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火熱的新聞除了台灣又多了多少逃兵藝人、大谷翔平在季後賽又是幾 K 加幾全壘打大殺四方、英偉達市值突破五兆美金外,美國總統懂王川普訪問亞洲行可謂賺足媒體版面,首站馬來西亞後將會前往日本及韓國,會談重點將放在關稅、貿易還有國防問題上。其中的日本站引起了不少人關注,因為在談判桌上與川普談笑風生確立鐵桿盟友關係的人正是近期剛當選不久,日本有史以來第一位女首相:高市早苗。
東瀛鐵娘子-高市早苗是誰?
高市早苗何許人也?她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安倍晉三的得意門生,可以把她想像成是日本政壇版的鐵血女上司+科技控+保守派考官,一個敢頂著輿論壓力堅持參拜靖國神社的女人,安倍遇刺過世後繼承其遺志,政治定位上她在國防問題主張採取強硬態度,對內支持修改日本憲法、增強日本自衛隊實力、提升國防預算,對外則對中國、對北韓立場強硬,支持深化美日軍事同盟,與相對親中的石破茂完全南轅北轍。經濟上她力挺科技走向自主供應鏈、能源安全,屬於投資未來型政策,她的政壇崛起象徵日本右派政治勢力再度抬頭。
這邊就得重點提一下為何日本右派勢力希望修改憲法,日本長期以來受《日本國憲法第九條》(又稱《和平憲法》)所限制,該條款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與不承認交戰權。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敗給了美國鬼畜般的戰爭工業實力還有那兩顆震碎當時全世界三觀的原子彈,在無盡的鋼鐵洪流還有蘑菇雲面前神風特攻隊之魂也得跪下稱臣。
二戰打完後盟軍歐洲總指揮艾森豪將軍在歐洲當老大,而太平洋這頭則是麥克阿瑟在日本當老大,麥帥接管日本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解除這個國家的武裝同時推行民主,於是他請了幾個美國年輕的知識份子起草了新的日本憲法,憲法草案明確規定日本永久放棄戰爭的發動權,這個條文就是後來的日本憲法第九條,直到現在都是日本國內爭論不休的問題。據說當年日本政界有不少人向美國抗議這部憲法,但美方代表只輕描淡寫回了一句:「難不成你們想再吃第三顆原子彈?」大家就閉嘴了。
從此日本憲法成為了戰爭緊箍咒,將日本驍勇善戰的武士道精神牢牢關在島上,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日本自衛隊,而非日本軍隊,兩者本質上仍有差異。而現在隨著國際地緣政治日漸緊張,在東北亞日本要面對俄羅斯、北韓以及中國三方威脅,南韓雖然同為美方盟友但因為歷史恩怨長期敵視日本,日本國內的強硬右派如高市就希望推動修憲來解除封印,然而最後願不願意讓日本重新撿起武士刀,還是得看美國老大哥的臉色。
美日聯盟會談重點
川普與高市早苗這次的會談有幾個重點,第一是強化美日防務聯盟,特別是海軍基地、航母動向、印太部署。美軍在日本擁有 113 個軍事基地,數量僅次於德國,駐軍超過五萬人,海陸空三軍外加海軍陸戰隊應有盡有,其中有大量基地分布在沖繩一帶,日本的嘉手納基地以及橫須賀港更是美國重要的空軍基地以及海軍軍港,能提供補給、維修、啟航等功能。
戰爭開打美軍指揮官可調動日本自衛隊在內的一切日本力量協助美軍作戰,可以說真要是遇到戰時,日本會是美軍在亞太輻射軍事力量的重點跳板,而日本也將提高國防開支,預計提高到 GDP 的 2%,所以此番川普與高市的良好互動強化了這種軍事同盟的關係。
會談的第二重點是經濟與技術上的合作,特別是稀土,稀土是目前中美競爭下中方為數不多能掐住美國脖子的牌,而川普正試圖透過多方協調要走出這條死巷子,沒有稀土,再先進再強大的武器裝備也難有用武之地,日美簽署稀土與技術協定目的在希望日本能協助開採並提煉更多的稀土資源,保障稀土與關鍵礦物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供應依賴。
最後則是投資與貿易交換,高市早苗政府願意對美國提出大規模投資承諾,作為回應美國對其盟友的經濟要求,東京承諾提供 5,500 億美元的美國戰略投資、貸款和擔保,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以換取相對溫和的關稅政策
過去美日同盟多被定位為「防禦美國基地在日」+「日本依附式安保」,但這一次,雙方似乎在往互惠與主動部署的方向走。日本主動加速國防支出,積極推動修憲是從被動防禦變主動防守,另外美國願意在日本—美國技術鏈、稀土採購、核能合作上投入更多,反映其對印太布局的重視,高市與川普之間的互動,也顯示出領導人個人關係在外交裡比以往更被放大。身為投資人,在這場會面後有幾個方向可以關注相關公司是否有投資機會:
軍工與國防產業鏈
日本國防支出提升意味裝備採購加速,日益攀升的軍事需求將給日本國內防務產業(如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以及美國軍火商(洛馬、雷神、諾格)大量訂單,如果美日簽訂海軍合作、航母維修,新艦建造協定,那麼造船、修理、軍需供應鏈可能受惠,事實上日本目前是全亞洲擁有 F-35 戰鬥機數量最多的國家,未來自衛隊引進更多美系裝備將是趨勢。
稀土與關鍵技術供應鏈
日美簽署稀土合作協定,預示稀土與高科技原料將成戰略物資,這對從事稀土開採、精煉、再製造的商社是利多,如三菱商事日本株式會社的稀有金屬事業部負責提供稀土商品,三井金屬工業公司的稀有材料事業部則提供稀土的深加工產品。
日美經貿轉向與日圓/日股影響
日本政府若推出大規模刺激以及外資引進,可能將提振日股,亦可能推動日圓短期升值。此外,美國向日本要求更大投資回流,美國某些產業亦可能受益。
結論
雖說上述看似不少投資利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投資風險,日本若將增加國防支出與經濟刺激聯動,但財政壓力與公共債務債台高築,可能導致執行力較弱,不如預期的話可能讓市場反應冷淡。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國、北韓、俄羅斯在東亞的反應也是一個風險考量,若北京跟平壤對日本加強軍備反彈,可能導致地緣政治緊張升級,增加風險溢價,畢竟平日裡抗日神劇也沒少拍,中國民間對日本的態度向來素無好感,媒體拿日本政府這些動作做文章鼓動排日情緒並非難事,金小胖三不五時試射個導彈也已成家常便飯。
1980 年代,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與美國雷根總統聯手幫助西方陣營最終贏得了與蘇聯的冷戰,而今 2025 年似曾相識的畫面,一個海權國家的政治女強人搭配一個共和黨總統,背景從美蘇大國冷戰轉為中美博奕較量,日版鐵娘子高市早苗首相將與川普聯手合力應對中美之間的競爭,歷史是否重演還是走向不一樣的結局,留待時間證明一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