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蘋果、亞馬遜、臉書與谷歌成為你的萬能管家
作者 IBD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讓蘋果、亞馬遜、臉書與谷歌成為你的萬能管家

2016 年 10 月 18 日

 
展開

21個月前,亞馬遜(Amazon, AMZN-US)的聲控喇叭Echo剛問世之際,當時消費者與產品評論者對其還一無所知;然而現在,他們都已經知道如何使用。

搭載語音助理Alexa的Echo,同時兼具有聲控與人工智慧的功能。Echo的出現,讓亞馬遜得以在數位管家(Digital Butler)市場站得一席之地,並開啟了一場與其它科技巨人較勁的競賽。

雖然Alexa與蘋果(Apple, AAPL-US)的數位助理Siri,都已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然而,Alphabet、微軟(Microsoft, MSFT-US)與臉書(Facebook, FB-US)也分別計畫透過即時訊息Google Now及個人助理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理Cortana與即時通訊Messenger,來成為消費者未來十幾年後最值得信賴的夥伴。為了削弱Echo的聲勢,Alphabet也預計在舊金山的媒體發表會釋出更多有關於智慧家庭Google Home的訊息。

為能提升消費者的使用者經驗,亞馬遜、蘋果與Alphabet正不斷將更先進的聲控辨識與人工智慧,整合到智慧家庭裝置中。亞馬遜將更進一步使Alexa具有複誦功能,讓使用者無需開口,就能下達指令。另一方面,臉書與微軟則將開發一款聊天機器人(Bots)的手機Apps,來執行自動化作業。種種跡象都表明著,這價值十幾億美元市場的數位助理與聊天機器人,將是這些科技巨人劍指的目標。

身為市調機構IDC的人工智慧分析師David Schubmehl就說道,“就目前人工智慧的基礎技術而言,我們離未來10到15年能達到的發展程度才只走了5%”。

這些身處於人工智慧浪潮裡的科技巨人,其股價也處於歷史高點。9月30日,亞馬遜的股票價格上漲了1%,達837.31美元,創下了過去六天來的第五次新高。Alphabet與臉書的股票價格,也分別在9月22日與9月7日達到新高點,分別為819美元與131.98美元。第3季標普500指數(S&P 500 Index) 中,蘋果、亞馬遜、Alphabet與臉書都是為科技股中表現最佳的公司。

 身具多重App功能的Echo

Echo的成功,已經不需要再更多的說明。

身為一個九吋高、圓筒狀的聲控語音助理,Echo可以透過聲音來傳達指令,並藉由Wi-Fi與網路作連接。只要簡單的詢問,Echo就可以透過Alexa的語音功能,從雲端擷取並播放音樂、新聞、體育、與天氣等資訊。

Echo亦可扮演廚房計時器與鬧鐘的角色,同時並可儲存消費記錄與待辦事項。透過語音,使用者可下達特定指令,如在亞馬遜購物並追蹤包裹位置。Alexa甚至也可以用來查詢任何問題,如交通狀況與天氣溫度。

現今,最先進的技術並不侷限於於火箭科學領域。早在2011年的iPhone 4S當中,智慧手機就開始擁有個人數位語音助理–Siri了。基於這些應用,Echo再進一步增加實用性,讓它兼具有1000種App的功能;也因此,即使有一些網路安全的疑慮,Echo仍獲得極高的評價。雖然人們對於Alexas與Siris所能蘊含的資訊,有其認知上的限制,但這也是企業所要努力的地方。

雖然語音助理的發展,是人們一直在辯論的議題。但另一方面,誠如市場調查機構Tractica所說,“語音助理已獲得大眾與企業的廣泛注意”。預估在未來,語音助理的總營收將能從2015年16億美元,躍升至2021年的158億美元。

手機上的語音助理,是目前最耳熟能詳的功能應用。不過Echo倒是證明,虛擬助理技術還能更進一步應用在其它裝置環境,包含住家、智慧手錶、運動手環、筆電與汽車。

雖然亞馬遜不會透露,但分析師預估價格落在100至200美元的Echo,已銷售出400萬台,並且熱潮將持續多年。亞馬遜執行長Jeff Bezos就曾在5月份的研討會中聊到Echo與Alexa的現況,“現在這榮景,是我們努力四年的成就。而這也只是其中冰山一角的成果而已”。

 反擊Echo,谷歌(Alphabet, GOOGL-US)發表智慧家庭

身為反應迅速的對手,Alphabet預期將在今年發表Google Home,其跟Echo相仿,透過網路藉由聲控指令,它能夠執行音樂串流、Uber與晚餐預定以及問題的回答。此外Google Home更具有操控物件的功能,如照明與電視開關的設定。同時,Google Home也將整合最新版的Google Assistant與Google Now。

谷歌執行長Sundar Pichai曾在第1季財務報表中的股東公開信提到,“隨著未來的發展,裝置這概念將不再重要。無論它是如何構成,智慧助理仍可以扮演你生活中的要角”。

於6月年度開發者大會中,蘋果發表了一款名為Home的智慧家庭App;雖然還未成為Echo的絆腳石,但在未來可說不定。蘋果將有可能進一步整合Siri,發展一套數位家庭助理.。

智慧裝置功能上的擴張,得歸功於人工智慧、語音辨識、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術的演進。透過這些技術就可以讓裝置了解使用者的目的,並進一步分析能否給予答案。

最終,使用者將可以與電腦、手機與家庭助理對話,就像在跟人溝通一樣。科技顧問公司451 Research分析師Raul Castanon-Martinez指出,“你之所以能與智慧裝置溝通,是由於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演進,而達成最終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的目標”。

 聊天機器人推升數位助理的發展

基於上述技術的發展,使得聊天機器人能快速地被發展出來,進而能有效辨識使用者的目的,而將其指令任務完成。聊天機器人的設計主旨,主要是讓溝通方式能更智慧化,不管是透過書寫還是語音。雖然不是所有的聊天機器人都具有人工智慧,但無疑其已成為所有即時通訊中必備的元素。不過,數位助理也並沒有要成為能夠回答所有問題的工具。

IDC分析師Schubmehl表示,“雖然包含許多炒作成分存在,但屬於聊天機器人的機會,顯然已經到來。不過,目前大部分的聊天機器人的使用者經驗仍不佳,還無法達到使用者所想要的標準”。即使如此,聊天機器人仍持續進步當中。

臉書於4月的年度開發者大會宣布,將支持即時訊息平台上聊天機器人的發展;它將提供內容訂閱的功能,如即時的天氣與交通資訊,或者是客製化的收據、發貨通知與自動化訊息。目前即時通訊已可用來搭乘Uber或是Lyft,訂購音樂會或其他活動的門票,以及朋友之間的小額支付等應用。

臉書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公司的開發者大會中,曾展示出與1-800-Flowers.com (FLWS)合作的成果,讓使用者能夠體驗為期一個月的訂花與送花的服務。

CNN也透過聊天機器人來了解使用者的偏好,進一步推出個人化的每日文摘。Castanon-Martinez說,“聊天機器人將可能顛覆公司與客戶及員工間的關係。亞馬遜其下的Echo,其實與臉書所作的並無不同。就像是亞馬遜想透過Echo發展電子商務,我認為,這跟臉書所作的也是大同小異”。這些公司都想利用聊天機器人來開發客源,而消費者則能夠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務。

 值得警惕的微軟Tay事件

微軟在數位助理與聊天機器人的發展上,在一開始公開發表中,就遇到令人感到尷尬的局面。早在三月,微軟發表一款實驗性質的聊天機器人Tay,它能透過Twitter上的評論與問題內容,學習並提升其智慧化能力。然而在短短 24 小時內,Tay就因為系統漏洞而被濫用,而使用一些關於種族歧視、性別及暴力的語言。因而迫使微軟緊急下架Tay,並公開道歉。

但聊天機器人不會一直成為微軟的笑柄。微軟於3月的開發者大會中,發表可以讓開發者建構品牌與企業聊天機器人的工具,並整合Cortana與Skype功能。此外,智慧助理的技術也被應用在汽車領域中。

年5月,福特汽車(Ford Motor,F)宣布其2017 Ford Escape系列車款將支援Echo,並將於明年發佈。透過與亞馬遜Echo的同步連接,駕駛可以確認汽車的行駛里程、發動與開關車門等。也就是說,在家裡只要你下達指令,就可以啟動汽車並開啟車庫門;此外,你也可以在駕駛時,打開家裡的照明設備。

寶馬汽車(Bayerische Motoren Worke, BMW)也計畫在年底,讓汽車能與Echo同步連接。聊天機器人與數位助理目前正處於發展階段,未來仍有許多機會與挑戰。亞馬遜、蘋果、谷歌、臉書與微軟也將在這場技術平台競賽中,持續推進技術的演進。

分析師Castanon-Martinez表示,“雖然還早,但我們相信這些技術,將可能顛覆公司與客戶及員工間的關係”。(編譯/Bevis)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授權轉載

© [2016]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BD) does not license, review or approve of, and is not responsible or liable for any investment advice or other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user. The user is not an agent of, sponsored by, affiliated with, or owned by IBD and is not authorized by IBD to make any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or promises.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