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澳洲歷史,位於亞洲的西方大國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澳洲歷史,位於亞洲的西方大國

2020 年 5 月 28 日

 
展開

澳洲是一個值得特別關注的國家。它獨自佔有一個大陸,這在世界各國中絕無僅有;雖然它的土著文明的歷史可追朔至6萬至7萬年前,但作為一個現代獨立國家的歷史可以說非常短暫,澳大利亞聯邦在1901年成立,但一直到1986年,澳洲才在行政和司法上正式脫離英國的管理而獨立;它的人口只有2,500萬,卻是全球第14大經濟體,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十位;它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實行了多元文化政策,今天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在其人口總數中的比例高達 26%,但在歷史上曾經盛行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白澳政策」;它在地理上位於東半球和亞太地區,文化和心理上卻認同西方;它在經濟上越來越依賴亞洲,在軍事安全上卻牢牢依附於美國。要了解澳洲社會的矛盾以及特別之處,我們應先對其歷史人文有初步的認識。

澳洲的移民文化

澳洲的人口數和台灣人差不多,但面積卻是台灣的兩百多倍大,地廣人稀的特性使得勞動力非常不足,也因此為了增加國內經濟活動,澳洲不管哪一個政黨執政,從海外引進移民都會被列為重要的國策,根據統計澳洲有1/3的人口在海外出生,顯示出今天的澳洲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移民社會,目前澳洲人口年增長率為2%,高於已開發國家平均不到1%的人口增長率,如此成長速度為澳洲帶來了龐大的住宅需求與消費動能,進而帶動整體內需市場。

不過如今擁抱多元文化的澳洲其實曾經有過一段相當黑暗的歷史,澳洲聯邦在1901年建國初始曾經盛行種族主義,反對外來有色人種的移民,以保證白人在澳洲境內的絕對優勢地位。當時的政府甚至規定任何人想移民到澳洲以前必須先得通過一門歐洲語言的聽寫測驗,此做法無疑是把非歐洲的移民拒於門外,而這種只歡迎白種移民的制度,就是史上惡名昭彰的白澳政策,這樣的政策一直到1972年才被工黨政府正式取消。

澳洲人的身份認同

白澳政策源於種族主義,而種族主義建立於對自我種族的優越感,那麼國家位於亞太區域的澳洲人,對自己的身份定義是什麼呢?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澳洲,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都對英國有著非常深的母國認同,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澳洲的人民都以「身在澳洲的英國人」自居。這種母國認同的心理,在被殖民者中相當少見,而澳洲人這樣的自我認同和其歷史脈絡有關。

當英國在1788年登陸澳洲時,當地的原住民社會發展仍然非常落後,對於英國人的入侵根本無力抵抗,因此英國人輕而易舉的就將原住民趕到內陸沙漠,澳洲大陸從此被初來乍到的殖民者注入了文明的血液,很快的成為英國移民的天下,也因此,澳洲整個被殖民的歷史,是英國文化移植到澳洲後再進行本土化的過程。

澳洲史學家布萊尼(Geoffrey Blainey)將澳洲與其他大陸的「遙遠距離」,比喻為「決定一切的暴君」,一語道破澳洲發展史的核心思維,因為澳洲在文化上無疑是西方國家,但是地理位置上卻緊鄰人口繁盛的亞洲、距離歐洲大陸非常遙遠,以澳洲的角度看來,自己就如同亞太區域的孤兒,也因此亞洲大國從過去的印尼到今天的中國都成了澳洲眼中的假想敵。

在這種安全焦慮下,澳洲自1901年聯邦建立以來的基本國防策略,就是透過不斷對西方大國表示忠誠來換取安全保證,澳洲所依附的曾經是殖民母國英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當日本入侵澳洲,英國因國力衰落無法再提供澳洲安全保障,美國海軍在當時介入*太平洋戰局,美、澳海軍在珊瑚島共同對抗日本贏得海戰勝利,自此,美國成為澳洲主要的盟國。也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澳洲人感受到被英國遺棄的背叛感,從此逐漸建立身為「澳洲人」的自我認同。

福利國家的形成

前面提過澳洲的整個殖民歷史可以看成是英國文化在澳洲本土化的過程,因此澳洲在福利制度的建立上也和西方國家的發展相同。

19世紀後期,工業革命促成了工廠與生產線的出現,規模經濟使得資本家能以低廉的成本製造出大量商品,這無疑是人類史上的一大進步,但對於無產階級而言, “創造” 的過程卻被剝奪了。舉例而言,過去擁有一家獨立鞋店的鞋匠,在一雙鞋子的誕生過程中,需要參與從原料購買到版型設計以及製作的所有過程,因此在生產效率和成本上都無法與大規模生產的工廠競爭,於是最終鞋匠只能關掉店舖到工廠工作。

這就是資本主義最為人詬病的地方,資本額小的小企業無法和大企業競爭而倒閉,使得大企業掌握有市場的定價權,且因為工業化使得勞動力需求較過去下降,所以勞動市場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態,當景氣不佳營收下降時,第一個被壓縮的便是勞工的薪資,而因為市場上充滿著需要工作的人,使得勞工即使心生不滿也不敢貿然離職。在這樣的背景下,貧富差距日漸擴大,有產階級跟無產階級兩極分化所造成的社會問題逐漸嚴重,福利制度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成為歐洲工業國家為國民提供社會保障的機制。

當時澳洲也移植了這種“文明的包袱”,透過財富再分配,進而縮小貧富差距避免社會革命或國家分化。這就是澳洲建國以來重要的平等精神的由來,也是今天的澳洲高福利、高稅收、高薪資的原型。

1970-1980年代是澳洲福利制度發展和福利國家定型的重要時代,當時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正因為石油危機而紛紛面臨停滯性通膨,也就是國內同時面臨高失業率和物價高漲的情形,民眾生活水平直線下降,貧困人口增加。這樣的情形讓政府開始加快國內福利制度的發展,1972年聯邦大選,已經在野23年的工黨贏得執政的機會,這屆工黨政府全面推動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效果顯著,尤其是工資階級以及社會弱勢群體大大的受益。但是社會福利的增加,就代表政府的經費支出相對增加,而此時澳洲正遭逢經濟衰退,人民不免擔心工黨改革的步伐太大了,可能進一步造成經濟惡化,這使得工黨在1975年聯邦大選中落敗。

不過因為“平等、互助”已經逐漸成為澳洲精神,因此儘管在偏右派的政黨執政時期,澳洲的福利改革依然在穩定中進行。到了1983年工黨重獲執政權時,當時的總理霍克大力推行和擴大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澳洲福利國家的樣貌基本成型。

1990年代,澳洲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主要內容已包括:養老金、殘廢人撫卹金、寡婦撫卹金、失業救濟金、特別救濟金、家庭津貼、殘廢兒童津貼、孤兒津貼、居喪津貼、退休軍人殘廢撫卹金、獎勵教育金、住房福利待遇、國家醫療照顧等; 覆蓋範圍之廣儼然已使澳洲成為今天我們所羨慕的提供人民“從搖籃到墳墓“生活保障的福利國家了。

除了高福利以外,澳洲更因為高工資而聞名,澳洲低薪階層的最低基本工資高過其他先進國許多,一直以來,調漲最低薪資對經濟的影響是經濟學家爭論不休的問題,反對最低薪資調漲的論點認為,政府提高最低工資以後,企業成本提升,有可能以兩種方式來維持企業獲利:一種是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這會導致物價上漲,利率也隨著通貨膨脹而被推升,使企業主還款壓力增加,進而降低徵才需求;另一種則是透過裁掉生產力不足的員工、轉移原有工作給剩下的員工來降低公司的人力成本。

在澳洲,政府選擇維持高薪政策,主要是因為澳洲政府以消費經濟的角度切入,認為基本工資的成長對經濟發展具正面效益。因為底層勞動者的收入都會轉為消費支出,所以絕大多數的加薪會回流至市場,並產生極大的經濟動力,表面上企業的工資成本會增加,但最終將因龐大的消費力道而獲益,顯然「刺激經濟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錢放到勞工口袋裡」,如果連窮人都敢消費,生意人就不需害怕投資賺不到錢。

因為這樣的理念, 澳洲政府面對基本工資調漲的態度是著重於「如何調」,而不是「要不要調」,因為澳洲政府從人民的日常生活著手,保障其消費能力,使得澳洲成為一個沒有窮人的國家。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