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企業全球化
作者 YiJu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YiJu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企業全球化

2014 年 11 月 10 日

 
展開

有想過嗎?為什麼不管到哪一國旅遊,都能夠喝得到來自西雅圖的星巴克(Starbucks, SBUX-US)咖啡?為什麼購物時,在本地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上,卻總是印有VISA的圖樣?為什麼台灣的街頭上,穿梭著來自德國的BMW汽車和日本的TOYOTA汽車?這一切,都必須歸功於企業全球化後所帶來的交流。

企業全球化的定義

企業全球化,意指跨國企業站在全球的角度出發,運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比較優勢,有效且妥善地安排有限資源,並將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和職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以進行全球性的選擇和部署。其中,企業決策者不受民族或者國家的限制,所進行的是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資源的最適配置,以取得企業的最佳長期總效益。

舉例而言,發源自美國的知名運動品牌NIKE,將運動鞋的生產流程部署於全球;由美國針對氣墊技術進行研發和設計、交由勞工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國家製造代工,最後再運往世界各地銷售。在這段過程當中,NIKE將資源配置至全球範圍,並且運用各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比較優勢完成商品,最終目標即為獲得企業整體的最佳效益。

01-企業全球化

細分企業全球化策略

一般而言,全球化策略是跨國公司在擴張時的必經階段;然而,我們又可將其細分為集資、招聘、製造和銷售方面的全球化。近期,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Alibaba, BABA-US)遠赴美國上市募資,即為資本市場全球化的最佳代表;此外,企業因應各地的有利因素,至全球各國找尋不同長處的人才,則是招聘過程的全球化,例如IBM的美國部門負責設計電腦系統軟體、而印度部門則負責系統程式的撰寫。

製造過程中,由專門生產某類產品、或者具有最低生產成本的國家或地區來參與生產,像是星巴克在哥倫比亞當地進行咖啡豆的採集、NIKE在東南亞地區進行鞋類製造,以及多數銀行信用卡透過美國的VISA機構進行支付系統整合,都可稱之為製造過程中的全球化。至於提到銷售全球化,那麼星巴克、BMW汽車以及TOYOTA汽車…等全球知名品牌,皆可謂是成功將品牌和商品行銷至全球的最佳範例。

02-企業全球化

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Roland Robertson則於1992年提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試圖提醒跨國企業將商品行銷至全球的同時,必須考量到世界各地的特殊民情,適時將公司旗下商品或者服務進行調整,以求更加貼近當地文化、社會特性和需求,並且有助於銷售成長。例如,麥當勞(McDonald’s, MCD-US)為了因應中國在地文化和飲食習慣,因而推出符合當地需求的油條、豆漿,以做為薯餅和可樂之外的另一種附餐選擇;家樂福在日本市場以經營失敗收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則來自於該公司並未根據日本當地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調整自身的企業服務所致。

「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是企業欲擴展全球事業版圖的同時,所必須保持的心態與做法;站在全球的高度思考海外市場的經營策略之餘,深入了解各別區域的特性、關懷當地市場的感受,並且保持企業調整的彈性,才有機會被更多的全球消費者所接受。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YiJu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