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惡性循環的法國:政府欠債、總理辭職、殖利率遽增、人民上街抗議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从严奥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惡性循環的法國:政府欠債、總理辭職、殖利率遽增、人民上街抗議

最近更新時間: 18 September, 2025

 
展開

法國政府總體債務比率將持續上揚,反映出主要預算赤字之頑強。惠譽預期債務比率將從 2024 年國民生產總額之 113.2%,攀升至 2027 年之 121%,且未來數年債務之穩定性並不明朗。

(France’s general government debt ratio will continue to rise, reflecting persistent primary fiscal deficits. Fitch projects debt to increase to 121% of GDP in 2027 from 113.2% in 2024, without a clear horizon for debt stabilisation in subsequent years.)

惠譽

今(2025)年 9 月中旬,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惠譽下調法國的評級,從原本的 AA- 降至 A+。另外兩間機構(穆迪及標準普爾)將分別在 10 月 24 日及 11 月 28 日公布對法報告,相信屆時將不會有好消息。法國的政經狀況十分不理想,且將到來的後(2027)年總統大選勢必對法國內政乃至於歐洲地緣秩序帶來百年衝擊。

預算風暴:倒呀倒呀倒,兩年五首相

歐洲三大強權中,法國的經濟體最小,債務比率卻最高,總體債務係國民生產總額的 110%,與最大經濟體德國相差五十個百分點。2008 年金融風暴,法國的債務比率從 70% 躍升近十五個百分點,逐步堆高至 2020 年的肺炎風暴,從此穩定在三位數之債務比率。

法國經濟  法國債務資料來源:MacroMicro

有鑑於此,去(2024)年秋天,時任法國總理的巴尼耶(Michel Barnier)向法國國民議會提案,要求國會通過降低政府支出 400 億歐元、提高政府稅收 200 億歐元的議案。此外,巴尼耶盼削減數千名教師與公務員之員額。

然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掌握的「同為共和國(Ensemble pour la République)」聯盟在國民議會的席次不到三成。最終,該議案闖關失敗,在野兩大聯盟旋即提出不信任案,以近六成的票數迫使巴尼耶下台。

巴尼耶擔任法國總理僅三個月,是法國第五共和任期最短的總理。

法國經濟 法國國會資料來源:Politico

繼任總理的白胡(François Bayrou)依舊蕭規曹隨,持續推動撙節政策。今年 7 月,白胡提出降低政府預算 438 億歐元的議案,呼籲取消每年放假之復活節星期一與二戰勝利紀念日。

既然白胡跟巴尼耶做同樣的事情,想當然耳,亦會面臨同樣結果。不過,此次不同。白胡主動發起不信任案,向國會發起挑戰。本(9)月上旬,國民議會以 364 票解除白胡的法國總理職務,超過巴尼耶的 331 張不信任票。

一年之內,第五共和經歷史詩巨變:最短命總理及首位因自發不信任案而辭職的總理。

去年年初至今,法國業已換過四次總理,從博恩(Élisabeth Borne)、阿塔爾(Gabriel Attal)到巴尼耶與白胡,現在係由勒科爾尼(Sébastien Lecornu)擔任第五位總理。

雪上加霜:法國三十年公債殖利率遽增

眼見法國政壇動盪,市場做出相關反應。法國三十年公債殖利率在本月觸及 4.5%,係近二十年新高。倘法國政府盼借新債還舊債,勢必要付出近二十年來最高的利息成本。對於渴望削減債務的法國政府來說,晴天霹靂。

法國的三十年公債殖利率比鄰國德國高出一個百分點左右,係近十年來新高,意味著債券交易者較願意購買德國三十年國債,不願意購買法國三十年國債。順帶一提,希臘的三十年公債殖利率大概也是 4.2% 或 4.3%,與法國相當。

法國經濟  法國殖利率 資料來源:CNBC
資料來源:World Government Bonds

歷史重演:Bloquons tout

法國業已進入失敗國家的惡性循環階段:首先,政府欠債,執政黨提出撙節政策;撙節政策得罪人民,給予在野黨反將一軍的機會,政壇陷入動盪;眼見政壇陷入不穩定,市場拒絕相信政府會履約還錢,旋即拋售國債,殖利率因此上升;國債殖利率高升,使得政府融資更為困難,必須增加稅收、削減支出,人民再度陳抗,在野黨再度攻訐執政黨,社會陷入動盪

本月 10 日,巴黎街頭湧現 17.5 萬位抗議民眾,高舉「阻擋萬物(Bloquons tout)」的標語,要求馬克宏政府下台。其實,歷史只是不斷重演。2018 年年底,「黃背心(gilets jaunes)」曾湧上街頭,同樣反對馬克宏提高稅收的政策,只不過那時是燃油稅。

倘法國的政客與民眾無法對撙節政策達成共識,惡性循環將不斷上演。

法國經濟  法國抗議資料來源:Libération

【參考資料】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从严奥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