得以演變成一個早期版本的“社交網絡”。這其中的價值就遠超普通的百科全書了。

離開“老大哥”的把關,維基百科在編輯權限上建立起了“普通用戶與管理員”兩層體系。管理員也是沒有報酬的志願者,只是有更高權限修改和撤銷他人編寫的詞條內容而已。

根據  Business Insider在2009年的數據,維基百科中大部分詞條都是普通用戶撰寫,再由管理員做編輯整理和格式調整。

這群不求名不為利的“維基人”以一種超乎尋常的熱情,投入大量時間、精力,查找資料、反復討論,為的只是把詞條內容甚至是引用文獻的準確性再提高一點。

這種投入看起來難以理解,Wales也稱這群人由“Nonsense”驅動。

事實上,在維基百科的社區裡,管理員從貢獻卓著的普通用戶中提拔;同時為用戶根據貢獻度排名,並給予虛擬的榮譽獎勵。這看似簡單的機制卻產生了驚人的效果,鼓勵成千上萬的互聯網用戶把自己的智力盈餘貢獻出來。

此外,維基百科將詞條和討論區嚴格分開:人們在討論區裡可以隨意交流、爭論,但寫進詞條的東西必須符合一定規範。

他們在15年時間裡建立起了複雜的規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觀點中立原則”(Neutral point of view),這要求維基百科詞條在爭議問題上應全面地反映各種不同觀點。否則便會在頁面上方發出警告:“本條目中立性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這些都使得龐大智力盈餘的自發組織並不雜亂。保證在維基百科這個“群龍無首”的社區裡,產生的不是像Facebook 上那樣無意義的“生活片段”,也不是當時流行的論壇裡那些天差地遠的討論貼文,而是以近似於百科全書格式匯集起來的人類知識。

生存壓力下,維基百科最終選擇了非商業化

但在當時,維基百科的危機並沒有完全結束。

事實上,Sanger 離開時官方給出的理由其實還有:“財務壓力,需要裁員。”

這也是維基百科當時面臨的真實壓力。

和今天不同,維基百科最早隸屬於Wales創立的商業門戶網站 Bomis。在2001到2002年期間,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這也牽連到了Bomis,拓展營收來源成了比編輯百科全書更重要的任務。

Wales以及之前Sanger在還沒離開時都曾暗示:維基百科可能要賣廣告了。儘管沒有明說,但這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該怎麼處理商業化和百科全書的中立性之間的根本矛盾?

2002年2月,維基百科西班牙語版資深用戶Edgar Enyedy帶領整個西班牙語社區出走,自建了新的“自由百科”(Enciclopedia Libre),把原先放在西班牙語維基百科上的詞條遷到了新網頁上。

這次“出走事件”雖然還帶有西班牙語百科社區希望獲得更多獨立性的因素,但對商業化的憂慮始終是首要原因。

Edgar Enyedy後來在接受《WIRED》雜誌 ​​英國版採訪時表示,當時維基百科的域名用的還是“ .com”,也就是商業性質,而Bomis的商業公司屬性又和維基百科的公共服務宗旨相違背。

他曾要求把域名改成“ .org ”,質問道:“我為什麼要志願為一家’ .com ‘的網站工作呢?”

“出走”之初,自由百科發展迅猛,詞條數遠超維基百科的西班牙語版,差距最大時達到過六七倍之巨。但這起“出走事件”也讓維基百科開始了自己的改革。

2003年6月,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成立。Wales宣布把維基百科等一系列維基項目交由該基金會運營,他本人只是基金會裡的五名董事之一,不再有任何特權。

維基百科的域名也改成了“.org”,明確了非商業化的運營方向。

時至今日,維基百科還是在靠基金會的投資和個人的捐款維持著。從2010年起,每到年末,維基百科還會推出年度“小額募捐廣告”

現在回過頭去看,會發現2002年是維基百科歷史上最混亂、脆弱的一年。但也正是在那樣的亂局中,維基百科形成了日後賴以壯大的價值觀基石:開放社區和非商業化。此後,這個社區發展迅速。

不僅是西班牙語維基百科在2004年前後永久性地逆轉了“自由百科”;英語版的詞條數也在2007年突破兩百萬,正式成為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正是在同一年,維基百科的訪問量排進全球前十,至今還未曾掉出來過。

達人分享-財經媒體-自由百科全書與维基百科西班牙语版詞條數目對比
自由百科全書(藍色曲線)與維基百科西班牙語版(紅色曲線)詞條數目對比,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離真理有多遠?

可是,想讓一個規模如此龐大、同時任何人都能加入的社區裡的信息始終保持可靠,任務實在艱鉅。

就像推特、微博這樣的社交網站裡,信息在經過充分傳播、評論(闢謠和反闢謠)前總會混雜相當比例的假消息一樣,維基百科裡的大部分詞條在反復編輯之後還是能得到一個相對可靠的版本,但在此之前,漏洞在所難免。尤其在維基​​百科高速發展的階段,海量湧入的新手編輯也讓詞條的質量有些良莠不齊。

美國老牌喜劇脫口秀《The Colbert Report》就抓住漏洞,在節目中對維基百科大加鞭撻。2006年8月,Colbert讓一群人在維基百科的“大象”詞條裡加上了一句不起眼的錯誤描述:“大象種群在過去六個月裡增加了3倍。”

這個真假難辨的數據逃過了編輯的眼睛,成了《The Colbert Report》節目中新造熱搜詞彙“維基事實”(Wikiality)的經典案例:只要能說服足夠多的人相信你寫的維基百科詞條,即便謬誤也能成真理。

達人分享-財經媒體-Colbert在節目嘲諷維基百科
Colbert在節目嘲諷維基百科,圖片來自:CC.com

藉著《The Colbert Report》在美國的巨大影響力,此事迅速演化成一場危機:這樣的百科還值得信任嗎?不值得信任的百科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當年的“維基人大會”上,創始人Wales稱,今後維基百科要把重點放在詞條的質量而非數量上。“我們將從’增長的時代’轉變為’質量的時代’。”危機過去不久,Wales向《紐約時報》如此表態

此後,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Aaron Halfaker開發了一套“客觀修訂評估服務”(Objective Revision Evaluation Service,簡稱:ORES),它能讓編輯們便捷地查看一個詞條的修改歷史,輕鬆點擊便能刪改之前不合格的修改內容。

負責監管維基百科的Halfaker告訴《WIRED》雜誌 ​​,編輯們現在把更多精力放在糾正詞條錯誤上,志願者們更加小心謹慎地巡視著各個頁面。此前那個被科爾伯特惡搞的“大象”詞條,至今仍被“保護鎖定”著。

從2010年開始,維基百科還和大英博物館、美國國家檔案館等專業機構合作,進一步提升詞條的準確性。

維基百科會老去,但維基永存

如今,15歲的維基百科仍在Alexa的全球網站流量排行中高居第七。

而大部分為窮人準備的免費互聯網項目預設的服務裡,也一定會包含維基百科,畢竟這是人們能想到的最可靠、便捷的信息來源。這讓它的流量增長看起來潛力無窮。

可維基百科的問題也在逐漸顯現。

根據《MIT科技評論》的數據,在最重要的英語版維基百科上,2008年以來編輯用戶下降了近 40%,到如今只剩下3萬多;提拔管理員的速度也從頂峰時每月60多人,降至月均不足一人。

維基百科過往成功所依賴的,是足夠龐大、活躍和開放的志願者社區,人人都願意去編輯詞條、進討論區激辯。但如今,維基百科越來越封閉。這個可能是互聯網史上最早取得成功的“社交網站”,在大眾眼裡已經跟“社交”沒什麼關係了。事實上,維基百科在貢獻用戶下降的同時,詞條仍保持著之前的增長速度。

達人分享-財經媒體-2001-2014維基百科詞條數目成長曲線
2001-2015 年維基百科詞條數目增長曲線

這也意味著維基百科的詞條編輯變得越來越集中,整個模式逐漸演變成一群專業志願者編寫、“同行評議”,而大部分公眾只是“圍觀”。某種程度上有點像當年的 Nupedia。

究其原因,編輯維基百科是一項複雜的工作,用現有系統在手機螢幕上修改詞條、比較版本、相互討論的門檻實在太高。

因而在行動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社區的擴張自然會有所停滯,甚至是衰落。根據《紐約時報》在2014年的報導,維基百科上只有1%的詞條編輯是完全通過手機端完成的。

與此同時,維基百科在過去15 年裡形成了豐富的社區文化、禮儀和慣例。這在規範了詞條格式、增強社區凝聚力的同時,卻並不利於新手的融入。有調查顯示,維基百科上60% 的用戶在註冊之初並沒有創建、編輯任何詞條。

儘管維基百科的未來看起來仍不明朗,但最起碼在當下,它仍維持著每小時編輯一萬五千次、新建七千個詞條的驚人速度;維基媒體基金會也在不久前設立了十年內再籌集一億美元的發展目標。

更重要的是,經過維基百科的發揚光大,“維基”技術已成互聯網世界裡組織、共享信息的常用手段。

Adobe、亞馬遜(Amazon, AMZN-US)、微軟(Microsoft, MSFT-US)以及英特爾(Intel, INTC-US)這些大公司都組建起了內部維基系統,供員工上傳、查詢公司文件和內部信息。此外,在各個垂直領域也出現了大量維基社區。

早在2003年,受維基百科啟發,維客旅行上線。這個使用維基技術、所有人都能參與編輯的旅行指南,就像是維基百科在旅行領域的專業版(但和維基媒體基金會沒有關係)。

類似的還有2004 年上線的維基農場(Wikia),它免費為網友提供維基站點搭建服務,並靠廣告盈利。

十多年來,維基農場集結了大量專業領域的“維基百科”,比較著名的就有星球大戰百科全書魔獸世界百科全書以及冰與火之歌維基等。雖說整體影響力遠不及真正的維基百科,這些更垂直的維基社區卻體現出了更強的凝聚力。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維基百科會老去,但它留給世人的啟迪:一個開放而高效率的信息組織形式將會永存。

好奇心日報》授權轉載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好奇心日報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好奇心日報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