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真實的虛擬世界?未來科技「Metaverse」長怎樣?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真實的虛擬世界?未來科技「Metaverse」長怎樣?

2021 年 2 月 19 日

 
展開

之前和朋友們討論過人造肉、代餐在中美之間的不同發展,我們聊到了對於 “ 替代 ” 這個理念的底層文化驅動造成的產品細微的區別。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少美國矽谷的朋友們已經在家辦公一年有餘。所謂的 “ 替代 ” 、 “ 場景轉換 ” 概念一次又一次在身邊發生,也催生了 Zoom 等企業的飛速發展。今天這篇文章就沿著這條思考的碎碎念,聊聊我認為未來網路最重要的創新方向 Metaverse。

Metaverse 在維基的解釋如下:

The Metaverse is a collective virtual shared space, created by the convergence of virtually enhanced physical reality and physically persistent virtual space, including the sum of all virtual worlds, augmented reality, and the Internet.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用高科技支持的 “ 真實 ” 虛擬世界。也就是我們在《駭客帝國》《盜夢空間》《阿凡達》中構想的虛擬世界。這一創新起源於西方,撇開技術不說,我認為也是一種文化發展的必然。

一、東方是消亡式的思維,西方是替代式的思維

我接受的觀點是:東方,以中國日本為代表,在接受變化的過程中,是一種更為貼近自然,天人合一的豁達觀念,沒了就沒了。我稱之為 “ 消亡式的思維 ” 。而西方在應對變化中,希望用物質或感官訊號來代替原有事實帶來的感官,是一種 “ 替代式的思維 ” 。

簡而言之就是東方的消亡美學與西方的替代主義。東西應對變化與未來底層思維的不同極大的影響了藝術表現、處事、生活的態度。中醫與西醫的手段,中西宗教的理解等等都可以小見大。

這個怎麼理解呢?大家都熟知滄海桑田的成語,麻姑已見東海三為桑田,三次又被淹沒,沒見到她要插手。在中國神仙的高度,這不過是一種閒聊與觀察。消亡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劉慈欣在《流浪地球》寫主人公所在流浪紀的未來,爸爸和幼兒園阿姨走了,媽媽點滴眼淚也沒有掉,因為地球人在未來已經不理解愛情這件事了。在中國人的科幻中,連愛情這麼重要的事,在未來都是可以消亡的。日本還因此發展出了一個詞叫做 “ 侘寂 ” 。基本就是沒法精裝修就住毛坯房的意思。

轉頭我們看西方文化,沒法精裝修的老外一定是要貼壁紙的。很多好萊塢電影都可見一斑,比如銀翼殺手裡面,未來世界主人公都已經混的背成那個樣子了,還要辛辛苦苦花錢去買一個AI的女友。這個女友只能在他家以 3D 投影的方式存在。而深愛他的AI女友,在生離死別要被刪除前,竟然找了一個應召女上門給男友,全程把自己的頭像投在這個應召女臉上。

我當時看到這一段是既震撼又很不理解的,想不通為什麼導演要讓這個AI搞這麼一齣戲,而所有的西方影評人也都津津樂道這一段。等我讀了《流浪地球》以後,把這兩者連在一起,我突然明白了這並不是兩國科幻人的區別,而是兩國底層思維的區別。在一個慾望無法滿足的時候,傳統的東方文化告訴我們接受消亡,莊子講: “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 。而西方文化會用盡一切方法來替代滿足相應的感官。偃師之流在中國就是幾千年的怪力亂神、奇技淫巧,而 Boston Dynamic 是西方文明之光。

這一情況也直接導致網路、 Metaverse 誕生在西方世界。最大的替代式思維,其實就是網路。很多朋友將網路定義為現世碳基世界在矽基世界的投射。用現在的話說,網路就是最初最大的 Metaverse ,雖然可能只是一個資訊交互的初級 Metaverse。

二、遊戲世界的顛覆,Metaverse的先行者

在網路這麼大的一個範疇中,有一個產業可能會率先讓更多人接受 Metaverse ,這就是遊戲產業。不討論打發時間的休閒遊戲。如果我們只看過去主流的單機遊戲,大多猶如電影動漫。有設定好的關卡與劇情( 80 後中風行的遊戲《仙劍奇俠傳》《魔獸》就是代表),需要一層自我認知與想像,玩家才能將自我投影假想於一個虛擬世界的主角之上,而這個虛擬的角色往往也是設計好的。

而玩家不滿足了,玩單機遊戲希望有不同的結局,網游、沙盒遊戲開放世界、捏臉換裝的風行,讓玩家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扮演一個具備更高自由度,更像自己的角色。就像 90 後的朋友們更多喜歡塞爾達,GTA,Spore,Minecraft。而在今天Roblox、動森等遊戲的盛行,VR、腦機(美國的Elon Musk和中國的陳天橋都在努力佈局的賽道)等技術的成熟,似乎已經宣誓,遊戲玩家已經不需要按照編劇的劇本生活,我們完全可以創造自己的世界。

而可以斷言,Metaverse的概念和技術將為在品類中摸索的遊戲產業帶來質的變化,在我看來傳統遊戲與Metaverse就像是電影和現世的區別一樣,這甚至是一個新的賽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 Roblox 的擴展閱讀)

近期 Clubhouse 的大火在中國引發了許多討論甚至罵戰。大家也爭前恐後的從產品、內容、疫情等角度去理解這個項目。那麼如果到這裡還不理解這個項目,我們可以把望遠鏡的拉開一些,我們看 Zoom 的成功,為什麼 Zoom 打倒了這麼多遠程會議的軟體?

我的回答是,Zoom 是對於線下開會場景完美複製上線上最成功的企業。說白了就是一個會議的 Metaverse。而 Clubhouse 同樣,如果你用場景的角度看,有人比其為大學教學樓、羅馬議事廣場、北京天橋練攤,什麼都有,但言而總之,就是一個線下聽覺場景的 Metaverse 化。

Metaverse 和我們過去說的 “ 線上化 ” 是兩碼事,所謂 “ 網路+ ” 浪潮帶來的 “ 線上化 ” 充其量只能算是很少一部分資訊流的線上化,大部分感官和行為還是需要線上下滿足。比如電商再線上,你買到的還是一個實際的物品,你需要拆快遞。而Metaverse現在已經在科技的帶領下,逐步開始佔領了視覺、聽覺不同的場景,等人類所有感官全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模擬的一刻,駭客帝國中虛擬吃牛排的體驗就能在 Metaverse 中真正實現。

三、流量的流向是沒有二元對立的

一位前輩給我講,在網路中沒有真正的二元對立。我覺得這句話說的特別好。而我們現在創投圈的討論往往容易陷入辯論式的二元對立中沒有盡頭。很多人在討論是否接受一個產品,是否接受虛擬世界這件事上也顯得相對激動,要有陰謀論、要站隊、要貼標籤。

用戶沒有好與壞高於低。大家給用戶插了很多標籤,什麼小鎮青年、海歸、東方西方、男女、LGBT。但是我們明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產品的思維碰撞早不是涇渭分明的一刀切了。每個人在世界上歸根到底都是打發光陰,並不是說讀書就比玩遊戲高尚多少,大家最終還是會用腳投票。

而 Metaverse 就這樣一點點的誕生,一點點的剝奪我們的感官,我們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並行的階段。每個人都會因此有許多身份,體驗許多的生活,我覺得這是人類的終極追求。在東西方不同思路的碰撞已久的今天,廣大接受過西式教育的新一代青年反而距離東方文化的內核更遠,我們對 VR、虛擬世界、網路更感興趣。在這裡,同樣我認為不存在二元對立,東方也並不是不講 Metaverse。

我記得手塚在漫畫《佛陀》中畫出了他對於極樂世界與涅槃的理解。那就是化為一個光環,與萬事萬物融為一體。這是忘記所有,歸於東方的Metaverse,這與暴雪(Activision, ATVI-US)公司對於宇宙高等智慧的理解上,也就是星級爭霸裡面的星靈神族完全一致:所有星靈的精神都與一個精神體 “ 卡拉 ” 相連,澤拉圖死亡時是歸於卡拉。從這裡看,佛陀的涅槃和星際的卡拉。似乎都是 Metaverse 的終極形態,而這麼一件事,這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