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0 月 29 日,聯準會宣布降息 1 碼並結束縮表,這是五年來首次明確的政策轉向。降息當晚,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自 4.35% 急跌至 3.95%,美元指數同步滑落至 101 附近。短線的行情像是「寬鬆循環啟動」的宣言。
然而不到一週,殖利率回升到 4.1%,美元指數反彈至 103 以上。市場的情緒從樂觀轉為觀望,因為投資人開始檢視降息背後的邏輯——是預防性調整,還是景氣降溫的反映?
新光證券表示,在債券市場裡,這樣的拉鋸意味著資金重新評估「安全資產的報酬」。降息確實降低了短期資金成本,但長端利率不願大幅下行,代表投資人仍保留對通膨與財政支出的戒心。
新光證券指出,台股的資金流動方向也出現短線調整。外資在 10 月底一週淨流入台股 460 億元,但隔週開始轉為小幅減碼。台幣由 30.67 元貶至 30.93 元,反映出外資在股與債之間的權衡。對新興市場而言,這樣的再平衡期往往伴隨資金停留時間縮短、波動增加。
新光證券認為,外資買盤仍集中在半導體龍頭與高息電子。以台積電(2330)為例,10 月底至 11 月初股價區間約 1,460~1,500 元。市場對其AI需求長線看好,但當美債殖利率回升、美元轉強時,外資的評價模型立即收斂。估值敏感度極高的權值股,在這種環境下容易出現短線震盪。
降息標誌著政策週期翻頁,市場卻選擇用價格告訴我們:資金正在重新尋找支點。
建議投資人此時的兩種投資思維>>>觀看完整內容請至新光證券研究專欄
2025推薦券商 新光證券手續費超優惠
開戶送 3,000 元手續費抵用金,低成本投資更划算, 再抽萬元新光幣,免費兌換購物券、旅遊票券等豐富好禮
💡新光證券開戶連結在這邊>>>”新光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