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五大信條帶你看看巴菲特的人生哲學!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五大信條帶你看看巴菲特的人生哲學!

2023 年 3 月 1 日

 
展開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遭遇這樣的難題:如何抵禦各種誘惑和壓力,找尋自己的人生志向,以源源不絕的激情去追尋夢想。尤其是在外界變幻莫測的當下,很多人都對如何找到自己當走的路,猶豫不決,徘徊不前……哪怕是家財萬貫、世界首富的兒女們也會有同樣的困惑。

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在《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這本書,結合父母對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個人成長經驗,分享了很多關於金錢和幸福的價值觀,也正是基於這些價值觀,使得曾經一度迷茫的他,現在可以在自己熱愛的音樂事業中有所成就。

很多人認為,作為巴菲特的兒子,彼得的人生起點很高,沒有謀生的壓力,自然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但現實是,彼得在離開大學後,就開始獨立地生活,不僅要負擔音樂工作室的開銷,還有房貸的壓力,和其他普通的年輕人沒什麽兩樣,都在為工作和生活不停地打拚。

彼得在《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一書中談到,他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最重要的做人態度:人生始於何處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將去往何處。

在這本書中,彼得跟我們分享了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如何找到自己該走的路等困擾許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的重大問題。本篇文章中,甄選了巴菲特家族倡導的 5 個人生信條,希望能給當下迷茫中的你帶來一些啟迪和思考。

崇尚工作本身,而非回報

在彼得小的時候,父親巴菲特大多數時間都在家裡工作。他會花好幾個小時待在自己的辦公室(父母臥室旁邊一間安靜的小屋子)研究大量深奧的書籍。

後來才知道,父親巴菲特研讀的內容是類似於《價值線》(ValueLine)、穆迪(Moody’s, MCO-US)等機構對數千家公司與其股票所做的詳細的數據分析。如果說他所研究的主題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務實性的內容,那麽他在研究過程中所投入的專注程度可以說更接近於一種玄學。

他的專注力是如此犀利、如此純粹。毫不誇張地說,巴菲特進入工作狀態時,他就像進入了一種「入定」的狀態,靈魂超然於外物。他身著日常所穿的卡其布褲子與一件穿舊了的毛衣出現在辦公室時,整個空間散發出一種近乎聖潔的沈靜感,一種忘我地把自己完全融入手頭事物的人才會有的沈靜之感。

在巴菲特的工作方式中,是什麽能夠讓他在漫長的工作時長與令人殫精竭慮的決策面前常年保持著飽滿的精神狀態?

首要原因在於,他實際上並不是為了金錢而工作。

對巴菲特來說,如今對於彼得自己亦是如此:良好的職業操守就其本質而言,首先在於敢於發現自我,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讓工作成為一件就算異常艱難,也能讓人心生歡喜甚至感受到些許神聖的事。

雖然最終的結果,金錢還是來了。它是對父親商業智慧的一種證明,令人欣慰。但金錢的收獲只是父親工作的副產品,是錦上添花。重要的還是工作的實質:去滿足無窮無盡的好奇心,把自己的分析拿到真實世界中去驗證,走上發現新價值、開拓新機遇的奇幻旅程。

如果巴菲特以金錢為主要工作目的,他所做的一切會迅速變成乏味的日常行為:一份工作。多年來能讓巴菲特的思維保持敏銳、令他全情投入的是他在智識上需要迎接的挑戰,以及如何在勝敗攸關的弈局中落子。對他來說,人生中的這部分內容每天都是新的。

而有的人覺得他們談論的是職業操守,實際上他們真正談論的是財富操守。他們聲稱自己對努力、自律與毅力懷有崇高的敬意,可這些並非他們真正尊重的品質,他們所尊重的往往是這些品質有可能帶來的財富。對他們來說,值得崇尚的是回報,而非過程。

不過父親巴菲特和彼得認為:崇尚回報而非工作本身的問題在於,回報是個隨時可能失去的東西。

任何從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時期走過來的人對此都太有體會了。一個今天還站在人生巔峰的成功人士,只是因為公司破產,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問題,隔天就可能落得一敗塗地。一名傑出的企業家會因為全球市場環境的變化突然就敗走麥城。為什麽要把自尊賭在我們至今都無法掌控的因素上?

那麽正確的工作態度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種明智的、持久的工作理念不會把重點放在縹緲無常的回報上,而是會放在過程本身,那就是我們對待工作的熱情、專注以及對目標的堅定程度。

這是沒有人可以從我們身上奪走的東西。

公平是個神話

「公平」是一個神話。就像完美的圓,或者說任何完美的事物一樣,公平的環境只存在於人的想法中,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理想。

那麽,既然這個世界並不完美,競爭環境的天平傾向一方,我們對此又能做些什麽呢?我們怎麽做才能讓天平更加平衡哪怕一點點呢?我們該如何運用我們的優勢,為他人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生活環境,並且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生命的價值?

對於這些問題,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種答案。它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呈現出來。有一些宏大的答案,我們把它們稱為慈善事業。也有一些渺小的答案,藏在我們每日的善舉中。無論宏大或渺小,我想這些善意的答案都應當依賴於幾個基本前提。

首要的一個前提是認可人生而平等。這個道理看似人人(Renren, RENN-US)都懂,可實際並不然。很多時候,就連出發點很好的人也會把人生境遇與人的本質混為一談。可人生境遇可以天差地別,人的本質卻是一樣的。你如果相信任何人的生命都有尊嚴與價值,包括你自己的生命也是如此,就應當能夠認可每一個生命都享有同等的尊嚴與價值。

可惜的是,有時候一些看似出於善意的行為卻因為背離了這個基本事實而變了味道,雖然這種背離可能是無心之失。如果人認為自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他們所幫助的人高一等,那麽這種幫助便算不得真正的良善之舉,而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施舍。

第二個前提更覆雜,它與我們是否能夠謙卑地承認自己在對事物的了解程度與達成結果的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關。

我們只能盡力去幫助他人,但幾乎無法確定自己的幫助是否真的有效,而且如果有效,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堅持要得到結果,期待得到別人的感謝,這些都不是仁慈之舉,而是私心使然。這也是為什麽說最純粹的捐助者是那些匿名捐贈人。

不僅如此,認為自己比別人更了解對方需要什麽,這是一種極其傲慢的想法。(當然,這正是殖民統治者與傳教士們最荒唐之處。他們深信自己把西方世界的穿著習慣、道德觀念與宗教信仰帶給原住民,同時肆意踐踏當地的文化與傳統,就可以「改善」對方的生活。)

由此也可以得出,想要確定地說出什麽算是「有利條件」、什麽又是「不利因素」,恐怕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人生沒有那麽簡單。我們要應對的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

找尋真正的職業宿命

就算我十分喜愛鋼琴,就算鋼琴已經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兩年後我卻想要停掉自己的鋼琴課。

為什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先從兒時的回憶中抽離出來,思考一些更宏觀的問題:為什麽讓年輕人辨認出自己真正喜愛的職業那麽難呢?這其中有什麽樣的阻礙,需要走什麽樣的必經之路呢?

我想,其中一個艱難之處就在於承認並欣然接受一個職業歸宿意味著要為人生的賭注加碼。

在生活中的大部分領域中,能達到平均水平已經非常不錯了。實際上,處於平均水平有許多好處。它不會讓人產生壓力,也會把人的預期保持在可控範圍內。

然而對於真正的職業宿命來說,中人之資似乎難承其重。

如果你所求的職業歸宿是做一名廚師,在廚房中平平無奇的表現顯然不夠好。沒有一名全心撲在教學事業的老師希望自己只能貢獻乏善可陳的課堂表現,也沒有一名作家希望自己的創作流於平庸。

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終身的職業使命?

這個問題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它。如果說職業使命指的是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懷有熱情,那麽坦白來講答案就是否定的。在理想世界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大的快樂,並且這個快樂的所在恰好是人們生計的來源。那就是一個烏托邦!而在現實世界中,實際情況卻不總是這樣。我們可以奮力拼搏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也可以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工作中的行家裡手;但不幸的是,這與把工作視為摯愛且在其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並不是一回事。

不過我想為職業宿命提出一個更為寬泛的定義,一個有可能適用於我們所有人的定義。

我認為職業宿命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一種引力,它把我們拖向一個感覺很對的、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可能會圍繞工作或某種職業展開,但也不必一定如此。它帶給我們的極致快是一種一切都對了的感覺,有可能以任何方式出現在我們所選的道路中。

不過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每個人的喜好、才能、性情所交織成的網有多麽錯綜覆雜,總有各種因素一至少是某些最重要的因素一會在某些交匯點重合。

我們如果足夠有耐心,願意把思路打開,最好還能再有一點點運氣,終將找到通往那個交匯點的路,那正是我們真正的職業宿命所在的地方,等著我們前去認領。

既要找尋,也要創造

找到真正符合心意的職業歸宿是我們在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時一個巨大的里程碑。不過這只是第一步。

為自己換取時間去探索這份職業意味著什麽、需要面對什麽樣的挑戰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這也只是第二步。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一旦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歸宿,我們要拿它怎麽辦?

從非常務實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話,我不想再被冠以中西部人的刻板印象,也不想再被人以巴菲特之子的身份來看待。

如果我們希望這種命中註定的事業能成為自己賴以為生的手段,而不只是某些興趣愛好或留待以後去追求的模糊夢想,那麽一個簡單、嚴酷的事實就是我們必須找到能夠用它來為我們支付賬單的方式。

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微妙之處,社會思潮像鐘擺一樣蕩向一邊,又蕩了回來。我指的是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喜歡」做的事與「需要」做的事這兩者間的相互關係,更準確地說,是我們所崇尚的事物與外界願意為我們買單的事物之間有什麽樣的覆雜關系。

在艱難的時局與看不清未來的年景中,我相信會有人覺得自己的夢想與喜好是一種難以承受的奢侈。最緊要的事莫過於找到一份工作並保住這個飯碗。雖然這樣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並不認為它是我們獲得幸福與自尊的長久之道。

其實,在此我想傳達的理念是「平衡」。

如果我們希望在忠於本心、實現一生使命的同時還能讓自己付得起房租,供得起三餐,我們就需要找到那個能讓自己的能力、喜好與這個商業世界相交匯的最佳位置。我們需要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歡做、同時還能讓世人認可其價值並願意為之買單的事是什麽。

然而在此我領悟到的另一件事在我看來同樣適用於任何領域中的任何一名職場人士:無論一條音樂有多麽重要或多麽不重要,我必須對它全力以赴,就好像它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這麽做的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要對得起自己。我在前文提到過,當你為了酬勞而做某件事時,存在一種悖論:你賣掉了它,可它依然是你的一部分。如果我應付了事,如果我讓自己相信我的貢獻並沒有什麽要緊,那麽我不僅是在虧待客戶,也是在做有損於自己的事。我交出去的將不會是我盡力而為的結果,就算除了我沒有人會注意到,可這世界總歸是因為出現了一些有失水準的東西而有所折損。而那件未曾用心雕琢的作品也將會成為一個人揮散不去的難堪。

堅持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最重要的事來做的第二個原因更具實際意義:這是成為一名專業人士的最佳途徑,或許也是唯一途徑。

人生就是一所學校,每一份臨時活計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擺在我們面前的每一次挑戰都為我們提供了一次磨煉技能的機會,也讓我們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成功的標準,取決於自己

最近幾年,任何明眼人都應該能看得出來,說我們的經濟環境風雲難料一點也不為過。這個月被捧上神壇的職業下個月就會被棄如敝履;上一年還拿獎金拿到手軟的投資銀行家,一夜之間就成了失業人員;人們眼中走在人生快車道上的企業高層某一天也會發現自己的公司已然破產歇業。

這些人當日在順風順水的時候所享受的「成功」,如今怎麽樣了呢?當滾滾的金錢閥門被關上之時,他們的成功就即刻消失了嗎?如果說成功這麽容易被抹殺,那麽它當初又能有多穩固呢?會不會從一開始,這種成功就一直是鏡花水月呢?

如果說我們在此談的僅僅是金錢,那麽這些問題都無關緊要。可事實上我們所談的是那些與我們對成功的定義關系更為密切、意義更加重大的東西一比如自尊、自信以及淡然的心境。

如果一個人的自尊與其收入水平成正比,那麽當她的工資縮水甚至沒有薪水可領的時候,她又當如何看待自己呢?

如果一個人的自信源於下一次加薪或升職,那麽這個過程受阻之時,他會作何感想?

對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為什麽不只要讓一個變幻莫測、無法掌控的外部世界來告訴我們自己的收入水平是什麽樣,還要讓它來定義我們真正的價值?

我想,我們要把握的一條底線在於,盲目地把金錢視為成功的依據,這個立場太過危險。且不提我們從思想上與精神上也同樣需要找到能夠對成功及其意義提出更有力、更個性化的定義,單純從謹慎的角度來講,我們都應該避免用他人支付我們的酬勞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既然被動接受一個基於金錢的成功定義會將我們引入各種各樣的危險與死巷,那麽我們應當如何來定義成功呢?

我不認為存在這樣一個萬能的答案一而重點恰恰在於此。

對成功來說,一個有意義、有共鳴的定義一定是因人而異的。我無法定義你的成功由什麽構成,更不用說替你決定了;你也無法定義什麽對我來說才算成功。對於什麽能讓自己獲得滿足,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自己的版本與努力的方向。

與此同時,我們以定義成功為名所做的事一那些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真正價值的事一也成了我們成功的一部分。

在我二十多歲,已經決定聽從音樂對我的召喚但還沒能靠它賺幾兩紋銀的時候,有一天我回到奧馬哈看望父母。與父親聊天的時候,我試著去解釋自己的理想、目標以及為此有什麽樣的計劃。實際在某種程度上,我是在借機說給自己聽,也是在希望父親能像一面矯正鏡一樣,把我那些零零碎碎的想法整理起來,為我映照出一個清晰的畫面。

父親做事一貫如此。他不做任何評判,不給任何明確的建議,只是仔細地聽著。有一天,他在走向門口的時候順便對我說:「彼得,你知道嗎,其實咱們做的都是一樣的事。音樂是你的畫布,伯克希爾是我的畫布,我每天都會在上面添上幾筆。」

這就是他對我說的全部的話,而這已然足夠了。

那是我當日所需的認可,直至今日我依然珍藏於心。我的父親,一個成功至此的人,會把他所從事的偉業與我所做的事相比。而且不只是相比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親把這兩件事等同了起來一當然,我指的不是它們在經濟上的潛力或對廣大世界的影響力,而是它們的存在從根本上來說對於個人的意義。

我們不必用同樣的方式來定義成功,不必採用同樣的「記分」標準。重要的不是最後會得到什麽樣的凈回報,而是我們都有過共同的經歷,都在各自熱愛的事物上一路追尋。

讓我們心照不宣的是,我們都在為自己選擇的人生竭盡全力。父親在這一點上的認可對我來說是一份巨大的禮物。

沒有哪一種成功的標準能夠縱橫古今、跨越四海,被所有人都奉為至寶。在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成功意味著人們得享閒情逸致,能夠出門尋訪聖賢,與哲人交流思想。在奉行某些戒律清規的修行之人眼里,成功意味著放下身外之物與心中欲求,達到超然於物質世界的境界:清風兩袖,無欲無求。

人生是由我們自己塑造的。要想取得成功,一部分因素在於我們要能沖破迷霧,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成功是什麽模樣的。

這個世界可以把獎賞拋到我們面前,也可以讓我們求而不得。怎麽做是這個世界的事。但這個世界無法對我們想做的事有什麽樣的根本價值與合理性做出評判,而這是我們自己的事。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