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只有老闆說話,很可怕!如何讓員工願意「說真話」?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公司只有老闆說話,很可怕!如何讓員工願意「說真話」?

2021 年 9 月 27 日

 
展開

一、溝通之前,不要 “ 標籤化 ” 他人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商原本是一個中性的課題,但是傳播這麼多年之後,情商在很多人心目中被標籤化了。大家經常說 “ 我這個人情商低 ” ,或者老闆訓斥下屬 “ 你這個人情商很低 ” ,約等於說性格不好。情商、會說話、性格好、性格差、外向、內向等,這些都是標籤,一旦標籤化,事情會變得過於簡單化,你說剩下的事怎麼聊?沒辦法聊。

標籤化簡單、有殺傷力。但對管理者而言,你應該有一個基本修養——避免對一切人一切事進行標籤化。

二、為什麼要避免下屬單獨匯報工作?

單獨匯報本身是問題嗎?肯定不是。大家交流一下,沒什麼問題。但他們為什麼這樣 “ 極端 ” ?是為了不給任何部門可乘之機。我不允許你通過單獨匯報來解決單個部門的問題,今天我答應了你,很有可能給另一個部門造成新的困惑。一把手就得堅決,不管咱們關係多好,所有人不准單獨匯報,有事在會上說。

在跨部門溝通時,只要這事涉及三個以上部門,你看吧,還得開會呢!裡面有個很大的問題,大家覺得 “ 我做的是好事,你為什麼不支持我? ” 可能人家本來就沒人,你突然給他增加了新的事,他原來的事不做嗎?所以你得想辦法先幫他把缺人手的問題解決了。

作為管理者,學習跨部門溝通,得先把 “ 有罪推定 ” 去掉,人家不支持你,肯定有他的障礙,你得先研究一下人家的障礙。你要做一個大項目,希望人家協同你,說話之前先看一下他的 KPI,從他的 KPI 中找到一項跟你這個事相關的,不用說服他,因為完成他的 KPI 也是完成你的 KPI。你發現人家的 KPI,跟你的事完全衝突,他就很難有動力干你的事。

無論跨部門溝通還是人與人之間,其實都得理解對方處境。所以我經常跟我們公司的人說,養成看其他人 KPI 的習慣。雖然衝突過於激烈也不好,但是到今天為止,可能也沒人真正研究到底什麼程度是合理的。

控制衝突的量很難做到,但你可以用非正式溝通代償衝突的負面作用。比如我們在會議室起了衝突,有話當面說,坦誠交流,這沒毛病。有的團隊出了會議室就沒有交流了,意味著衝突沒有得到修復;有的部門非正式溝通特別多,會議室剛吵完,我們在食堂坐一塊,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可能隻字不提剛才會議室發生的事,但是關係被修復了。就跟情侶一樣,我們對衝突的研究可能還很不夠。

三、公司只有老闆說話,很可怕

如何把握好平衡度,讓大家都願意公開討論 “ 真問題 ” 呢?

1. 要有長期氛圍

有的公司就能做到,比如字節跳動、橋水基金,也包括得到,這要靠長期的堅持。我們公司開會時說話經常難聽,但是無所謂,所有人都習慣了。很多老闆提倡 “ 開放透明 ”,其實是他跟別人開放透明,不允許別人對他這樣,或別人不敢對他這樣。作為老闆你得想辦法,比如公開承認錯誤的決策,讓別人充分表達不同意見,甚至主動設置挑戰你的 “ 假想敵 ” 。

這還挺難的,需要從上到下的長期堅持

2. 充分尊重員工

曾經我跟一個同業交流非常驚訝。自認我們公司已經非常尊重員工了,但是跟那群同業在一起的時候,我特別慚愧,覺得我們是 “ 野蠻人 ”。人家對員工的尊重超乎我們想像,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表達,毫不顧忌,甚至我不代表公司發言,我就代表我個人的感受。因為那次交流已過去 2、3 年了,我很難描述整個過程,但當時特別受到刺激。

比如我去正和島拜訪劉老闆那次我跟他們交流,他們老闆就會等同事說,同事沒想好,就繼續等。我當時覺得人家的老闆太不 “ 搶戲 ” 了。我們這種累死活該,經常自己搶了好多別人的戲,還覺得自己滿辛苦的。

在跟員工溝通方面,部分的公司還是偏家長作風的。實際上,作為一個球隊,每個人都要在球場上控球,這個文化還沒有真正形成。公司開會,級別越高,說得越多,預設一線員工可以不說話,甚至不安排一線員工說話。於是晉升就變成搶奪話語權。所以我覺得每一個上級可能要反思一下,自己話是不是太多了。我經常反思,最近也有一點進步。

哪怕其他人說的不對,你也讓他說,會有一個解釋和回饋的作用。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要告訴你為什麼,我是從什麼角度考慮的。每個人都不傻,若有一個更好的方案擺在面前,沒有人會去選擇那個不好的方案。之所以有人抱著自己的方案不放手,他肯定不是在捍衛方案,可能是在捍衛一些其它的東西,比如話語權。不認錯,不讓別人批評,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 我用了你的方案顯得我輸了 ”,這是很糟糕的文化,因為它缺乏建設性。

一個好的公司文化,可以讓大家隨便 “ 認錯 ”,大方承認我錯了。

3. 建設性地批評、提供意見

我在《溝通的方法》裡面寫了怎樣建設性地批評和提意見。這一章節對我觸動挺大,越寫越覺得要寫很多話,因為批評通常是帶著情緒的,很難做到正確地批評。這本書很多人給我回饋,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很多家長說批評那一章對他們幫助很大,他們學會了正確地批評,再也不吼孩子。

提供他人意見,為什麼別人會難受?除了好面子,還有一個原因是你提醒的方式不對,讓人很難接受。你提意見就是在否定別人,把別人標籤化、妖魔化,就是在職場戀愛,那麼人家是要反抗的。

我建議絕大部分管理者批評別人時,要一對一,不要在會上當著眾人的面,也不要在工作現場批評人。比如這幾天公司辦個大活動,有個下屬接待嘉賓沒做好,你只需要糾正他,但是不要在現場批評他 “ 怎麼回事,沒跟你說過嗎?

脫不花:很多人認為這是給人留面子,我說不僅是留面子,面子其實是非常次要的。從心理學上講,一個人的 “ 注意力頻寬 ” 是有限的。越是一線員工,注意力頻寬越窄,管理者級別越高,注意力頻寬越寬,可以處理更多任務。

你當眾或在工作現場批評,他的注意力頻寬已經完全被情緒佔滿,大腦只分泌皮質醇 當一個人皮質醇 “ 爆棚 ” 時,他的大腦處理不了複雜資訊,分不清這是你的愛護還是要求。而一對一批評時,他通常不會作出這樣的應激反應,溝通效果會更高。。

而批評最怕的是,管理者把話全說了。因為只要有一個細節看不準,你的批評就是偏見。如果資訊對稱了,你會發現有時候不是他做錯了,而是他沒有資源;有時候不是他價值觀問題,而是他缺少工具。如果資源沒有協調好,我來教你怎麼辦。如果他錯了,你就說 “ 有個地方咱倆看法不一樣⋯⋯ ” 說完之後他肯定分得清對錯。

批評最難的一步叫 “ 重啟 ”。當你批評完,他的心理能量已耗盡,痛苦、後悔、各種焦慮⋯⋯,這時候你得幫他重啟。很多人認為重啟就是表揚, “ 你整體挺好的,不要有壓力 ” 這種話就很虛偽,他怎麼可能沒壓力?實際上,重啟指的是把話語權交給對方,落實接下來怎麼辦。

他可能說出一二三四,有的對,有的不對,不對的地方你再糾正他一次,絕大部分對了,你就可以給他一個鼓勵,這個肯定就是真實的。以一個星期為限,下週讓他主動找你回饋這幾條措施落實怎麼樣。長達一週的過程,你這個批評才算完成。你跟他談話的瞬間不是批評。我常說基層管理者可能比較容易犯這個問題,因為他手上權力不夠,其實沒有用,人家轉頭就罵。高層情緒失控的相對比較少,因為他資源夠。

四、上下級如何建立信任?

很多時候大家會忽略關係的重要性。一個溝通場景是短暫的,可能吵個架幾分鐘就結束了,但關係是長期的。很多上下級因一次誤解或衝突,不溝通了,首先對下級損失很大,如果你還在這個公司工作,上下級關係不會改變,哪怕你調崗,他也是你前領導,你在公司就有了一個彆扭的關係。

即使你離職了,你跟一個人共事兩三年,這個人一直在你的履歷表上,幹嘛留一個彼此不再想聯繫的人呢?作為上級,你也不要認為只有你能威脅下級,每個公司都需要人才。每個人加入一家公司,肯定會去問這家公司的前員工。你在前下屬那兒的口碑也很重要。

溝通是有 “ 陪審團 ” 的。你跟同事、上級鬧不愉快,不只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所有同事都在看,你是不是理性、是不是表現出了建設性。對上級也是一樣,你要是 “ 故意刁難 ” 一個下屬,不僅你的下屬會看著,你的老闆、同僚也在看著,你可能欺負了一個下屬,下屬很弱勢,他沒辦法。大家都有基本的正義感,很有可能你耍了一次痛快,就完蛋了。更別說在今天這個環境,監督是無處不在的。

關係是非常長期的東西,而且這種長期性往往不以我們個人意志為轉移。

五、跟普通人一起成事,才叫管理能力

第一,用頂級人才成事,也不能算你有管理能力,人家到哪兒都能成功。

頂級人才有巨大的自驅力,什麼都不用管,但是你要問頂級人才這事,我只有三個字——我不配。如果他是頂級人才,他為什麼不創辦一個比 “ 得到 ” 更好的公司?為什麼不去比 “ 得到 ” 大得多、給幾倍薪水的地方?我們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管理者帶隊伍其實是普通人跟普通人之間的合作。

賈伯斯還有後半句,為什麼頂級人才不需要維護他的自尊,因為你能給他巨大的成就感。賈伯斯帶隊伍,做 iPhone 設計,全世界都知道,那種成就感本身已經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我自己覺得 如果老闆是個 “ 混蛋 ” ,但是給錢是別的公司 10 倍,我覺得可能也能忍。問題是老闆混蛋,薪資也沒有 10 倍,大家憑什麼忍?

如果給不了 10 倍薪資,我們就得想能不能給一點別的,工作成就感能不能多給一點,大家的自尊心能不能維護一點,工作氛圍能不能和諧一點。當然這得分人,不是每個人都想爭鬥,有的人就想處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有的人就是喜歡這個領導,特別有安全感;有的人就是要幹新事,只有新事能刺激他。管理者要根據每個人的偏好去激勵他,別讓那些求穩定的人去爭鬥,也別把願意爭鬥的人安排在傳統團隊裡。

六、優秀管理者的共通之處

有很多對我直接匯報的下屬,他們都是公司的中高層,那些業績比較好的團隊,管理者會不斷跟我說,部門誰誰特別好,成長特別快。其實也沒到打績效、提拔人的時候,他是下意識的。

第二,每個人的方式不一樣,有的帶隊出去學習,有的內部搞學習機制,基本上業績比較好的部門都有 “ 標竿管理 ” 那種小辦法。

第三 有一些同事說 “ 花姐不支持我們工作 ”,我說話可能比較難聽,“ 我都不知道你是幹什麼,怎麼支持你工作?” 我並不是限制你的資源,而是我們之間的資訊不對稱。

如果你能經常跟上級回饋你的工作,聊聊工作進展,發現了什麼問題,在解決什麼問題,自然而然上級知道越多就越關注,他越關注就越重視,他越重視你資源就越多。

領導力就體現在你能警惕,保證組織 “ 乾淨 ” 、坦誠、不斷進步。如果有一個人跟你關係過於好,明顯好過其他人,作為老闆,你要反思:一定是你給了他機會。你如果不 “ 買帳 ”,他就沒這個機會。

七、一號位要善於 “ 翻譯 ” 願景

作為一號位,你還有一個責任—— “ 翻譯 ” 你的使命和願景,不能說一百年後我們要做成一個東西,請你現在相信吧。你的員工才 20 歲,他連兩年後的東西都不會去想。有些創業者指責下屬沒有遠見,我就說你們講點理,這孩子 21 歲,大三實習,他人生中看到最遠的事可能就是中學六年。你都 40 歲了,當然知道。

如果你的員工很年輕,你就把長遠的目標 “ 翻譯 ” 成一些短期目標。比如爬 100 樓,總不能飛上去,你要給人家第一個台階。反向思考,如果你相信的東西翻譯不成短目標,那麼它可能就是假的。

第二,要 “ 翻譯 ” 成跟下屬相關的事情。我們見過太多願景跟員工個人沒關係。我為什麼要為之奮鬥呢?我就是打一份工,今天在這兒,明天還不一定呢。年輕員工越來越看重工作的意義感,如果你不能把你相信的事翻譯成跟他相關的,他就不認同。

這兩層 “ 翻譯 ” 工作非常重要。對於管理者來說,有個詞被妖魔化了,叫 “ 講故事的能力 ” ,大家一聽老闆講故事,就覺得他特別會 “ 煽動 ” 。其實講故事是把人放到真實的場景中,用基層員工也能聽懂的方式,讓大家去理解。

很多企業家特別喜歡一個講 “ 壽司之神 ” 的紀錄片,因為只有那種樸實而具體的東西才能打動人。你回家可以反思,如果你給員工講的故事沒有達到壽司之神的標準,員工不相信很正常。

我們公司入職一定會講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我們作為公司創辦人犯過最大的錯誤,大家聽得很開心。其實講這個故事有目的,因為犯過這麼嚴重的錯誤才使得我們成為今天的我們,反思非常重要,每一代人都不應該忘記。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員工知道他可以比老闆更高明。

那溝通呢?就本質上,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我十分喜歡一個象徵,那就是燈。認真與人溝通就是在傳燈。在我的想像中,人生最好的樣子是一口真氣不散,修己、傳燈、度人。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