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史上最大無人機標案!無人機是什麼?無人機概念股?可以投資嗎?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張富傑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史上最大無人機標案!無人機是什麼?無人機概念股?可以投資嗎?

最近更新時間: 29 July, 2025

 
展開

台灣近年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鏈,加強相關政策的完善。今年國防部公布新一輪 500 億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計畫於 2026 年至 2027 年採購近 5 萬架無人機,來充實不對稱作戰能力,為國內無人機產業帶來龐大的商機與成長動能。本篇文章,股感將帶你了解無人機背後的技術有哪些?有哪些潛力無限的無人機概念股?帶你剖析無人機產業的奧秘!

無人機是什麼?

無人機(Drone)也被稱為無人航空載具(UAV)或無人航空系統(UAS),廣義的定義為沒有人類飛行員、機組人員或乘客的飛行器,其操作可透過遠端遙控或完全自主進行。從一開始作為軍事利基工具,後來迅速遍布商業、娛樂領域。

世界上第一台無人機誕生於 1916 年,是由自動陀螺儀的發明人埃爾默·A·斯佩理(Elmer A. Sperry)與皮特·庫柏·休伊特(Peter Cooper Hewitt)所開發出的自動穩定無人飛機,自此無人飛行器就此問世。

一開始的無人機「只去不回」無法重複利用,直到 1935 年女王蜂無人機(DH. 28B Queen Bee)問世,是第一款以可回收與重複使用的無人機,才就此改變無人機的發展進程,越來越接近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無人機樣態。

從發明到現在的百年間,無人機以驚人的速度重塑各行各業,或多或少改變產業的型態。近幾年,更是與人工智慧(AI)和自動化等當前科技趨勢緊密結合,讓無人機應用在物流、農業、設備檢查、娛樂以及國防等領域,重要性日益凸顯。

無人機有哪些種類?

發展到 2025 年的現在,無人機款式百百種,從童年時期玩的玩具飛機,到運用在戰場的攻擊無人機,其設計與功能會因為用不同使用場景而異,目前無人機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股感知識庫整理;
圖片來源:璿元科技田屋科技Airmobi
無人機類型
類型 特點與應用 優點 缺點 圖片
多旋翼 包括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等;
可垂直起降(VTOL)與懸停;
廣泛用於空拍、監控、檢查、娛樂等
操作靈活、易上手 載重與飛行時間較短
固定翼 飛行方式類似傳統飛機,
適合長距離與大範圍任務,
如測繪、農業噴灑、偵察
飛行效率高、
續航力強
不能懸停,需跑道起降 固定翼無人機
單旋翼 類似直升機;載重能力強於多旋翼 載重佳 成本高、設計複雜、普及率低 單旋翼無人機
複合翼 結合固定翼與多旋翼優點;
適用於測繪、監控、物流、電力檢查等
可垂直起降又具長程續航力;多功能性高 成本與技術門檻較高 複合翼無人機

無人機有哪些應用?

無人機的應用非常廣泛,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商業應用、軍事應用商用無人機比較注重成本效益、易用性和多功能性;軍事無人機則注重可靠性、續航力和隱蔽性。

商業應用

無人機提供即時空中監測、數據採集以及進入難以到達區域的能力,廣泛變革各個商業領域。以下表格中,股感列出幾個目前無人機在商業領域的實際應用:

股感知識庫整理
無人機商業應用
應用領域 用途 優勢
空中攝影與錄影 婚禮、房地產、新聞、電影製作等空拍服務 捕捉電影級空拍畫面,推動服務業成長
農業(精準農業) 作物健康監測、病蟲害偵測、精準噴灑、灌溉優化、土壤分析 數據驅動決策,提高生產力與永續性
基礎設施檢查 管道、風力機、電塔、橋梁、工地等設施安全與進度監控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與安全性
物流與配送 餐點、包裹與物品的城市配送 自動化減低人力成本,效率高
監控與安全 大面積與敏感區域的空中即時監控 提升監控效率與任務執行力
環境監測、科學研究 野生動物追蹤、植被分析、空氣與氣候數據蒐集 可進入偏遠與脆弱生態區域,資料完整性高
搜救 廣域搜救與難以抵達區域的搜索 快速、安全、高效
其他應用 執法、測繪、倉儲管理、災害救援、教育、城市空中交通(UAM)等 多元發展,橫跨多產業領域

無人機即服務」(DaaS)模式的興起是商業應用領域的趨勢。DaaS 讓企業無需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設備、培訓人員或取得執照,可以透過服務供應商獲得無人機技術和專業操作人員 。

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DaaS 模式帶來許多好處,例如在建築、採礦、保險和農業等領域,無人機可用於數據分析、測繪和檢查。DaaS 平台與 AI 和雲端分析的整合,更加速無人機在各行各業的普及,有效解決無人機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問題,推動商業無人機市場的增長。

軍事應用

回歸到無人機一開始被發明出來的用途。目前無人機的發展(UAV/UCAV)從根本上改變作戰和全球國防格局。在烏俄戰爭中,無人機在戰場上實現前所未有的精準度、監控能力和效率,同時將人類風險降至最低。在某些應用上,無人機甚至取代戰鬥機,用在快速偵測敵人、執行作戰任務。  

軍用無人機具有「低成本、高影響」的特點,全球在看見烏俄戰場中無人機的精彩表現後,更是爭先恐後的投入這場「無人機軍備競賽」當中,為攻擊性和反無人機技術創造了巨大的市場。

無人機在軍事領域的關鍵應用包括:

股感知識庫整理
無人機軍事應用
應用領域 具體用途 特點與優勢
偵察、監控與情報收集(ISR) 配備高解析度攝影機、感測器、
雷達,提供敵方領土即時資訊
支援戰術決策,屬 UCAV 主要用途
精準打擊 武裝無人機執行精確攻擊,
如 MQ-9 死神無人機
可搭載導彈與炸彈,降低附帶損害
電子戰 干擾敵方通訊、癱瘓地面目標;
AI協調無人機群進行電子干擾
提升電子戰自動化與效能
後勤支援 運送彈藥、醫療設備至高風險或偏遠戰區 提高戰場後勤效率與安全性
FPV(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作戰 利用即時影像執行高風險任務或城市精準打擊 機動靈活,適用狹窄空間
巡飛彈 帶有攝影與紅外系統,
可監控並攻擊時間敏感目標
具有自毀攻擊能力,結合監控與打擊功能

無人機概念股有哪些?

過去中國在關鍵無人機組件的供應上擁有高度主導權,引發西方國家對資安與地緣政治風險的關切。美國在 2020 年啟動「Blue UAS」計畫,對供應商進行安全認證,通過「藍名單」的廠商才可以獲得美國國防部(DoD)與聯邦政府單位的採購資格,確保無人機具備可以信賴的資安與技術水準。

台灣政府也順勢推動「非紅供應鏈」策略,鼓勵本土業者投入非中國製造的替代供應鏈系統,不僅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也創造與西方合作的嶄新投資機會。然而,台灣產業仍面臨製造成本高與訂單規模不足等結構性挑戰,若要擴大產業規模,關鍵在於取得如 Blue UAS 等國際認證,打進國際軍用與政府市場。

經濟部在 2024 年正式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整合國內產官學研的資源,並在嘉義民雄設立「中科院民雄航太園區」。經濟部目標是在 2028 年前達成無人機月產能 15,000 架,並帶動產值突破新台幣 300 億元。聯盟成員涵蓋無人機產業的完整供應鏈,包括整機製造、模組、電池及地面控制系統,垂直整合產業鏈。

這代表投資機會不僅侷限於無人機製造商本身,還延伸至模組、電池、控制系統等可替代中國來源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商,賦予無人機產業更明確的地緣政治與戰略價值。

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

資料來源: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經濟部

以下股感列出台灣無人機相關概念股,不僅限於生產製造,更包含後勤補給與零組件的提供:

股感知識庫整理
台灣無人機概念股
股號 公司名稱 供應鏈定位 近期受惠亮點
2417 圓剛 攝影模組供應 上游核心感測與影像技術
2630 亞航 後勤維修、零組件供應 具備空軍維修認證,無人機後勤維修保養
2634 漢翔 航太整合 擔任無人機國家隊聯盟主席,負責規模整合
2645 長榮航太 空中平台、零組件 加工與系統整合,布局軍工市場
4541 晟田 組裝與製造 加速投產,配合交貨時程
4572 駐龍 零組件、技術提供 高技術含量元件,協力供應商
5371 中光電 感測模組、智慧控制系統 軍用無人機核心部件供應
8033 雷虎 無人機製造、軍規主力 軍用與商規採購主力,具大單優勢
8495 經緯航太 定翼無人機、核心技術 參與軍用採購案,推進國造自主化

無人機產業未來展望

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的數據,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730.6 億美元增長到 2030 年的 1,636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4.3% 。而 MarketsandMarkets 則預計,市場銷量將從 2024 年的 542 萬台增長到 2029 年的 751 萬台 。  

如果以市場劃分,商業無人機市場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111 億美元擴大到 2029 年的 240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3.8% 。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則預計從 2023 年的 361.4 億美元增長到 2030 年的 880.1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8% 。  

股感知識庫整理
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
市場類別 2023/2024年市場規模 2029/2030年市場規模 (預估) 複合年增長率 (CAGR)
整體無人機市場 730.6 億美元 (2024) 1636 億美元 (2030) 14.3% (2025-2030)
商業無人機市場 111 億美元 (2023) 240 億美元 (2029) 13.8% (2023-2029)
軍用無人機市場 361.4 億美元 (2023) 880.1 億美元 (2030) 13.8% (2024-2030)
整體無人機銷量 542 萬台 (2024) 751 萬台 (2029)

在區域分佈上,目前北美還是最大的市場,尤其美國在飛行系統及軟體方面佔據優勢,加上受到國防合約和商業應用擴張的推動 。亞太地區則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得益於安全和消費用途的無人機採購持續增加。  

無人機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 Grand View Research 

目前無人機產業面臨仍然許多挑戰,股感將商用、軍用分開討論,一旦這些限制得以克服,將會更快加速市場的擴張。

商用市場的挑戰

監管不確定性與障礙:具有限制性的法規(例如BVLOS、空域整合、許可要求)可能會減緩無人機的廣泛採用和商業規模化進程。  

安全與隱私問題:未經授權使用、潛在的數據洩露、公眾對監控行為日益增長的隱私疑慮,都可能影響社會對無人機技術的接受度。  

高昂的初始成本:「無人機即服務」(DaaS)模式的興起雖然有助於降低進入門檻,但對於需要自建無人機系統的企業而言,先進設備的採購、專業人員的培訓以及後續維護所需的前期投資,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對大規模普及構成潛在障礙。

軍用市場的挑戰

依賴政府合約:軍用無人機領域發展速度與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國防預算和合約擴張速度。這種高度依賴性可能導致市場成長的不穩定性,並受限於政府採購週期與政策變化。

企業規模不足:台灣無人機的廠商多半偏向中小型企業,限制了在研發和創新的投入,導致在關鍵技術領域尚未擁有突破性的創新。特別是當面對國防領域的大規模採購需求時,這些中小型企業難以負擔高昂的啟動製造及擴產成本。

結論

台灣政府對無人機本土供應鏈十分積極推動,像是近日國防部高達 500 億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案,都為國內產業注入強勁的成長動能。無人機不只在軍事應用上具備改變戰場格局的潛力,在商業領域的多元應用也正加速普及,尤其是「無人機即服務」(DaaS)模式,有效降低企業導入門檻,擴大了市場滲透率。

無人機產業目前仍處於快速發展與規範並進的階段。監管法規的完善與否,將會是決定市場能否全面爆發的重點。除此之外,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韌性(非紅供應鏈)、技術的快速迭代以及安全與倫理問題,也都是投資者在評估時必須納入考量的潛在風險。

若能有效克服這些挑戰,全球無人機產業預計將在未來 5 到 10 年內實現大幅增長。憑藉政府的政策支持與產業鏈的積極發展,台灣有望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佔據領先地位。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張富傑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