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貨

基金實務

投資策略

理財規劃

商業策略

宏觀經濟

驚世語錄

另類投資
英國油田,正在枯竭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英國油田,正在枯竭

最近更新時間: 09 October, 2020

 
展開

著名的歐洲北海油田是英國掌控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的基石,也是缺油的西歐國家發展經濟與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能源保障。通過對北海油田的開採,英國與挪威等國發展起的石油工業也曾走在世界前列。

然而,在歷經多年的油氣開採後,北海油田這一昔日歐洲能源的心臟正面臨逐漸枯竭的命運。

海上油田開採的技術門檻高,但對於歐洲發達國家恰好是強項

超級油田的誕生

地處設得蘭群島、大不列顛島、荷蘭低地、日的蘭半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端之間的北海,是總面積約 57.5 萬平方千米的超級油田所在地。如果不是 1969 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孤注一擲打完最後一口井,這一超級油田的命運也許永遠都只能埋藏在不為人知的深海之下。

在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貧油國」的帽子一直是困擾西歐國家最大的能源問題。雖然離西歐最近的蘇聯是產油大國,但在冷戰的背景下,意識形態對立與國家安全的擔憂使得歐洲無法從蘇聯進口石油。為了發展經濟,「貧油」的西歐國家紛紛開始了石油爭奪戰。英國加強控制中東,荷蘭努力維持在印尼的特殊地位,法國則在法屬圭亞那(法國在南美洲的海外領地)挖井找油,並大力擴展石油進口渠道。

然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興起的民族解放運動衝擊下,西歐「宗主國」的影響力不復往日。中東的能源大戶們不僅不再聽從號召,反而聯合起來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為應對石油短缺的嚴峻問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未曾大規模開發的北海。

但是,由於周圍陸地均為基岩出露,加上海洋條件惡劣,此時的北海長期無人問津。而且從石油開采的角度來看,海底地形複雜且海上氣候惡劣的北海,實在不是一個進行勘探的好地方。為了能夠在短期內開採到石油,英國放開了北海油田的勘探權,並最先將本國在北海三分之一的海域劃分為 960 個區塊(每個區塊約 259 平方千米),用招標的方式向全球的石油開發企業發放勘探許可證。

令英國政府苦惱的是,即使英國在石油勘探權做出了巨大的讓步,當時全球的主要石油企業卻依舊對此不感興趣。等到招標結束後,仍然有 60 %的海域無人問津。不僅如此,在英國放開勘探權後,幾十家參與投標的石油企業公司沒能打出一口可以投產的油井,紛紛陷入了虧損的境地。由於連續幾年都開採不到石油,「北海無油論」開始在歐洲擴散,挑動著各方敏感的神經。

直到 1969 年 12 月,勘探了 3 年,花了 3000 多萬美元的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再也承擔不起北海油田的勘探虧損了。於是公司管理層決定,打完最後一口井就放棄北海「收兵回營」。恰恰就是這本不抱任何希望的一口井,給北海油田帶來了一線生機,也從此改變了歐洲的能源格局。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打的最後一口井恰好位於「埃科菲斯克油田」上方。經探明,埃科菲斯克油田南北長約 13 千米,東西寬 7 千米,可採儲量石油 2 ~ 3 億噸,天然氣 1072 億立方米。

埃科菲斯克油田的地理位置

這一喜訊給當時在北海勘探的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不久之後,多家石油公司紛紛向北海油田進軍,並在靠近挪威海域的英國一側擺開了陣勢。從 1971 年到 1975 年,北海油田進入了油氣勘探的豐收期。在英國海域,先後發現了布倫特油田和奧克、奧瑞爾、派帕、科莫蘭特和尼尼安等油田;在挪威海域,發現斯塔特福約德油田和埃斯彭等油氣田;丹麥、荷蘭等國海域也發現多處油氣田。

由此,集優越地理位置、高標準原油品質於一體的北海油田正式誕生,逐漸發展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巨型油氣產區,並深刻影響著國際的石油交易市場。

歐洲能源的心臟

北海油田烈火烹油的發展,其實也有歐洲歷史進程的從旁協助。

二戰結束後,西方國家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期,石油的消費量劇增,並逐步取代煤炭成為了世界第一能源,歐洲各國的工業設備也開始從煤炭驅動向石油驅動升級轉換。短期內,大量的能源替換讓原本就沒有多少石油的歐洲大傷腦筋。再加上那一時期的西歐正陷入經濟滯脹,只有穩定、低價的石油供應,才能使西歐各國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政治穩定。

在苦苦尋找石油之前,北海海域的劃分首先成為了英國和挪威的棘手問題。位於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的北海海域,大部分是英國和挪威的專屬經濟區,東南部為丹麥、德國和荷蘭專屬經濟區。英國與挪威在北海海域接壤部分最大,所以兩國在這個問題上分歧也最大。

油田集中在中間位置,歸屬棘手

由於北緯 62 °以北的海域是挪威與蘇聯有直接關係的地區,且蘇聯海軍潛艇基地就在摩爾曼斯克。因為害怕蘇聯疑心挪威是在利用在北海勘探的機會監測其海軍的動向,挪威一直不敢貿然提出在北海進行海域劃分與石油勘探。因此,在劃分北海油田的過程中,挪威政府總是以各種理由刁難,意欲拖延北海石油的開發。這種情況之下,缺油的英國政府坐不住了,在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協之後便匆匆接受了 35% 的北海控制權的劃分方法。

解決完海域劃分的棘手問題後,從 20 世紀 70 年代起,在大力開發下,北海油田就逐漸成為了歐洲主要的能源供應地,並使曾經石油需要 99% 進口的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五大油氣出口國。不僅如此,北海石油因其品質高,產量穩定,迅速獲得了歐洲各國的青睞。北海油田的發掘,讓正處於疲軟時期的英國、荷蘭與丹麥等工業國家的經濟獲得了幫助,更使得英國能以每桶(約 159 升)北海布倫特石油作為市場參考價格,從而一躍成為了全球石油期貨交易的中心。

從 1969 年在中部的中央地塹區發現埃科菲斯克大油田, 1971 年在北部的維京地塹發現布倫特大油田,不到十年的時間,北海油氣田群勘探開發的高潮就使其成為了世界大油氣產區之一。據英國石油公司 1974 年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時歐洲在北海已經探明石油儲量達 57 億噸;天然氣儲量已達 3.53 兆立方米。如此眾多的能源儲量直接推動了蘇格蘭第三大城市阿伯丁的發展,使其發展成為了集存貯、精煉、輸送於一身的石油工業中心,並擁有了「歐洲石油之都」的美譽。

乾涸的北海,前途何在

過去十年內,在英國、挪威、荷蘭和丹麥北海四國不間斷的開採下,北海油田的產量越來越低。即使採用了最新的開採技術,其原油日產量還是從高峰的 600 萬桶跌至了 200 多萬桶。為了保持石油產量,石油公司不得不加大對北海的勘探力度以發現新的油田。然而,新發現的油田不僅無法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現的大油田相提並論,甚至連補上老油田下滑的產量缺口都做不到。

挪威主要油田石油產量,極盛之後產量一路下滑

以傳奇油田——布倫特油田來說,曾經產量高達 40 萬桶每天的布倫特油田,產量在 90 年代後就開始急劇下跌。到了 2015 年,布倫特油田 3 個在運作的平台中,就有兩個平台停產,唯一剩餘的一個平台日產量也不足 1000 桶每天。不僅如此,英國油氣新發現的數量也在銳減。按照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的標準,英國在 2010 年僅發現 4 個大型油氣田,不僅比 2009 年的 13 個大幅減少,同時也跌至多年來的谷底。

與鄰居英國的情況類似,挪威新探明的油氣資源也是連年走低,近十年幾乎沒有大型油氣田被發現。根據挪威石油理事會的統計, 2010 年挪威的石油新發現僅為 16 個,大大低於 2009 年的 28 個。而且,海底油田的開發歷時漫長,從粗略的地震波物理勘探到細緻的鑽井取岩芯樣本勘探,再到安裝設備、成本核算、申請開發許可等,往往耗時五至十年以上。

除了日漸枯寂的石油儲量,高稅收與高環保要求也是打擊北海油田的一大原因。

由於整體經濟不景氣,油氣產業向英國政府上繳的大量稅收愈發重要,為了彌補財政收入的不足,英國政府加大了對油氣產業的徵稅力度。在越發嚴苛的環保條約規定下,北海的石油開發企業也不得不增加成本來滿足環保規定。

2011 年,英國政府改變了英國大陸架石油生產活動的稅收結構和稅率,稅收新政大幅增加了英國油氣產業的稅率,因而導致英國北海地區的油氣產業越發缺乏競爭力。再加上美國低成本頁岩油和國際低油價的衝擊,開採成本原本就高的北海油田更是陷入了開採一桶虧損一桶的無解境地。

若不能加大石油勘探力度並發現新油田,步入暮年的北海油田將難逃枯竭的命運。屆時,有著 50 年曆史的北海石油工業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歷史舞台,而西歐國家自身的能源保障,可能又要看俄羅斯和中東的臉色行事了。

參考文獻: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1625766432344369804 &wfr=spider&for=pc北海資源正走向枯竭,挪威石油業未來何在?

[2 ] https://business.sohu.com/ 20060217 / n241879355.shtml 北海油田原油儲量接近枯竭,壽命只剩 15 年

[3 ] 宋玉春.北海油田老態初現[J].中國石化( 600028-CN ), 2011 ( 5 ): 57-59 .

[4 ] 宋玉春.北海油田:年近半百活力依然[J].國際經緯, 2013 ( 01 ): 33-35 .

[5 ] 刑之國.英國北海油田的開發及影響( 1964 — 1985 )[J].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7.

[6 ] 王崑:淺論北海油田的開發對英國的影響[J].科教導刊, 2012 年第 01 期。

[7 ] 朱昌海,梁宇. 傳奇油田布倫特為何退出歷史舞台[J].中國石油( 601857-CN )企業, 2017 ( 08 ): 75 — 78.

[8 ] 呂靜鵬.BP對福蒂斯油田的開發[J].能源化工, 2011 ( 6 ): 175-176 .

 

虎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