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基礎經濟原理—供需法則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基礎經濟原理—供需法則

2020 年 4 月 1 日

 
展開

珍珠奶茶是台灣的招牌,也是筆者最愛的手搖飲料。但你覺得是什麼在決定一杯珍珠奶茶的價格呢?是茶葉的好壞、牛奶的品質、還是品牌的知名度呢?以業者的角度這些當然都是影響因素。不過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經濟,其實答案就很簡單了,就是「需求」與「供給」,想喝珍珠奶茶的人有多少,以及想賣珍珠奶茶的人有多少,在兩者之間的價格達到共識,就決定出一杯珍珠奶茶的價格!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卻是經濟學上重要的供需法則,以下就讓我們一起喝珍奶,學經濟!

供需法則與價格

在經濟學上,價格與數量間的關係在供需上有不同的變化方向,分別稱為需求法則與供給法則。價格是需求方與供給方一起決定的,以常理判斷,價格太高則需求量會下降(想買的人變少了),但同時供給量會上升(想賣的人變多了)。而當供需達到平衡時,均衡點就稱為均衡價格。

  • 需求法則(價量反向):影響消費者對物品購買量的因素很多,例如今天想喝杯珍珠奶茶,首先得看看一杯要多少錢(價格),然後再想想荷包的錢(所得),要不要改喝多多綠還是蜂蜜紅茶(相關物品價格)等。在其他因素不變下,單考慮一物本身的價格,則當價格越高,消費者買得越少;也就是一物的價格與需求量呈反向變動關係,這就是需求法則。例如在所得、其他物價等因素不變下,珍奶太貴就少喝,便宜就多喝點。
  • 供給法則(價量同向):生產者決定某物要生產多少,要考慮到產品本身的價格、成本、技術…等因素。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則某物價格越高,廠商的供給量會越多;也就是某物的價格與供給量呈同向變動關係,這就是供給法則。因此當珍奶的價錢高,業者就增加供給量;價錢不好,自然也就減少生產了。

如果我們把數量當作橫軸、價格當作縱軸,那麼根據需求法則就可以在圖上畫出一條負斜率的曲線(因為價量關係反向),而根據供給法則便能在圖上畫出一條正斜率的曲線(因為價量關係同向),而兩者的交會點,就是供需達到平衡所在,又稱為均衡價格,供需法則與價格間的關係就如下圖所示。

而價格往往可以指導資源配置,常常聽到經濟學中所說的「一隻看不見的手」,指的就是「市場機能」或「價格機能」。因為市場的各種訊息都會反映到價格上,透過價格的運作,市場自然能夠調和供需雙方並達成資源的有效配置。例如從需求法則來看,對消費者而言,某商品的價格提高了,自然會減少對它的購買量,價格提高也隱含此物的成本增加了,消費者應該節省使用;反之對生產者而言,所供給的產品價格提高了,表示此物受到消費者歡迎,那麼廠商理應多運用資源來生產,正好就是供給法則告訴我們的道理。

常見的供需迷思

看完了上述的供需法則,你可能會以為經濟學是不是就這麼簡單?其實不然,即使是最基本的供需法則,都還是有很多陷阱或迷思。例如下面這道看似簡單的題目,你是否能回答得出來。

「如果人們的收入下降,市場上珍珠奶茶的價格會上升還是下降?」

(A)上升  (B)下降 (C)不一定

常見的錯誤答案可能會選C,理由通常是這樣的:如果人們的收入減少,對珍珠奶茶的需求便會降低,此時珍珠奶茶的價格會下降;然而,當珍珠奶茶的價格下降時,又會增加珍珠奶茶的需求,而需求的增加將再拉高珍珠奶茶價格,因此到最後,珍珠奶茶的價格到底上升還是下降其實並不一定。

但其實判斷的關鍵在於,你在談論的是需求「點」上還是需求「線」上的變動。當價格的影響因素是直接由該商品本身的價格或數量變化所造成(經濟學上稱供給/需求的內生變數),此時「供給」和「需求」並不會改變,產生變動的是「供給量」與「需求量」(供給/需求曲線上「點」的移動);而當影響是因為該商品價格和數量以外的因素發生變化而產生影響(即供給/需求的外生變數),那麼便會改變「供給」和「需求」(供給/需求曲線本身「線」的移動)。

看起來有點複雜?沒關係我們看回原本的題目,題目的前提是:「當人們收入下降…」,可以發現「收入下降」明顯是在珍珠奶茶「價格」跟「數量」以外的影響因素,因此會受到改變的是整個珍珠奶茶的需求「線」,而不是需求「量」。因此當人們收入減少而造成珍珠奶茶需求降低時,代表在原價格下人們不願意再買那麼多的珍珠奶茶,需求曲線往左移動,此時會產生超額供給,過多的珍珠奶茶沒有人要買,因而導致珍珠奶茶價格下滑;隨著價格越來越低,需求量會沿著新的需求曲線增加,而供給量則是沿著供給曲線減少,最後來到新的均衡點,而新的均衡價格與數量,皆會比原均衡的價格與數量低,所以正確答案是(B)。

各種市場的「價格」

目前為止我們提到的價格,都還只是「商品市場」上的價格,但其實只要有供需及均衡的概念,不同市場上都能媒合出各自的均衡價格,以下就幫大家整理常見的各種市場與價格。

  1.   商品市場與物價

第一個最為直觀,也是目前一直都在討論的商品市場。商品市場上的供給者是廠商,需求者則是消費者,供需的均衡點稱為該商品的價格。如果討論的是整個國家商品的供給與需求,那麼其均衡點就是該國的物價。

  1.       勞動市場與薪資

勞動市場上,勞力的供給者是員工、勞力的需求者則是雇主,而勞動市場的價格就是薪資,員工提供勞力以獲取薪資,而雇主則是付出薪資以購買勞力。

  1.   資金市場與利率

接下來討論的是資金市場,而其重點就在於借貸。資金的供給者是放款人(lender),資金的需求者是借款人(borrower),而資金市場的價格則是利率。利率提高(等於價格變貴),想要借款的人就變少了(想要「購買資金的使用」的人變少)。

  1.   外匯市場與匯率

首先知道「外匯」通常是指相較本國貨幣的國外貨幣。以台灣為例,在外匯市場中,如果匯率越高(例如台幣由30元兌1元美金上升至35元兌1元美金,也就是美元升值、台幣貶值),外匯供給者(主要是出口商,因為他們要賣出「外匯」以換取台幣)會增加外匯供給量;反之,外匯需求者(主要是進口商,用台幣買外匯)則會減少外匯的需求量。而外匯市場的供需均衡價格就是(兩國間的)匯率。

沒有想到一杯小小的珍奶,其價格背後卻有這麼多的學問。經濟學說難不難,但背後的變化萬千卻是非常有趣,光是基本的供需法則就有如此多的應用與推敲。而在文末最後提及的四大市場,在股感總體經濟的主題中,都會有更多詳細的介紹喔!

資料來源:股感https://reurl.cc/nVvnL6、張清溪《供需法則》、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