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讓人為之心動,但複雜的加密貨幣交易流程和錢包管理,卻又令許多人望之卻步 。然而,自從 2024 年美國正式發行比特幣 ETF 後,這個困境迎刃而解 。但在這便利性背後又有什麼風險?在台灣是否也可以購買比特幣 ETF?接下來就跟著股感來認識比特幣 ETF 吧!
比特幣 ETF 是什麼?
比特幣 ETF 是一種追蹤比特幣價格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其他 ETF 一樣,它的設計目的是追蹤某項資產的價格,只不過這次的標的是比特幣。投資人不用開設加密貨幣錢包、也不用擔心交易所安全性問題,就能在傳統股票市場直接買進或賣出。
運作方式也相當直覺:比特幣價格上漲,ETF 的價格就會跟著走高;比特幣下跌,ETF 也會下滑。換句話說,它幫你把比特幣的波動「搬」到傳統金融市場裡。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 ETF 屬於受監管的投資工具。這意味著投資人能在相對安全、透明的制度下參與加密貨幣市場。對於那些希望透過熟悉的金融商品來掌握比特幣價格走勢的投資人——尤其是大機構或法人投資者——比特幣 ETF 正好提供了一條相對穩妥的管道。
比特幣 ETF 有哪幾種?
比特幣現貨 ETF
這種 ETF 的特點是基金發行商真的會從市場上買入並保管比特幣,確保每一份 ETF 份額都與實際的比特幣一比一掛鉤。對於想要直接追蹤比特幣價格的投資人來說,現貨 ETF 通常有較低的持有成本和更小的追蹤誤差。
比特幣期貨 ETF
它和現貨 ETF 最大的不同,在於發行商不會真的買比特幣,而是透過一籃子「比特幣期貨合約」來追蹤價格走勢。這等於是一種間接參與比特幣的方式,連 ETF 發行商手上都不會有任何實體比特幣。不過,期貨 ETF 的表現會受到一些額外因素影響,例如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價差,以及合約到期需要轉倉時的成本。
槓桿比特幣期貨 ETF
它的運作方式和期貨 ETF 類似,但特別之處在於「槓桿」設計。這意味著投資人可以用相對少的資金,取得比原本更多的期貨曝險,進而放大投資效果。舉例來說,透過 2 倍槓桿的比特幣期貨 ETF,投資人用相同資本就能獲得兩倍於一般期貨 ETF 的曝險。不過,這同樣也代表風險會被放大。
台灣可以投資比特幣 ETF 嗎?
在台灣,並不是所有投資人都能直接買到比特幣 ETF。依照金管會在 2024 年 9 月公布的新規,因為虛擬資產價格波動大、性質複雜,風險也相對高,目前只有「專業投資人」能透過複委託的方式,投資國外已上市的虛擬資產 ETF。
專業投資人包括專業機構投資人、高淨值投資法人、高資產客戶等。
對一般散戶來說,目前還沒有直接投資比特幣 ETF 的管道,那麼如果想參與比特幣市場,有什麼替代方式呢?
- 開立海外券商帳戶:投資人可選擇到國外券商平台開戶,先以外幣入金,再進行 ETF 投資。不過,這類方式需要自行承擔匯率波動與跨境稅務的問題。
- 直接購買比特幣現貨:透過台灣合法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直接買入比特幣,並自行保管。不過要注意,這就不再是 ETF,而是直接持有虛擬資產,風險與管理責任也會相對提高。
比特幣 ETF 有哪些好處?
相比直接買入比特幣,透過 ETF 參與市場,其實有不少優勢。
- 便利性
最大好處就是方便。投資人只要透過原本熟悉的股票券商平台,就能下單買賣比特幣 ETF,不必額外去註冊加密貨幣交易所,或自己管理複雜的數位錢包。這也避開了直接持有比特幣可能遇到的風險,例如一旦忘記或遺失錢包密碼,資產就可能永遠無法取回。 - 監管性
比特幣 ETF 在傳統交易所掛牌,受到像美國 SEC 等監管機構的規範,因此更符合傳統金融市場的稅務與合規要求。這一點對大型基金或機構投資人特別重要,因為過去他們往往因合規限制而無法碰加密貨幣,有了 ETF,這些機構就有了新的參與途徑。 - 提供做空機會
除了追蹤比特幣走勢的正向 ETF,市場上還出現了「反向 ETF」(Inverse ETF),讓投資人可以直接在股票市場裡做空比特幣。換句話說,當投資人看空比特幣時,不必再透過複雜的加密貨幣合約,就能用 ETF 較簡單地進行操作。
比特幣 ETF 的潛在風險?
比特幣 ETF 的確讓投資人能更輕鬆參與加密貨幣市場,但它並不是「零風險」的工具。投資前,還是有幾個關鍵風險要注意:
- 高度波動仍然存在
比特幣本身就以「劇烈波動」聞名,一天內漲跌超過 10% 並不罕見。這種高風險特質會直接反映到 ETF 上,也就是說,即使透過 ETF 投資,價格震盪依舊不可避免。 - 價格追蹤誤差
ETF 的設計目的是追蹤比特幣走勢,但投資人持有的是「間接資產」,中間可能受供需、交易成本等因素影響,導致價格和比特幣本身有落差。特別是期貨型 ETF,它追蹤的是比特幣期貨合約,而不是現貨價格,因此會受期現價差和轉倉成本影響。新上市的 ETF 也可能出現折價或溢價的情況。 - 報酬降低
比特幣 ETF 的便利性是有代價的。投資人通常需要支付每年 0.2% 到 2% 的管理費,時間拉長下來,總報酬會低於直接持有比特幣的情況。尤其是比特幣期貨 ETF,因為涉及合約操作,內扣費用往往比現貨 ETF 更高。 - 並非實質擁有比特幣
ETF 投資人其實並不真正持有比特幣,因此無法享受到比特幣原本強調的「去中心化」優勢,例如獨立於傳統金融體系,以及部分隱私保護功能。再加上,ETF 本身不能像比特幣一樣用於購買其他虛擬貨幣,或參與區塊鏈生態系,用途上相對受限。 - 交易時間有限制
加密貨幣市場 24 小時運作,但 ETF 只能在傳統交易所的開盤時段進行交易。這意味著,如果比特幣在週末或盤後劇烈波動,ETF 投資人可能錯失即時反應的機會。
比特幣 ETF 有哪些?
自 2024 年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歷史性地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 上市以來,全球投資界掀起了一場革命。目前在全球市場上,規模前幾大比特幣 ETF 都是「現貨型 ETF」,管理資產規模都突破百億美元。另外香港市場也有推出自己的比特幣 ETF 並以港幣、美金或者人民幣計價。以下列出全球規模前三大的比特幣 ETF: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發行公司: 貝萊德(BlackRock)
在全球大型資產管理公司背書下,IBIT 一推出便吸引龐大資金流入,短短幾個月就超越許多競爭對手,成為市場龍頭。不僅資產規模最大,也被視為目前流動性最佳的比特幣現貨 ETF。
Fidelity Wise Origin Bitcoin Fund (FBTC)
發行公司: 富達(Fidelity)
富達在投資人心中具有高度信任度,加上 FBTC 的管理費相對較低、表現穩健,特別吸引追求長期配置的散戶和機構投資人。
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
發行公司: Grayscale
GBTC 是歷史最悠久的比特幣投資工具之一,早期以「信託基金」形式存在,後來成功轉型為現貨 ETF。雖然它的管理費率較高,導致部分資金轉向其他新興 ETF,但憑藉多年累積的市佔與規模,它依然是市場上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台灣有類似的加密貨幣 ETF 嗎?
雖然沒有以追蹤比特幣價格為主的 ETF,但台灣確實有相關金融產品追蹤與區塊鏈、數位支付等主題相關的股票。
國泰全球數位支付服務 ETF (00909)
這檔 ETF 的理念是捕捉全球數位支付產業的成長趨勢。它並非直接投資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而是將目光放在那些在「數位支付」生態系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公司股票 。
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
這檔基金的核心理念是透過「多重資產」配置來追求穩健回報與風險分散 。它不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將資產分散投資於股票、債券、REITs、黃金 ETF 等多元資產類別,並將比特幣 ETF 視為其中一種「地緣政治避險」的策略性資產 。
基金名稱 | 國泰全球數位支付服務 ETF (00909) |
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 |
投資理念 | 捕捉全球數位支付產業的成長趨勢 | 追求多重資產配置的穩健回報與風險分散 |
投資標的 | 行動支付 、電子錢包、加密交易所及區塊鏈基礎設施企業 | 股票、債券、黃金 ETF 等,並策略性納入海外比特幣 ETF |
與加密貨幣關聯 | 間接曝險 透過投資相關概念股間接參與加密貨幣市場 |
策略性納入 將比特幣 ETF 視為分散風險的一環,但佔比不高 |
結論
比特幣 ETF 的出現,是加密貨幣市場成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為投資人提供了受監管且易於接觸的管道,間接參與比特幣的潛在收益。然而,比特幣 ETF 本身仍具有相當程度的波動,投資前仍需充分了解其特性、優缺點及相關風險,並根據個人投資策略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