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關稅真能擋住這場「白色風暴」嗎?芬太尼如何席捲美國?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葉禹辰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關稅真能擋住這場「白色風暴」嗎?芬太尼如何席捲美國?

最近更新時間: 29 July, 2025

 
展開

2025 年,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政經圈的廣泛關注。但你知道嗎?有種白色粉末,正悄悄地攪亂了外交、貿易和國家安全這幾大領域。它就是「芬太尼」!芬太尼本來是末期癌症病患專用的超級止痛藥,現在卻成了北美街頭毒品成癮和死亡的代名詞。芬太尼究竟是什麼?又是如何影響美國的呢?趕快跟股感一起看下去吧!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統計,2023 年美國有超過 11 萬人因為藥物過量而死亡,其中大約七成跟芬太尼這類的合成鴉片類藥物有關。白宮的報告更是驚人,光是 2023 年,這場藥物危機就讓美國損失了 2.7 兆美元,這數字相當於當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9.7%!影響層面廣泛,從死亡損失、生活品質下降,到醫療支出和犯罪成本,幾乎滲透了整個社會結構。

芬太尼究竟是什麼?有多危險?

芬太尼(Fentanyl)是一種合成鴉片類藥物,原本用於末期癌症患者的強效止痛劑,藥效約為海洛因的 50 倍,具高度鎮痛效果。由於製造成本低廉且原料易得,非法製毒集團大量將芬太尼摻入其他毒品,導致許多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過量芬太尼而身亡。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美國每年有約 10.9 萬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約三分之二與鴉片類藥物有關,而芬太尼則佔多數,且死亡人數持續以驚人速度攀升。

美國藥物濫用死亡人數資料來源:statista

為何美國對芬太尼需求居高不下?

近年來,芬太尼在美國迅速氾濫,導致藥物過量死亡人數持續攀升。這背後原因複雜多元,既有醫療體系的影響,也有社會經濟因素與非法市場的推波助瀾。以下從五個面向來解析,為何美國對芬太尼的需求如此高漲:

1. 鴉片止痛藥成癮人口眾
美國過去二十多年來,處方鴉片止痛藥廣泛使用,導致大量民眾成癮。許多病患因慢性疼痛或手術後長期依賴鴉片類藥物,成為芬太尼等強效合成鴉片的潛在使用者。

2. 處方管控嚴格,推動非法需求
隨著對處方藥濫用的管控趨嚴,患者轉向黑市尋求藥物。非法芬太尼因價格低廉、效力強,成為成癮者替代處方藥的首選,增加了市場需求。

3. 經濟及心理壓力推動濫用
經濟困境、失業、心理健康問題等社會因素,促使更多人轉向毒品尋求逃避或紓壓,芬太尼因此成為易取得且強效的選擇。

4. 芬太尼成本低廉,流通管道多
非法製造芬太尼成本遠低於其他鴉片類藥物,加上多樣化走私方式,使得芬太尼在街頭容易取得,促使需求持續增長。

5. 毒品混摻加劇成癮及過量風險
非法毒販常將芬太尼混入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中,提升毒品強度及依賴性,導致更多意外過量和死亡,反過來刺激更多人尋求這類產品。

芬太尼對美國社會造成了哪些危害?

芬太尼的致命威力讓美國街頭隨處可見悲劇上演。這些非法藥物劑量極不穩定,常含有遠超人體可承受的數十倍芬太尼,有時還混入其他強效毒品,導致使用者在毫不知情下迅速呼吸驟停,猝死成常態。以舊金山為例,2023 年就有超過 800 人因芬太尼過量死亡,這這座城市因藥物氾濫,成癮者的身影遊走在生死邊緣。

在這樣的背景下,街頭景象更顯駭人。成癮者常因藥效強烈而失去肢體控制,雙腿直立卻上身癱軟,呈現所謂的「芬太尼折疊」狀態,彷彿喪屍一般緩慢而呆滯的動作,是毒品對中樞神經強烈抑制的結果。

芬太尼從哪來?它是怎麼成為街頭毒品的?

芬太尼擁有一條高度隱密且分工精細的跨國供應鏈。中國是全球主要的芬太尼原料來源,雖然自 2019 年起已將多數芬太尼類藥物納入管控範圍並取締相關產業,但問題並未因此根除。

根據美國緝毒局(DEA)的調查,這些來自中國的原料往往流入墨西哥,由當地販毒組織——如西納羅亞販毒集團——接手。原料被運至美墨邊境的秘密實驗室後,進一步轉化並提煉成芬太尼,再偽裝成處方藥,或混入其他毒品走私入美。據估計,墨西哥的製毒實驗室每年能生產多達數噸的芬太尼,源源不絕地供應美國這個龐大的毒品市場。

除了墨西哥外,加拿大邊境也成為芬太尼的破口!當地執法機關發現,多個由犯罪組織控制的實驗室製造芬太尼,再偷渡至美國。部分成品甚至透過郵寄快遞等合法物流運輸,讓查緝更為困難。  

為什麼芬太尼總能躲過查緝?

除了製毒本身難以追蹤,芬太尼走私還常常採用分散運送的方式,透過郵寄包裹攜帶微量的芬太尼入境,讓執法機關很難一一攔截。這種「小批量、多頻次」的走私模式,大大增加了查緝難度。

更棘手的是,支撐這條供應鏈的背後,是一張龐大又複雜的洗錢網絡。常見手法是透過在美國的中國籍人士充當「中介」,將販毒所得拆分成多筆小額匯款,分散匯入中國銀行帳戶,以規避金融監管。資金往往再經由地下銀行(Hawala)或虛擬貨幣平台流轉,最終進入合法產業,完成「洗白」。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FR)指出,中國犯罪組織提供低成本洗錢服務,成為芬太尼販毒集團的金流樞紐。這條複雜供應鏈加劇美國的公共衛生危機,也成為美中外交與貿易的敏感焦點。

關稅能成為對抗芬太尼的武器嗎?

2024 年底,川普政府上任後,加強對芬太尼議題的力道,目的就是為了應對美國持續惡化的鴉片類藥物危機。2025 年 2 月,美國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商品課徵 25% 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 10%,直接點明這些措施是為了遏制芬太尼走私和非法移民問題。接著在 4 月,川普向世界各國推出了對等關稅政策後,更是針對中國的芬太尼問題額外課徵了 10% 的懲罰性關稅。

隨著各國關稅談判接近尾聲,7 月 10 日,美國宣布將對加拿大商品課徵高達 35% 的關稅,這稅率比 4 月提出的 25% 還高。川普直接點名說,原因包括加拿大未能有效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但同時也表示,如果加拿大願意配合打擊芬太尼,美方會考慮調整關稅。

芬太尼問題早就超越了公共衛生本身,它的衝擊從街頭蔓延到政策和經濟層面。當毒品走私和洗錢網絡牽動關稅和外交談判,這場原本屬於公共衛生的危機,也逐漸成為牽動國內外政策局勢的一環。眼下,美墨加中這四個國家該怎麼回應,將決定這場毒品戰爭的下一步走向。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葉禹辰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