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如果沒有查理・蒙格 巴菲特還會是巴菲特嗎?
作者 雪球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如果沒有查理・蒙格 巴菲特還會是巴菲特嗎?

2016 年 8 月 29 日

 
展開

在巴菲特(Warren Buffett)股東大會的發言台上,巴菲特的左手邊,始終坐著一位滿頭銀髮、精神矍鑠的老人,他就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 BRK.A-US)的副主席,更是巴菲特的黃金搭檔,素有“幕後智囊”和“最後的秘密武器”之稱。按照巴菲特的長子Howard Buffett的話,“我父親只是我所知道‘第二聰明的人’,查理・蒙格才是最有智慧的。”

股神巴菲特自然永遠是股東、粉絲、媒體的焦點。然而,當巴菲特被世人追逐時,查理・蒙格卻並不那麼出名。但他的投資智慧,就連巴菲特也極為佩服。巴菲特曾這樣形容查理・蒙格帶給他的助益:“查理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就連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認為:“如果沒有蒙格的輔佐,巴菲特恐怕很難做得這麼好!”

當然,世間從來沒有“如果”二字。不可否認的是,這兩位投資大師一起共事的將近40年裡,波克夏的股價,已從19美元一路漲至現在的21萬6975美元。

早年歷經艱難的查理・蒙格

然而,在投資場上叱吒風雲的查理・蒙格,個人生活卻歷經艱難,甚至可以說是淒慘。 22歲時草率結婚,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 29歲離婚時,蒙格開著自己刷漆的車,窮困潦倒。離婚不久,他7歲的兒子又因身患白血病而不幸夭折。蒙格的朋友描述那時的情景:“他的兒子正躺在病床上慢慢死去,他走進去抱了兒子一會兒,然後跑到外面沿著街道邊走邊哭。” 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和之後的股市大跌,更是讓蒙格管理的投資公司損失過半。而正當他成為波克夏公司副主席、準備大展身手時,卻因為白內障手術併發症導致左眼完全失明。

但是,蒙格並沒有被接踵而來的苦難和不幸擊倒,他樂觀地面對一切,並且甘做巴菲特幕後的英雄。

成為幕後英雄的查理・蒙格

美國股市在上世紀70年代陷入狂熱,蒙格和巴菲特在這一時期的做法卻則大相徑庭:巴菲特在自己的股票還在上漲的情況下,忍痛解散了全部合夥公司,逃脫了那場全球股災。而蒙格的公司卻沒能倖免,1973年到1974年,連續兩年的虧損,吃掉了公司在之前的10年裡多半的盈利。所幸的是蒙格頂住了壓力,堅持持股不動,終於在第三年迎來75%的盈利反彈。

看著自己的財富坐了趟“過山車”之後,蒙格意識到自己沒有必要再單打獨鬥。於是,他在1975年清算了自己的合夥公司,將資金投入到了巴菲特的公司中。之後,兩人一起收購了喜詩糖果(See’s Candies),購買了聯合棉花商店、伊利諾伊國民銀行,並創立了新美國基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蹟。

查理・蒙格能和巴菲特成為黃金搭檔,也許有著命中註定的緣分。實際上,他們兩個人還是“老鄉”,都出生在奧馬哈市的一個小鎮,並且僅僅相隔幾個街區。但開始成為巴菲特的左膀右臂之時,查理蒙格已經51歲了,當時巴菲特的良師益友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從投資界退休,巴菲特因葛拉漢對投資問題興趣漸淡而倍感失落,正需要另一位可徵詢意見的人。也許是因為蒙格誠實、務實、好奇心強卻又不受傳統思維的束縛的思維方式,與葛拉漢非常相似,因此,立刻引起了巴菲特的注意。

巴菲特眼中的查理・蒙格

處女座的巴菲特和摩羯座的蒙格,在工作上簡直是天作之和。一個善於抓細節,一個善於做統籌。但巴菲特看重蒙格的,絕不僅僅是他的投資智慧,更多的是蒙格的人格特質。

巴菲特曾經這樣評價最理想的合夥人,“首先,要找比你更聰明、更有智慧的人。找到他之後,請他別炫耀他比你高明;其次,在你犯下損失慘重的錯誤時,他既不會事後諸葛亮,也不會生你的氣;同時,還應該是個慷慨大方的人,會投入自己的錢並努力為你工作而不計報酬。最後,這位夥伴還會在慢慢長路上結伴同遊時能不斷地給你帶來快樂”。

在當時看來,蒙格恰恰是符合巴菲特這些特殊要求的唯一一個人。從兩人最初合作,到後來一起經營波克夏,他們之間從未提過要求,也從沒將合作條件列成書面合約,所憑的,全都是相互之間的絕對信任。

查理・蒙格怎樣得到赫赫戰功?

雖然一直甘居幕後,但無論是作為人生導師還是投資夥伴,查理・蒙格對巴菲特的影響都是相當巨大的。在投資人的眼中,蒙格一直是“站在巴菲特身後的巨人”。

蒙格對巴菲特最大的影響,當屬對其投資理念的更新與改造。在與巴菲特並肩合作的40年間,二人聯手創造了將波克夏公司的市值,一路推升到1800億美元的商業神話。本文會為您講述查理・蒙格的投資人生。

在今年波克夏股東大會的最後,當一位投資者問到,兩位老先生的幽默感是從何而來的?查理・蒙格是這樣說的:如果你認真地觀察這個世界,你就會發現世界中充滿了荒謬,你自然就產生幽默感了。

從只買“便宜貨”到買優質企業

收購藍籌印花公司,可以看作是蒙格與巴菲特合作的第一件“戰利品”。 1970年,加州數十家小型零售商,以壟斷市場的名義,將藍籌印花公司聯名告上法庭,最終的裁決結果,就是藍籌印花公司不得不出售其55%股份。看準了時機的蒙格為了當面力勸巴菲特收購藍籌印花公司,甚至不惜連夜趕回奧馬哈。最終,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和蒙格的公司分別收購了藍籌印花45%和8%的股份。算下來,兩人在這場收購中所斥資金僅僅為4000萬美元,但短短3年之後,這筆投資已經膨脹到了10億美元,足足翻了25倍。

與很多其他的合夥人不同,這兩位合作了40多年的人卻能互相影響,蒙格對巴菲特影響最大的,應當是對其投資理念的更新與改造。

作為巴菲特的老師、投資學鼻祖葛拉漢歷來主張只投資“廉價股”,而且也一直被巴菲特視為“聖經”,並在早年低價收購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AXP-US)和《華盛頓郵報》等公司的交易中賺到大錢。但是,蒙格認為,目前類似葛拉漢標準的“廉價股”基本消失了,一家價格公平的偉大企業好於價格高高在上的好企業。對於蒙格倡導的與老師完全背道而馳的投資理念,巴菲特作出了肯定的評價,也是在蒙格的敦促下,巴菲特從只買“便宜貨”的老路邁向買優質企業的新途。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波克夏從1980年開始對可口可樂(Coca-Cola, KO-US)股票的持續買入,當時的可口可樂已是一家成熟的高市值公司,在蒙格的建議下,巴菲特分3次以“高價”重倉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而且時至今日依舊持有,到今天,這些股票的增值已超過150億美元。

“不投資比亞迪就會錯過一個比爾蓋茲”

查理蒙格對投資標的的另一個原則,是注重公司管理者的素質。與葛拉漢的做法不同,查理蒙格則認為,如果一家公司的領導層是一群有抱負、善管理的人,那麼這樣的公司一定能獲得光明的前景。

收購比亞迪就是蒙格的主意。起初,蒙格通過一個朋友偶然認識了比亞迪總裁王傳福,通過接觸,蒙格在他身上看到了“愛迪生和傑克・韋爾奇的影子”。激動不已的蒙格隨即將比亞迪介紹給了巴菲特,並聲稱,“不投資比亞迪,你將會錯過一個比爾・蓋茲”。最終,在蒙格的三次力勸下,巴菲特打破自己“不碰科技型公司”的原則。現實也沒有辜負蒙格,比亞迪現在的股價已經是巴菲特當年收購時的9倍。

正是因為蒙格在投資前對於管理者的嚴格挑選,波克夏公司才極少插手投資和收購對象的日常經營,然而他們的表現卻依舊完美。

一則有關於查理・蒙格的趣聞被人們廣為傳播。據說,每次在波克夏的股東大會上,當巴菲特回答完投資者的問題後,都會轉向蒙格問道:“查理,你覺得呢?”而蒙格總會面無表情地回答:“我沒什麼要補充的。”有一年特別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甚至讓人用硬紙板做了一個假的蒙格,然後讓人播放他的這句錄音。

查理・蒙格一生堅持的三個方法論

當然,蒙格的智慧顯然不是這簡單的一句話能夠概括的。蒙格一生始終堅持的三個方法論引領他走向了成功:

首先,是學會利用“反向思維”。不同於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而蒙格最關心的,卻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大部分人都失敗了。在蒙格看來,你要先去考慮哪些東西會讓你想做的事情失敗,然後才能想辦法避免失敗的發生。

其次,是要有“多元思維模式”。查理・蒙格提倡要了解盡可能多的學科,並把這些知識貫穿在一個思想框架中,在此基礎上形成所謂的“普世智慧”,並以此為利器去研究商業投資領域的重要問題。

最後一點,是專注和看重機會。查理蒙格覺得,機會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要擁有極度的耐心和決心,當機會有利,並且自己有十分把握時,就應該狠狠地下注!

這樣看來,查理蒙格的方法論其實很簡單,甚至可以說工具性很強。他所有方法論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讓糟糕的決策和糟糕的結果發生,自然那些美好的事物就會隨之而來。

結語

這就是查理・蒙格。他用超凡的洞察與睿智,讓巴菲特的財富帝國熠熠生輝,更用幽默與從容的態度,讓所有的投資者看到,成功的投資只是小心謀劃、專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產品。生活不僅僅是精明地​​積累財富,毫不妥協的耐性、自律、自控,這些才是偉大投資者應該具有的光輝品質。

雪球》授權轉載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