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無遠弗界的亞馬遜 不只想要成為世界最大的書店
作者 IBD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無遠弗界的亞馬遜 不只想要成為世界最大的書店

2016 年 12 月 2 日

 
展開

亞馬遜(Amazon, AMZN-US)(Amazon.com, AMZN) 10年前曾向商業客戶推出無須負擔電腦設備,只要透過網路就可以存取資訊的服務。由於客戶只需支付電腦能源與資料儲存的費用,而使這項服務廣受歡迎。

這個早期的雲端運算實驗,稱為亞馬遜網路服務系統(Amazon Web Services, AWS),它目前每個月的使用者已經超過一百萬,預估AWS的2016年營業額將上看130億美元。經過了11年的時間,AWS才從一開始的小規模成長到足以成為亞馬遜的營收支柱。

那AWS的母公司-亞馬遜呢?今年亞馬遜的營業額預計將來到1,450億美元,它也正在不斷地發展新興事業,讓它的營業額與股價可以持續成長。

亞馬遜執行長-傑佛瑞·貝佐斯(Jeff Bezos)於四月的股東信中寫到,亞馬遜將要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書店”,同時也要成為“創新機器”。亞馬遜目前已在運輸服務(包含無人機運輸)、電腦化倉庫、線上影音、音樂服務、平板、個人化數位助理等市場佔據要角;另外,別忘了還有它最主要的電子商務與雲端服務。而實體商店也是目前的規劃之一。

持有亞馬遜股票的Gullane Capital Partners的經理合夥人Trip Miller,向IBD表示,“亞馬遜的業務正逐步擴張,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它們想要讓消費者可以完成一站式購物,並減少消費者使用其它服務的可能性”。

贏得新興且巨大的市場,本來就是一件無法確定的事。因此,亞馬遜一直持續投資在廣泛且仍不斷擴張的業務上,過去也曾讓相關投資人對於盈餘表現感到失望。不過亞馬遜仍不斷創下成長的記錄。誠如貝佐斯所說的,他在20年前載貨物到郵局的時候,就思考著未來發展的可能。一年後,貝佐斯在股東信中表示書籍線上銷售與電子商務,將會成為非常龐大的市場。事後也證明他的確作到了。

目前這個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線上書店去年的營業額已經達到1,070億美元,成立22年後,它創下了營收達到1,000億美元的記錄,這樣的速度比任何一間公司都還快。亞馬遜的股價在過去五年來,已經上漲了330%;近10年來的成長也高達200%,超越了標普500 (S&P 500) 60%的成長。

貝佐斯曾說亞馬遜與AWS都是“從小種子開始培養起的”,雖然並不是每個種子都能長大成(1210-TW)為猶如紅衫般的規模;但貝佐斯希望每個種子,至少都要能達到10億美元的營收。

AWS所處的領域,也遭受到微軟(Microsoft, MSFT-US)、IBM (IBM)與Alphabet (GOOGLE)等幾家知名大廠的夾擊。持有亞馬遜股票的信託公司Synovus Trust高級投資經理Dan Morgan表示,“會持有這檔股票,最主要的原因是AWS”。當亞馬遜大舉投入各種能讓業務擴張的實驗之際,有部分業務已經以失敗告終;最大的敗筆莫過於Amazon Fire手機,目前它已經在市場中消聲匿跡。

進軍數位管家市場

但亞馬遜的無意之舉也造就了一項相當熱門的產品-數位管家Echo,它是一個智慧居家裝置,可以使用語音控制來執行音樂播放、閱讀書籍與提供交通及天氣資訊等功能。而智慧聲控虛擬助手Alexa就像是Echo的聲音與大腦,這讓它能站在最佳的立基點上,成為最快速且最聰明的數位助理,與其它的科技巨頭一爭高下。

雖然亞馬遜並未透露Echo的實際銷售數據,但分析師預估價格為100到200美元的Echo,已經銷售出四百萬台;這項產品也讓使用者與亞馬遜之間,產生更深的黏著度。Synovus Trust的Morgan表示,“亞馬遜不是一間簡單的公司,它有著許多正在執行的業務計畫。我對它們所進行的計畫深具信心”。

這計畫也包含零售。據報導,亞馬遜將於未來幾年在百貨公司開設小型的店面,展示它的硬體產品,例如電子書閱讀器Kindle與Echo。去年度,亞馬遜在西雅圖開設了第一間實體的書店。緊接著,聖地牙哥、奧勒岡州的波特蘭也接連不斷地開設新的書店,而芝加哥將成為下一個據點。這些書店都販賣著亞馬遜自己的硬體產品,反映出它正透過各種通道來與消費者接觸。

亞馬遜也進軍了生鮮雜貨業,並於2007年推出亞馬遜生鮮(Amazon Fresh)的貨品遞送服務。亞馬遜財務長Brian Olsavsky於第三季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生鮮雜貨業是我們對消費者提供的一個重要服務,我們正嘗試各種商業模式的可能性,並從中找出消費者的需求”。

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相關行內人士的消息,亞馬遜也計劃發展便利商店與路邊取貨服務(Curbside Pickup)。投資銀行Pacific Crest Securities表示,亞馬遜將讓消費者可以從線上選購商品,並於公司等地點取貨;此舉預計將可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甚至也可能會威脅到零售業的龍頭-沃爾瑪(Walmart, WMT-US)(Wal-Mart, WMT)。

將與聯邦快遞與優比速一爭高下

分析師們也預期亞馬遜將大力發展運輸業務,來與聯邦快遞(FedEx, FDX)與優比速(UPS, UPS)一較高下;公司之前曾宣佈它買下了貨車車隊,作為倉儲中心之間的運輸工具。此外,亞馬遜更與飛機租賃公司Air Transport Services Group (ATSG)達成協議,租下20架波音(Boeing, BA-US)767用來運送貨物。

持有亞馬遜股票的投資諮詢公司Amplify Investments的執行長Christian Magoon表示,“他們不怕投資,並勇於跳脫舒適圈。他們幾乎所有的創新嘗試,都相當地支持公司核心的線上零售業務”。亞馬遜首架Amazon Prime貨機於八月份首次亮相,凸顯它正積極建構屬於自己的航空運輸網絡。

在它的眾多冒險嘗試之中,Amazon Prime當屬於最成功的典範。自2005年推出以來,年費79美元的Amazon Prime讓會員享有兩天快速到貨的服務;相關福利也逐步地增加,當然價格也成長了。但它只在2014年調升至99美元。而現在Amazon Prime的會員可以免費享有串流影音、版權音樂、免費的照片儲存與27個都會區享有免運費當天到貨等服務。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資料統計,Amazon Prime會員每年在亞馬遜上的平均支出金額達2,500美元,而非會員的平均支出則僅有550美元。

雖然亞馬遜不會說出它的Amazon Prime會員數到底有多少,不過根據研調機構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統計,全美Prime的會員數大概有6,500萬人。Magoon表示,“亞馬遜喜歡透過任何可能的方法與消費者接觸,這過程中也無形為它們建造出了護城河”。

盈餘並非亞馬遜最關心的事

投資往往伴隨著成本。亞馬遜已經和所謂的“獲利製造機器”相去甚遠。事實上,儘管亞馬遜於2014年有著890億美元的營收,但每股仍淨損達0.52美元。雖然最近亞馬遜第三季的每股盈餘比去年同期成長了三倍之多,達到了0.52美元,但仍比華爾街的預期少了0.26美元,亞馬遜的股價,也於隔天下跌了5%。亞馬遜對於最近一季的盈餘展望,仍與分析師的預估存在落差。

隨著亞馬遜積極縮短運輸時間,在第三季它的營運支出也因而大幅增加28%,來到321.4億美元;而相關的倉儲和運輸成本也成長了34%,達到43.4億美元。在第三季以來,亞馬遜已經增加了18間倉儲中心,預計今年度共計將增加26間倉儲中心。這項擴張計畫是四年來最大的投資計劃,今年倉儲中心的面積,也將從2015年20%的成長率提升到30%。

此外,亞馬遜也表示,將會投資影音內容的製作,預期下半年相關的行銷支出,將比去年同期成長兩倍。Olsavsky於電話會議中表示,“所以你會看到亞馬遜下半年度的投資重點,將會著重於數位內容與倉儲中心。另外,他也指出亞馬遜將會為Echo增加更多資源,將市場範圍拓展至印度並推廣AWS服務”。

分析師眼裡的亞馬遜目標價

亞馬遜表示這些投資,將有助於吸引並保留更多消費者。分析師雖然有些異議,但他們大致認同這樣的說法。證券投資顧問商FBN Securities的分析師Shebly Seyrafi表示,“由於預見潛在的發展機會,亞馬遜已經決定在下一個大型的投資循環之中大舉投資,預計投資計劃將會持續到今年第四季。我們相信此舉,將可能為亞馬遜帶來強勁的營收成長”。

Seyrafi給予亞馬遜優於大盤的評價,並訂定目標價為875美元。有些分析師更將目標價訂在1,000美元。亞馬遜在11月22號的股價上漲了2.6%,來到了780美元。Olsavsky於10月27號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將會持續投資能夠提升顧客體驗的事物,特別是Prime的體驗。我們正盡可能地持續在已知的領域琢磨,讓業務能夠盡可能地兼具效率與獲利,我們也以明智的方式進行重點式的投資。我們相信這些付出,將可以有效增加客戶體驗,並為創造出得以延續的商業模式”。(編譯/Bevis)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授權轉載

© [2016]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BD) does not license, review or approve of, and is not responsible or liable for any investment advice or other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user. The user is not an agent of, sponsored by, affiliated with, or owned by IBD and is not authorized by IBD to make any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or promises.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