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川普如何終結流浪?理性與道德的兩難!社會安全概念股受惠?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川普如何終結流浪?理性與道德的兩難!社會安全概念股受惠?

最近更新時間: 04 August, 2025

 
展開

有去過美國或是看過美國影視作品的人大概都看過這種畫面,繁榮都市下某些社區的街道非常髒亂不堪,充滿帳棚以及四處遊蕩的流浪漢。有的人會好奇美國不是社會福利制度很好的國家嗎?怎還會有那麼多無家可歸的人在街上睡覺?這個問題背後的牽涉的原因非常複雜,然而現在要被人用簡單的方式給解決了。

出手準備解決問題的人,叫川普。 

如何終結流浪?

2025 年 7 月 24 日,川普總統簽署名為終結流浪與恢復秩序(Ending Vagrancy and Restoring Order) 的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推動全國清除無家可歸者露宿營地。重點包括聯邦允許地方政府強制將流浪者送往康復與治療機構(即使流浪漢賴在地上不同意),另外司法部長具權力否定過去法院判決,重新規範處理方式(推翻記錄重新制定遊戲規則)。

可以說 2025 年 7 月下旬當各大媒體仍沉浸於關稅、AI 政策與中東局勢的混亂報導時,川普又一次對外加強了中央權力,這顆政治與人權領域的震撼彈直接授權聯邦政府強化全國範圍內的流浪者管理政策。普通民眾可能對這項命令印象模糊,只知道這是要「清除露宿營地」,叫那些在公園搭帳篷的人回家睡覺而已嘛…美化市容不好嗎?但對於公共政策、社福體系與美股投資有所關心的人來說,這可不只是掃街那麼簡單,因為它不只是一次行政手段的改變,更象徵著川普式強權治理的全面回歸。

這份行政命令賦予司法部長權力重新解釋、甚至否定過往相關法院判例,等於是對既有「流浪權」、「公共空間使用權」的一次大反攻。這份命令旨在「恢復市容秩序」、「保障市民安全」、「杜絕犯罪溫床」,特別針對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等民主黨藍色城市(直接打擊驢黨票倉)中流浪者問題嚴重之地。

從命令內容來看,其政策佔據道德制高點,基調高度集中於重建地方政府執法權,也就是恢復強制驅逐能力,以前不是都講人權說我們警察不能趕人嗎?抱歉總統大人說以後不玩這套了。另外強調優先以精神衛生、戒毒等名義介入流浪者群體,反對「庇護即權利」的自由派司法解釋,以後不讓人呼完麻後在路上唱rap了。

川普將此行政命令定義為「讓美國城市再度乾淨、安全、值得驕傲的第一步」,這與他的競選口號和強人政治風格高度一致,讓美國再次偉大,乾淨又強大,也獲得保守派選民與部分都市居民的支持。支持者認為,流浪漢除了市容問題,也帶來治安風險、毒品交易與公共衛生隱患,許多藥頭與毒蟲就喜歡利用這些治安死角進行毒品買賣,一個不爽三不五時再開開槍放鞭炮是家常便飯。政府強制將流浪者送往設施安置,能有效恢復城市秩序、保障通勤與觀光環境,並藉此提供精神衛生或戒癮治療機會,是有責任的強制性人道措施。某些保守派媒體甚至將這項命令稱為「解放公園法案」。

然而反方則強烈批評,這就是對貧窮者的刑事化處理,將社福與住房危機推向懲罰邏輯。請問高房價買不起房租不起房沒地方住是老百姓的錯嗎?美國城市長年住房負擔沉重,聯邦與地方在社會住宅、心理健康支出上投資不足,而如今卻扯著「恢復秩序」的大旗進行驅逐與強制收容,違背聯邦憲法保障的自由權利與過往法院保障的「露宿者非罪化原則」。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與部分民主黨州長已揚言將對該命令提出法律挑戰,認為川普藐視人權,預計將在聯邦法院掀起新一輪人權 vs 法治的辯論。

有哪些投資機會?

雖然這是一項社會治理命令,但市場已經開始思考誰可能受益。根據命令細節,聯邦政府將提供經費補助給願意執行該命令的城市,包括新建庇護中心、心理健康醫療設施、訓練執法人員與擴編治療人員等。這些預算挹注將直接帶動如下產業:

  1. 私營庇護所與醫療集團(精神衛生、戒癮設施營運商)
  2. 警用裝備、城市監控、門禁技術商(如NSSC、BRC)
  3. 法律顧問、政策諮詢公司(承包市政合規評估與爭議處理)

此外,過往川普主推移民管制與監獄私營化,帶動 CXW、GEO 等監獄概念股上漲,本命令若最終延伸為「違法露宿拘留」,這些企業可能再次受益,就美國的情況而言,清除流浪漢營地必然發生衝突,摩擦過程引發條子跟民眾擦槍走火或是暴力反抗是可預見的景象,這也等於是又給監獄商打了一發助攻,事實上光是川普宣布《終結流浪與恢復秩序》這項行政命令後,GEO 的股價有如注入一劑強心針,當日強勢上漲了約 6%,可見得資本的預判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技術執行層面與道德層面

單就技術執行層面而言,這項命令讓地方得以整合資源、集中處置,而非任由帳篷城市蔓延。對部分居民與商家來說,這確實有助於感受城市重新被治理,起碼政府終於不是對一排排遊民營地視而不見了。然而制度背後的良心則需拷問,當政府用推土機清理街頭時,是否也推平了這些人求助無門的吶喊?這不單只是一份純粹的行政命令,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美國社會對貧窮者能否存在於公共空間的態度。窮人就該死?窮人就該被東踢西趕?最終或許市容真的會改善,可是更深一層的制度裂縫與階級冷酷又會是人們需要重新思考的議題。

除了道德層面外,強制驅趕的性質可能與聯邦保障自由權相抵,法律觀點會被質疑是否違憲,如果法院已否定強制驅離判決,如何處理聯邦命令與州法院衝突尚未明朗。川普這個策略看似迅速有力,但亦忽視民權保障與心理社福層面的複雜性,若未備足治療設施、精神醫療服務,可能適得其反造成制度崩潰或社會反彈。

雖然受到爭議,川普在國內的民意支持度反而得到提升,因為他提出的這些政策都是許多政治人物不想解決的問題,畢竟誰都不想扮黑臉得罪老百姓,川普敢提出,也敢執行,也敢跟阻礙他執行的人對著幹。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會被罵,因為根本不會犯錯,常常被罵的恰好說明了就是有在做事,盡管這件事不知道到底有害還是有益。

結論

《終結流浪與恢復秩序》行政命令是川普式強人政治的又一代表作,短期內可有效遏止無序露宿、改善美國市容、安撫焦慮的中產階級,鞏固自己的支持者,但長期是否能真正解決美國住房與貧窮結構性問題,仍然是個大問號。若未能搭配住房改革與福利支出結構調整,這項命令很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但川普會提出住房改革與福利支出的相關政策嗎?若提出的話錢從哪來?繼續擴大美債上限嗎?這些都是衍生問題。

不過從投資角度來說,與庇護設施、安保技術、監獄與警政承包相關企業則可視為新一波「社會安全治理概念股」的風口,對美股投資人來說,川皇的鐵拳雖冷,但華爾街資本市場永遠能溫暖荷包溫度,預計未來三年,川普會有更多針對非法移民以及社會底層的行動,不住在美國的投資人無須批判這些政策在人權與法治層面上孰對孰錯,但可以看準這個趨勢找到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