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解完損益表後,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是資產負債表的資訊。從資產負債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家公司有多少資本投資在企業中,同時也揭露其營運資本狀況及資本結構的詳細資料。
資產負債表中,有三大名詞讀者一定要知道:
帳面價值
也稱為「資產價值」,屬於股東的資產價值。普通股的每股帳面價值計算如下:(所有資產-所有負債)/ 流通在外普通股數。
然而讀者必須知道的是,現在許多帳面價值都不見得真實且有意義,這原因來自於報表中的固定資產通常與真實成本毫無關係。但葛拉漢卻依舊認為在擁有一家企業的股份之前,至少要看看這家公司的帳面價值,明白自己實際上換來多少資產,畢竟在遠低於資產價值的價格購買股票,通常都遠遠比已大幅溢價購買更來得有利。
流動資產價值
是清算價值的一個大略指標。雖無法從資產負債表中,準確算出一家公司的清算價值是多少,但也可以算出大概的數值。
所謂清算價值指的是,公司的擁有者放棄經營時能從中得到的資金,也就是將整個企業或是部分企業出售給別人。而在評估清算價值時,投資人必須知道的第一守則是:負債總是確定的,沒有人會多報負債,然而資產的真實價值卻不一定是真的。因此,投資人在評估時,須根據不同性質的資產以不同的比率去做計算。舉例來說:零售分期付款以 50 %的比率做計算;應收帳款則是 80 %的比率。
這項指標的意義在哪呢?葛拉漢提出一項基本原理:“ 如果一支普通股售價長期低於其清算價值,不是價格太低,就是公司該進行清算了。”
試想,若一家公司繼續經營的價值比清算還來得低,那麼它不該清算嗎?若此公司繼續經營更有利可圖,那其股價不該高於清算價值嗎?當然,這類企業並非完全沒有救,甚至很有可能讓購買這些股票的投資人有獲利的機會。要翻轉此現象,公司經營者需改進經營策略、出售或合併公司,甚至因整個產業的改善,都可以讓其股價再次高於清算價值。因此,投資人應盡可能地去辨別,並排除那些流動資產快速流失且無停止跡象的股票。
約當現金
此概念與現金不同,這裡指的是以現金替代物形式持有的資產,像是定期存單、通知放款等,易變現之資產。
最後,再次提醒投資人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性。透過資產負債表,投資人可以判斷企業是否擁有足夠的現金及即將到期的債務,舉例來說:有一家公司經營不佳,若剛好有一批大量的債券須在短時間內償還,那很明顯就會造成嚴重的財務問題。仔細研讀並與其他報表進行雙重認證,會更清楚公司目前真實的狀況為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