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個章節提到道氏理論 ,道氏為技術分析的基礎始祖,提出的六大論點值得我們借鑒學習,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波浪理論,則是道氏理論的延伸。
我們通常對於道氏理論的理解,在於對市場趨勢做了理論上的解釋。而波浪理論則是針對趨勢做了實際的價格趨勢分析。更準確的講法,可以把道式理論比擬為教科書,波浪理論則是實際的實戰理論。就像看了遊戲的攻略後,我們還是要實際上場演練一次才知道對吧!
市場上流行一句話:「道氏理論告訴你什麼是大海,而波浪理論則是教你如何在海上衝浪!」就是這個意思。
學了理論之後,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實戰!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波浪理論吧!
波浪理論發行
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於1934年發明了波浪理論,而在當時艾略特正與投資顧問公司擔任股市通訊編輯的查爾斯·J·柯林斯(CharlesJ·Collins )建立了聯繫。當時艾略特熱情地告訴柯林斯自己的發現,但是柯林斯並沒有給予艾略特太過正面的肯定。
不過艾略特並未放棄波浪理論!一直到了1938年,柯林斯終於被他深深地說服並且認同了,於是幫助他開始了他的華爾街生涯,並且同意為他出版《波浪理論》(The Ware Principle ),波浪理論就此問世啦!
波浪理論基本理論:不論趨勢大小股價有『五波上升、三波下降』的規律
在五波上升波當中,又可以再細分為三個上漲波,兩個回檔波
在三波下降波當中,又可以再細分為a,b,c 波
波浪理論四大基礎
- 價格的上漲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
- 上漲浪和回檔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上漲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來表示,回檔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 在八個波浪(五上漲三回檔)結束之後,一個完整的波浪就完成了,股價走勢將進入下一個波浪的循環;
- 時間的長短並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
波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小,但其基本型態永恆不變。
波浪解析
參考資料:股感Stockfeel
【上升趨勢 5波浪】
第①波(上漲波): 5浪中行情最短,空頭市場的下跌力道尚未消耗怠盡,同時這時候買方的力量並不強勁,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因此行情震盪劇烈。
第②波(回檔波):通常下跌幅度較大,可能吞噬第①波漲幅,當價格在此浪中跌至接近第1浪起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來到前低應該要止跌了吧!),因此拋售股票的壓力逐漸衰竭,而成交量也逐漸縮小,第2浪的調整才會宣告結束。
第③波(上漲波): 通常是最大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與幅度,經常是最長的。投資人在此階段信心漸漸恢復而且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技術分析中所謂的『突破訊號』,這段行情走勢非常激烈,通常這邊是很多投資人進場的位置。
第④波(回檔波): 行情大幅漲升後的調整,通常以較複雜的型態出現,第④浪的底部不會低於第①浪的頂點。
第⑤波(上漲波): 漲勢通常會小於第③浪,且經常出現上漲失敗的情況,上漲力度稍弱一些,但市場情緒卻相當「異常地」樂觀而因此有了『邪惡第五波』的稱號。常常可以聽到某些分析師的”上看幾萬點” ,反轉型態在此成型。(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啊!)
參考資料:股感Stockfeel
【下降趨勢 3波浪】
第a波:這邊通常是下跌循環的開始,但此時大多數投資者認為上漲行情尚未逆轉,現階段僅為一個暫時的回檔現象,若市場氣氛依然樂觀,將會出現橫盤震蕩整理。
第b波:b浪是對a浪的反彈,關鍵點會是「成交量」,通常這邊的成交樣不大,代表市場追價力道不足。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波。但由於大多數投資者都會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的開端,因而B浪常形成所謂的「多頭陷阱」。股價好像要再度起漲。但其實行情早已經轉空,這時候如果搭配籌碼分析來看,會發現法人也多半站在賣方,許多投資者在此慘遭套牢。
第c波:這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波,也是主要的下跌趨勢段。跌勢較為強勁,跌幅較大而且持續的時間較久,通常這邊會出現的是法人全面棄守的下跌。
參考資料:股感Stockfeel
艾略特的波浪理論,由道氏理論延伸而來。波浪理論將股市分為五個上漲波以及三個回檔波,針對每一個波都有清晰的解釋以及思維,搭配價量關係,可以洞察投資市場目前的動態,投資人可以藉由艾略特的論點,把技術應用於股市分析當中,快速判斷其價格趨勢,避免做出錯誤的趨勢操作喔!
這一集內容介紹波浪理論,五波上漲浪以及三波下跌浪!是投資人掌握股市脈動的好工具。你學會波浪理論了嗎?下一篇內容我們要介紹的是均線交易系統:葛蘭碧八大法則!你是個喜歡用均線交易的投資人嗎?你知道怎麼過均線建構交易系統嗎?
一起來學習下一個知識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