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全聯、全家零售通路巨獸跨入金融業,打造金融 生態圈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全聯、全家零售通路巨獸跨入金融業,打造金融 生態圈

2021 年 1 月 28 日

 
展開

2020 年 12 月,行政院會通過「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後,零售巨獸 全聯、全家 隨即申請電子支付執照,準備跨入金融界,打造更完整的 生態圈 ,嚇歪銀行業;然而,隨著「開放銀行」(Open Banking)發展,過去保護金融業的法規高牆已逐漸被削弱,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不再是金融業的專利。

不僅台灣,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取得巨大成功後,全球的金融業高牆逐漸被產業界敲開,隨著網路與數據科技發展,金融服務的提供,將漸漸不再由金融機構所獨佔。

像是東南亞叫車龍頭 Grab,也在 2018 年成立了「Grab 金融集團」(Grab Financial Group),為司機、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支付、貸款、保險和投資產品等金融服務,並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獲得由「韓華資產管理公司」(Hanwha Asset Management)領投的逾 3 億美元投資。

電子支付法規修改,會產生什麼樣的威力?

這次「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最大的關鍵在於:「開放跨機構轉帳」及「開放電支購買金融商品」。也就是說,未來「街口支付」與「Line Pay Money」的帳戶可以互相轉帳,也可以用來買基金、保險等金融商品,幾乎取代了一般消費者最常使用的金融服務。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重點
重點 1: 整合「電子支付」&「電子票證」
重點 2: 開放「跨機構轉帳」- 不同平台的電子支付間能互相轉帳
重點 3: 開放「購買金融商品」- 買基金、保險可用電子支付付款
重點 4: 開放「小額匯兌業務」- 可提供用戶買賣外幣
資料來源:行政院寰瀛法律事務所

過去的網路環境與商業行為,讓需要金融服務的消費者必須親自到銀行處理,銀行可以坐等客戶上門;如今消費型態已然改變,年輕族群有多久沒有踏進實體銀行,甚至沒有用 ATM 領錢了呢?隨著新科技應用不斷出現,消費者對便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不用說到實體分行的物理距離,現在連在手機中,登入各家行動銀行 APP 的心理距離都嫌太遠、太麻煩。

而全聯、全家這些「擁有千萬會員生態圈的巨獸」,將從最貼近消費者的場景,在最近的距離直接提供最需要的金融服務,那銀行還剩下什麼呢?

「零售、通訊、交通」三大領域巨頭,成為金融 生態圈 猛獸

從經濟體系的運作來看,人們金融活動的發生是依附在商業活動上的,而最貼近人的商業活動,不外乎就是:「零售、通訊、交通」三大領域。怎麼說呢?買東西不用說了,日常消費根本離不開零售通路;而現代人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與人聯繫的通訊和社群軟體,根本活不下去;此外,每天通勤上下班、外送、物流等等的交通活動更是城市的血液。

傳統銀行離客戶太遠,僅能掌握客戶資產狀況,若用戶有信用卡、貸款,還有機會獲取信用紀錄,而對於信用小白,銀行多半也沒轍,難以掌握客戶行為。但過去尚未數位化,實體通路多半也只有商品庫存數據,而沒有客戶數據來掌握用戶,那個時候,反而銀行還更了解消費者一點,金融業的保護牆仍還非常穩固。

隨著數位化發展,產業界開始獲取大量客戶資料,尤其「零售、通訊、交通」這些最貼近人們生活的服務,當消費者的黏度高,當然就能搜集到最巨量的數據,掌握消費者行為,也因而具備在最即時的場景提供金融服務的條件,當 5G、IoT、AI 越來越成熟,差距又會更明顯,這也讓在「零售、通訊、交通」領域中,已建立起龐大生態圈的巨頭,最具有跨入金融服務的威脅性。

所以,可以看到 淘寶的「支付寶」、蝦皮的「蝦皮支付」、全聯的「PX Pay」、全家的「My FamiPay」,Line 與 一卡通 合作的「Line Pay Money」,Grab 的「Grab 金融集團」,也都是從「零售、通訊、交通」產業跨入金融業的強力參賽者。

當銀行失去先天優勢,串連「場景金融」才能打造「金融生態圈」

過去金融業轉型為金控,是希望成為什麼都能賣的「金融百貨」,但傳統的「金融百貨」概念已經越來越行不通了,因為什麼都能賣已經是基本,若百貨在那邊,沒有人去逛也沒用。接下來的金融服務,在最貼近金融行為發生的各個「場景」中,客戶就已經無感地被截走了。

例如,消費者在電商或實體店面購買傢具,在消費者同意下,即可在結帳時當場透過商家與銀行資料的串連,立即提供消費者信貸額度,甚至當法規開放,商家還可能自行提供消費者貸款,並於後續自動扣款。信貸服務直接發生在客戶消費時的結帳情境,客戶根本不需要在銀行事先申請好貸款,也就是說,若沒有在「場景」當中逮到客戶,他就是別人的了,尤其是消費金融服務。

那麼,金融業若要服務更多客戶,「生態圈」內就不能只有金融業,勢必得與這些「場景」結合。而結合「場景」的方式,主要有 3 種方向:

  • 銀行即服務(BaaS,Banking as a Service):將金融服務融入合作夥伴的場景中。
  • 銀行即平台(BaaP,Banking as a Platform):將合作夥伴的服務整合到銀行的平台中。
  •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將銀行的客戶資料開放,使銀行服務化為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供第三方業者(TSP,Third-Party Service Providers)串連。

過去客戶的帳戶資料、金融數據,是銀行各自擁有的資產。而「開放銀行」讓銀行透過開放 API 的方式與 TSP 合作,共享數據資料,藉此串聯起更廣泛的服務。

當銀行的金融服務,轉化為一個一個的 API,銀行便能從「一處實體場所」變成「一種金融行為」,然後應用在各個「場景」,嵌入消費者的生活之中,形成「場景金融」(Financial Scene),讓銀行服務無所不在。

而消費者進入「場景」的路徑,可簡單分成 2 種路線:

  • 商家主導的生態圈:消費者明確知道自己要買「哪一個」商品,在商家找到所需的商品後,再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服務。例如:消費者在汽車商場找到要購買的汽車,再直接串連向銀行申請車貸。此時便是 BaaS 能發揮作用的服務路徑。
  • 銀行主導的生態圈:當消費者知道要買「哪一類」商品,卻不知道自己能負擔得起「哪一個」,於是先在金融機構了解自己的購買力,再向商家購買能負擔的商品。例如:消費者先從銀行服務知道自己的車貸額度,再直接媒合適合的汽車品牌與車款,完成一站式購車流程。此時則是 BaaP 發揮作用的服務路徑。

當銀行能將金融服務融入及整合到零售、交通、通訊、房地產…等各種不同領域的「場景」,將各種「場景金融」串連起來,便有機會能夠形成龐大的「金融生態圈」(Financial Ecosystem)。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