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統一(1216)公司介紹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統一(1216)公司介紹

2019 年 12 月 14 日

 
展開

相信生活在台灣的朋友,對統一這個品牌一定不陌生。產品包括宵夜聖品統一肉燥麵、來一客、國內鮮乳大廠瑞穗、年輕人最愛的麥香、古早味零食科學麵等等。這些眾多的品牌皆屬於台灣的食品業龍頭,統一集團。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統一(1216-TW)的發展。

歷史沿革

統一起源於 1967 年在台南永康成立的麵粉與飼料工廠,而後逐漸發展出食品部及油品部參與更多產品的製造。其後數十餘載,轉投資無數,除食品、零售等核心業務外,事業版圖囊括證券、房地產開發甚至娛樂事業開發。最具知名度的莫過於中華職棒聯盟的元老,統一獅棒球隊。如今的統一已非昔日的麵粉廠,而是年收破四千億、登上 Forbes 兩千大企業的食品帝國。

營運概況

如同前段所述,統一集團事業體龐大,除最初的食品產業外,集團橫跨零售(統一超,2912-TW)、民生工業(統一實,9907-TW)、製藥(神隆,1789-TW)、貿易代理(德記,5902-TW)及其他未掛牌之行銷、物流、投資開發等子公司。於中國、東南亞之業務則透過統一中國控股(0220-HK)、統一東南亞控股來進行營運。

整個集團的合併營收便由旗下不同事業體帶來的收入所組成。另外,亦有未列入集團合併營收的轉投資關係企業,如油品製造(大統益,1232-TW)、建設開發(太子,2511-TW)、證券(統一證,2855-TW)。

​食品與零售為集團的核心事業,跨足產業上下游不同的位置,使統一能充分發揮垂直整合的優勢。我們在家中吃到的統一肉燥麵,可能完全不需要經過集團外部力量的幫助,就能送到你的口中。

從麵體本身及調味料的生產,經由集團內(統一實)包裝加工,再透過自家物流系統(捷盟行銷)配送至同樣屬於統一旗下的零售通路,如:7-11、統一時代百貨、家樂福(Carrefour, SA-FR)(台灣家樂福也是統一轉投資的關係企業)。

最後,我們便可以於自家附近的 7-11 買到一包幾乎 100% 統一製造的泡麵啦!這股上下游整合的力量可以套用於統一集團生產的所有食品、飲品以及透過德記洋行等子公司代理的品牌。身為台灣食品業的龍頭,統一自有的品牌多達 70 餘種,包含泡麵、麵包、油品、加工食物、飲料等,皆可自產自銷。而負責產品製造的食品及食糧事業部又可細分為七個群:

  • 食糧群:起家的麵粉製造、食品加工、畜產、水產飼料,例如:統一麵粉、Petlife 及寶多福飼料
  • 速食群:食品製造營收占比第二大,生產泡麵、麵塊、麵條、食用油。例如:來一客、阿 Q 桶麵、滿漢大餐、科學麵、統一大豆沙拉油
  • 乳飲群:食品製造營收占比第一大,範圍涵蓋果汁、茶飲、包裝水、乳品、咖啡之生產,亦有代理非自有品牌。例如:麥香、純喫茶、瑞穗鮮乳、左岸咖啡館、AB 優酪乳等
  • 綜合食品群:加工食品、醬油、調味料、冰品。例如:滿漢香腸、四季醬油、瑞穗冰淇淋
  • 烘焙事業群:麵包、蛋糕之製造。例如:統一麵包、晨光吐司、Amelie’s Bagel、新感覺
  • 技術群:代工產品開發、通路經營
  • 其他

​其中乳飲群的營收占比最大,光一項就佔了約六成。占比第二大及第三大的分別為速食群及烘焙群。各式飲料、泡麵、麵包蛋糕,皆為零售通路(特別是便利超商)中的熱門品項。此三類產品的成功可以看出統一集團於零售通路中強大的銷售能力。

統一本業主要內銷台灣國內市場,於多項產品都有穩定的銷售量,又以乳飲群、速食群、綜合食品群中的商品最具有市場影響力,多種商品皆擁有高於三成的市占率,目前醬油、泡麵、茶飲、鮮乳、布丁等產品更是全台第一。

​競爭與發展策略

台灣食品業已高度成熟,內需市場變動幅度小,推出新商品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以推廣品牌以促進客戶忠誠度。若非資本雄厚之大型企業(如:統一、味全(1201-TW)),便難以負擔龐大的行銷費用,食品企業形成大者恆大之趨勢。

如同前段所述,統一集團擁有上至製造,下達零售之垂直整合優勢,並在多項產品都擁有高額市佔率,在國內市場大者恆大的環境下,佔有不可撼動的龍頭地位。因此統一於台灣的發展策略應會專注於開發新品牌以鞏固目前的市佔率

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統一集團基本上已經很難在台灣國內市場中獲得顯著的成長,直接併購其他國內廠商增加營收也因公平交易法而難以執行,統一企業曾三度試圖合併維力食品(目前為採權益法認列之關係企業),但皆因公平會之決定而鎩羽而歸。因此,布局中國、東南亞及其他國家就顯得格外重要。統一集團的發展,也確實朝著更加國際化的方向走。

要進入陌生市場有兩種方式,一是以自有品牌進入,例如:統一中國控股經營中國第二大速食麵品牌,與市佔第一的康師傅直接競爭;透過統一東南亞控股於菲律賓開設 7-11,並將統一食品推展至整個東南亞。

二是併購原有市場中的品牌,統一為此甚至籌備了專門鎖定併購標的的內部團隊,可見其拓展版圖的野心。2018 年 12 月更進一步收購韓國 Woongjin Foods,不但可以引進韓式食品至台灣、中國及東南亞,亦可開展韓國 5,300 萬人口的新市場。

開展新市場除了可能帶來新的成長動能外,也勢必得面對更多競爭對手與進入障礙。統一集團亦會嘗試複製其在台灣,製造、物流配送、零售通路的成功模式,並將此模式推向東南亞與韓國。

小結

受制於台灣的飽和市場,統一必須開拓更加寬廣的國際市場,未來其集團是否能成功地將台灣的一條龍製造、物流至零售通路的模式打入國際市場值得我們期待。

統一產品的影響力深深反映了台灣人的日常生活,要在街頭尋找一個沒吃過統一產品的台灣人,想必也是難上加難,若統一能將其品牌推向全球,也是一種能推廣台灣生活與文化的方式吧!

參考資料:統一年報、統一官網、統一法說會簡報、Money dj、天下雜誌、中時電子報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相關基金

美盛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獨立經營管理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