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稻盛和夫:我的管理原則,只有一條
作者 36氪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稻盛和夫:我的管理原則,只有一條

2022 年 8 月 30 日

 
展開

稻盛和夫於 2022/8/24 因衰老過世,稻盛和夫一手創立以及接掌的企業都成長茁壯為世界級的公司,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影響日本企業深遠,值得後世學習!

作者簡介:曹寓剛,盛和塾講師,阿米巴經營諮詢專家,主講《利他哲學落地系列》等課程。曾翻譯稻盛和夫著作《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實踐》《思維方式》《賭在技術開發上》《稻盛和夫自傳》《心》《心與路線》等;翻譯稻盛和夫相關著作《日航的奇蹟》《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等。

一、現代企業,對世界的影響

“美國的事業就是商業。”美國第 30 任總統柯立芝說。

今天,全球人類都被商業環境包圍,我們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與商業有關。可以說,現代社會就是一個以商業為核心價值的社會。

幾百年來,現代商業重新塑造了人類社會,不僅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而且還正在日漸改變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而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主要推動作用的,則是商業社會的基本單元——現代企業。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由“有組織的機構”所構成的社會,而企業就是其核心。時至今日,已經無需辯駁,企業對於現代社會巨大、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力。不管是在積極的方面,還是在消極的方面,企業都在無時不刻地改變著這個世界。

現代工商企業誕生於歐洲,借助工業革命帶來的力量,現代企業在西方迅速成長發展,已經替代了家庭這一基本單位,成為了現代社會的基礎細胞。

19 世紀末,中國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薛福成這樣評價公司的威力:“盡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驅駕風電,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諸國,所以橫絕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近代以來,任何忽視市場力量,不能發揮企業組織優勢的國家或社會,都逐漸凋落。只有借助企業和市場,充分釋放了個人力量的國家,才可能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

然而,到底是什麼影響著企業的成長發展,以及衰退消亡呢?是什麼讓企業變得光明正大,或變得卑鄙狡詐?是什麼讓企業喜歡樂善好施,或喜歡巧取豪奪?決定因素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曰外因,一曰內因。

外部的影響因素很多,自然地理環境、歷史人文環境、政治環境、商業環境、國家政策、市場競爭等等,不一而足。而真正決定事物狀態的,是其內在因素。

二、思維方式,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帶來結果。就企業經營而言,真正決定企業經營成果的內在因素,或者說這種內在因素的源頭,實際上就是企業所遵循的管理理念、經營思想。

隨著企業這種組織形式的誕生,西方也產生了各種企業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這些思想又反過來促進了企業不斷進化。曾幾何時,市場經濟的大潮席捲全球,使得整個世界都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西方的企業管理理論和經營思想也由此將其影響力擴展到了全世界。

雖然西方關於市場經濟、企業管理的各種理論層出不窮,其中難免也有一些無用甚至被證明是錯誤的學說,但總體而言,不管是總體的經濟學,乃至社會學理論,還是微觀的組織行為學或企業管理理論,都極具建設性。從亞當.斯密到卡爾.馬克思,從馬克斯.韋伯到約翰.凱因斯,從彼得.德魯克到邁克爾.波特,從彼得.聖吉到菲利普.科特勒,思想大師們的觀察、思考和結論都令人驚嘆。

然而,西方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大師們所構建的體系儘管洞察深刻,但由於西方的近現代文明構建在外向型宇宙觀的基礎上,因此,大師們在文化傳統上也偏向於對外在時空的關切、追問和探索,偏向於以研究自然科學的外在視角看待組織運作。所以在企業管理領域,西方的理論體系總體上偏向於研究市場、客戶、資源、競爭對手等等客觀外在要素。

儘管不乏有人探討過宗教信仰跟資本主義、市場機制、分配機制之間的某種關聯,也就是內在人心與外在製度之間的關聯(例如馬克斯.韋伯寫下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彼得.德魯克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路德宗教徒,他曾經說過“我開始對管理感興趣,是因為我對信仰和製度的興趣”;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論,關注到了個體內心的多層次需求),但是總體而言,相比於東方文化中對於心靈的關切,即對內部世界的探究,西方文化在思想研究方面更注重向外探求。西方的這一傾向也反映到了企業管理思想的領域。

西方管理學的基本思路,沿襲了西方哲科文明偏重外向探索的傳統思維,傾向於通過跨越外在時空來獲取生存優勢。

然而,組織終究是由人構成的,人是企業的內在要素,而人的行為,又由其心靈和思想支配。等於說,組織營運的結果,不僅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也必然受到組織內部成員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由內部成員的思想決定的,由他們的認知模型決定的。

如果忽視人的心靈和思想,那麼組織的運作方向和效率必然受到巨大影響。

再進一步說,人類文明的進步,實質上就是內在認知模型的不斷變革。從農業時代的“天圓地方”說、到托勒密的“地心說”、伽利略的“日心說”、牛頓的“絕對時空說”、愛因斯坦的“時空相對論”,乃至現代的量子力學理論,人類內在的對於外部世界認知模型的不斷變革,讓人類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在不斷提升,人類文明也隨之產生了升維。

但是,人類近現代的認知模型的變革,始終偏向於改變對外在時空的認知,忽視了對於自身心靈內涵的關切。

現代企業誕生於西方,企業經營理論自然也受到西方基礎價值觀(即主流認知模型)的影響。其“原罪論”、“性惡論”等等,都將勞動視作人被懲罰的思想觀念,無形中深刻地影響著西方企業管理理論。

西方認為人性本惡,人都是自私的、好逸惡勞的,所以在西方企業的治理體系中,主張管理人的下限,防止員工偷懶,還要相互制約,防止員工營私舞弊。

此外,亞當.斯密提出的“經濟人”概念認為:人都是自私的,只有調動了人的慾望,才能讓其產生為他人服務的動力。諸如此類,西方管理學的發展受到了其基礎價值觀的局限。

所以,我們能看到一種現象,西方企業在管理實踐中,越來越把激發人的慾望作為組織獲取和轉化外部資源的動力和手段。成果主義、績效考核成為了評價企業、部門、員工的主流方法。

在今天的歐美企業中,以滿足個人私慾為槓桿、以撬動企業整體業績提升的傾向,更是愈演愈烈。所以,歐美企業不僅平時極為依賴績效考核,甚至在次貸危機這樣的大規模金融風暴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大企業的高層,哪怕冒著大規模破產和裁員的風險,他們往往也會想盡各種辦法,讓自己賺得盆滿缽滿,頗有“哪管我死後洪水滔天”的作風。

反觀稻盛和夫先生,在思想層面,他所構建的思想體係與西方的大師們的體系,就有著本質性的不同;在實踐層面,他的經營歷程,更是跟當下絕大多數西方企業的管理實踐有著天壤之別。

首先,幾乎不同於所有西方管理學的大師們,稻盛和夫先生不僅是一個著作等身的理論家,同時也是一個成果豐碩的實踐者。他曾創辦或經營過三家世界 500 強企業,這三家企業在他的治理之下欣欣向榮,在很多方面都創造了人類經濟史上的奇蹟。

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歸根到底是一種實踐。因此,在實踐中持續獲得成功的稻盛和夫先生,一定更有發言權。

其次,稻盛和夫先生在企業經營領域開闢了另一個維度,他提出了“以心為本”的經營。實際上,“以心為本”這一提法本身,就已經顯示出了跟西方管理思想相反的那種強烈的內向關照。這意味著經營思想的升維。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企業存在的目的並不僅限於德魯克所提到的“滿足外部社會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人心服務”,為的是凝聚人心、塑造人心、磨練人心,來幫助人超越本能和慾望的束縛,發揚出人性中光明、強大、美好的一面。

這為我們揭示了——企業經營的終極目的並不在外部世界,而是指向人的心靈。這與西方企業管理理論中重點關注外部世界的外向關切有著明顯的區別。

三、內向關切,對凝聚人心的影響

稻盛和夫先生對於企業經營的高度認知,源於他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深刻理解。他說:

“人生的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

在他看來,從企業經營到人產生長,人的一切行為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心性”,“讓自己走的時候比來的時候高尚一點點”。

也就是說,為組織外部的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從外部市場獲取和轉化資源這種行為本身,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一定是通過經營企業,在為外部市場創造價值的過程中,磨練人的精神內涵,讓經營者自身、企業員工,乃至所有相關人員的心靈,都變得更為純潔美好。

1983 年,稻盛和夫先生創辦了公益組織“盛和塾”,目的是指導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學習經營企業。三十多年來,盛和塾都有一句未曾改變的口號——“提高心性,拓展經營”。

在稻盛和夫先生看來,人生的目的,是實現幸福和圓滿,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不斷地磨練和提升自己的心性。

這是因為,只有經營者內在的心性、人格得到了提升,才能驅動全體員工的“人心”;只有企業內部全體員工的人心被凝聚起來,企業才能在外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在這個思想脈絡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經營者個人通過“提高心性”,在企業中實現“內聖外王”,凝聚全體員工的人心。

而企業則通過“凝聚人心”,在外部市場中實現“內聖外王”,獲得市場優勢地位(即稻盛和夫先生所說的“創造高收益”),而這個“高收益”又被用來為全體員工和社會大眾謀幸福。由此,形成了一個由內而外,再由外至內的邏輯閉環。

在這個思想體系中,企業經營不再只是對外部資源的追求和占有,而是擴展到一個全新的維度,即為內在的人心服務。

那麼,稻盛和夫先生所構建的這套思想體系,到底跟西方傳統的企業管理思想有哪些本質上的區別呢?

第一,對企業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即對“企業使命”的認知)不同。

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的就是創造客戶。這是一個典型的外向時空關照,與西方文明中傾向於探究外部存在的思想發展脈絡相一致。而稻盛和夫先生則認為,企業存在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內向關照,映照出了東方傳統中“內求”(向內探求)的文化特質。

從因果關係上來看,員工是企業的內在核心要素,如果在經營中不去追求員工的幸福,就難以激發他們的熱情和智慧,企業在外部市場中創造價值的效率就會受到影響,這樣也就意味著“創造客戶”這一目的的達成必將受到影響。

反過來說,企業只有把“實現員工的真正幸福”視為自身使命,並將這一使命真正內化到日常的經營管理中,使其成為員工思想和行為的指針,員工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企業在全力謀求自己的幸福。

當員工的個人目標和企業的經營目的如此達成一致時,員工才能在企業中獲得歸屬感、使命感,迸發出無限的熱情。進而在工作中“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幫助企業在市場中實現“創造客戶”的目的。

與此同時,京瓷的經營理念中也包含著“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作出貢獻”這一外向關切,這等同於德魯克所說的“創造客戶”。

可以看出,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思想中同時體現出了對內和對外的雙重關切,與西方管理理論中只關注獲取外部資源的單向關切相比,在維度上出現了提升。

由於對企業的存在目的和意義的認知不同,每個企業產生的願景也大有不同。西方企業的願景,大多數停留於對自身在市場中的地位、規模、獲利能力、領導能力、影響力的追求上,僅僅指向的是外向關切,卻忽視了從根本上關切企業經營中的內部要素——員工。

京瓷是稻盛和夫先生創辦的第一家企業,在京瓷的終極願景“The Company”中,不僅表明了外向關切,同時也包含著深刻的內向關切。

“The Company”的內容是:“成為在所有方面都受人尊敬的‘企業中的企業’。

意思是,不僅要實現銷售額的持續成長和高利潤,而且還要在產品品質和員工品格方面,也成為無可比擬的優秀企業。

在西方,天主教早期教義認為,勞動是惡,是上 帝對人類的懲罰;而在東方的傳統價值觀裡,卻肯定勞動的價值。稻盛和夫先生則更進一步,明確地把勞動視作磨礪心靈、塑造人格的工具和方法。

一家企業如果能通過經營活動,幫助員工在努力投入工作、為他人服務的同時,也磨練和塑造自身的人格和能力,那麼,這家公司的品格和力量也會隨之提升,在外部市場的競爭中自然會獲得優勢。京瓷的終極願景,就能顯示其對於提升企業內涵和提高外部資源獲取能力的雙重關切。

四、以人為本,對業績成長的影響

在經營戰略方面,稻盛和夫先生的認知也與西方理論有明顯區別。

他仍然把內向關切,即對人心的關切,放在了首位。稻盛和夫先生說:

“在企業經營中,必須絞盡腦汁制定戰略和戰術,但戰略和戰術的基礎是’關愛’和’體諒’。一旦具備這個基礎,那麼,不管前方有多大的艱難險阻,都能排除萬難,成就事業。”

企業競爭戰略理論,由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首創,其著作《競爭戰略》一書的副標題就寫道: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沿襲西方哲科思維的外向關切,將焦點放在了外部,以科學的視角分析外部的環境和競爭者。

當然,這種外向關切肯定有其合理性,但其忽視了一點:人的內在價值觀的塑造,也會對外部世界產生影響。

縱觀整個人類的歷史,觀念的變革(即認知模型的變革)讓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和改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托勒密的地心說,為大航海時代提供了理論依據;哥白尼的日心說,為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飛躍性發展奠定了基礎;牛頓的絕對時空論,締造了工業時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開啟了核能與電子時代。可以說,是人類內在觀念的變革——認知模型的變革——在改變著人類的外部世界。

從這個意義上說,稻盛和夫先生將對於企業戰略這一外向認知的基礎,置於對人心這一內向認知的基礎之上。稻盛和夫先生相信東方文化中的“性善論”,對於人心有著極為深刻的認知。他認為:

在所有人的心靈最深處,都有著超越本能、感性、理性的“真我”存在;這個真我,簡單來說,就是利他心,也就是佛教的“菩提心”、基督教的“愛”、儒家的“仁”、王陽明的“良知”、康德的“道德”,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關愛”和“體諒”。

以這樣的內向認知作為我們的指引,通過磨練自身,向著“真我”不斷靠近,以更為深切的“關愛”和“體諒”去觀察和接觸外部市場,自然能看到真相,發現客戶的深度需求,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完全不同的市場,制定出有格局的企業戰略。

對於企業戰略,稻盛和夫先生的認知再次呈現了以人心這一內向關切為本,通過不斷提升經營者本人和經營主體,也就是(全體員工)的心性,進而以升維的組織內涵和認知模型,去挑戰和改變外部世界的因果邏輯關係。

這裡的“內向關切”具有雙重含義——

第一,是指對企業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關切。

接觸客戶、服務客戶的都是員工,如果企業的經營目的是追求員工的幸福,員工的力量就能被激發出來,員工也就能深刻體會客戶的需求,研發出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第二,是指外部市場戰略需要深切體會客戶內心的真正需求,而不是盲目參考市場外在表象的需求。

馬雲說過“哪裡有抱怨,哪裡就有商業機會”,正是在說要關切客戶的內在需求。只有深切地體會到了客戶的真正需求,才能不被市場風雲變幻的表象所迷惑,才能製定正確的企業戰略,才能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做到了這一點的企業,其戰略自然可以獲得成功。

事實上,京瓷的產品戰略、人才戰略、市場戰略、專一性戰略、多元化戰略、垂直整合戰略等都十分出色,以麥克.波特提出的“三大基本戰略”來衡量,無論是總成本領先、還是專一性、抑或是多元化等等,京瓷在每一個方面的表現都極為出色。

1978 年,稻盛和夫先生在談及新產品戰略和多元化戰略時,曾這樣闡述:

“由於跨產業、跨領域發展實在極為困難,我經過苦思冥想最終發現,唯有借助中村天風先生的’潛意識論’,才能解決問題。面對’難於上青天’的多元化經營,我心懷強烈的願望,無論如何都想讓京瓷取得成功。為此,首先需要扎實基礎,然後需要跨越發展,為了實現這樣的願景,我向全體幹部提出了新口號——’胸懷滲透到潛意識的強烈願望和滿腔熱情,達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

這樣做的結果是——“ 1978 年,在我提出了這樣的’潛意識論’後,京瓷的業績開始極速提升。到了 1984 年(正值京瓷創立 25 週年) 3 月的財年決算時,公司的聯結銷售額總計 2511 億日元,稅前利潤達到了 622 億日元,上一年度的銷售額為 1734 億日元。換言之,與前一年相比,銷售額竟然增加了 700 多億,而利潤率也高達 25% 左右。”

總結

西方狹義哲學的重要開創者柏拉圖曾提出“理念論”,即:人們所看到的世界,是由他們所秉持的理念決定的。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認知模型決定了他所能看到的事實。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稻盛和夫先生構建企業戰略的理念,是基於內向的、對“人心”的深度認知。在此基礎上,他不斷“內求”,將自己“關愛和體諒之心”傳遞給員工,點燃全體員工心中之火,進而以升維的認知模型去看待外部的市場環境,延展出完全不同的企業戰略。

稻盛和夫先生這種認知模型的基礎,來源於東方文化中的“性善論”,而非西方主流的“性惡論”;這種認知模型的方向,沒有局限於西方探索外在時空的主流方向,而是包含著深刻的內向關切,並“由內而外”形成了邏輯上的統攝關係。

古今中外,都不乏有偉大的思想家將內在的心靈世界與外在的時空外延相聯繫的案例:老子的“道”與“德”,王陽明的“天理即良知”,康德的“頭頂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等等。然而,稻盛和夫先生開啟了全新的探索。實際上,他探究的內容是心靈內涵與時空外延之間具體的匹配關係。即——人應該如何一步步地改變自己的心靈內涵?改變之後,外部環境會因此產生怎樣的變化?自己的人生又會發生怎樣的轉變?

稻盛和夫先生將這種在心靈內涵和時空外延之間建立匹配關係的探索,同時運用於企業的經營實踐,為企業管理思想帶來了整個經營體系的升維。而這種升維的系統化表達,就是“阿米巴經營”這套具體詳實、威力巨大的經營體系。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

PRESIDENT Online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