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一個超級熱門的演唱會門票,從原價 10,000 元一路降價到 1,000 元,卻還是沒有人要買,甚至願意用低價賣出的人也寥寥可數。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無量下跌」場景:價格不斷下降,但買賣雙方都處於觀望狀態,不願意進場,導致成交量極低。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無量下跌」代表市場流動性不足。
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什麼是無量下跌?為何會發生?以及投資人遇到時該如何應對?股感將透過這些知識,讓你能更理性地分析市場、做出精準決策,並有效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
無量下跌是什麼?
在正常的市場中,資產價格是由買賣雙方的供需關係所決定,買氣旺盛則價漲,賣壓沉重則價跌。然而,「無量下跌」是一種特殊的市場現象,指的是在成交量極低甚至接近停滯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卻持續走低。
這背後的邏輯就像前面提到的演唱會門票例子:票價不斷往下掉,但市場上既沒有人願意接手,想賣的人也因為價格太低而選擇觀望(或根本賣不掉)。由於買賣雙方缺乏交易意願,導致成交量極度稀少,但價格卻依然不斷探底。這通常是市場信心脆弱、流動性枯竭的一種警示訊號。
無量下跌的原因?
「無量下跌」通常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買賣雙方缺乏交易意願所導致的結果。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原因:
- 買盤意願低落: 這是無量下跌的核心因素。當投資人(需求方)普遍預期價格會持續走低,或對該資產的未來前景感到悲觀時,他們會選擇觀望,不願在當前或更低的價位接手。這導致市場上缺乏足夠的買方來承接賣單,即使是少量的賣單,也會使價格進一步下跌,以此來尋找願意接手的買家。
- 賣方不願在低點拋售: 在價格持續走低後,許多原本的持有人(供給方)可能會認為當前價格過低,不願意認賠賣出,而是選擇繼續持有,等待價格回升。這種「惜售」心態會減少市場上的賣單供給,使成交量進一步萎縮。另一種情況是,當價格跌到跌停板,賣單大量湧現,但由於完全沒有買方接手,導致賣單無法成交,交易量因此變得非常稀少。
- 市場極度悲觀或不確定性高: 當市場對某個資產或整體經濟感到極度悲觀時,投資人的信心會受到嚴重打擊。這種情況下,買方會選擇觀望,而賣方則可能因為虧損過大而不願出售,使得市場交易陷入停滯。在極端悲觀的氛圍下,主管機關有時會採取如實施限空令等措施,試圖穩定市場情緒。
💡想了解什麼是限空令,可以點這篇文章喔!>>>限空令是什麼? 救市三箭剩一箭?過往限空令一次看!
無量下跌對市場的影響?
「無量下跌」通常預示著市場處於不健康的狀態,並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 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由於交易量極低,價格訊號變得模糊不清。這使得投資人難以判斷未來的趨勢,導致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決策難度大幅提高。
- 恐慌情緒加劇:當市場交易冷清,投資人會感到孤立無援,恐慌情緒隨之加深,許多人會選擇暫時離場觀望。
- 波動性升高: 在交易量不足的情況下,少量的資金流動就能對價格造成顯著影響,使得股價波動變得更加劇烈。
對於短期交易者而言,無量下跌意味著市場缺乏明確趨勢,操作難度極高;而對長期投資者來說,則是耐心與策略的一大考驗。
無量下跌 vs. 放量下跌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統整出,成交量是否低迷是達成「無量下跌」的條件。同樣是下跌,如果成交量仍維持一定的水準,則稱為「放量下跌」,他們各自代表的意義也不盡相同:
- 放量下跌:在價格下跌的同時,成交量顯著放大。通常表示大量投資人恐慌殺出,有明顯的換手現象,雖然負面,但至少有交易量支撐。
- 無量下跌:在價格下跌的同時,成交量極度萎縮。意味著市場已經陷入交易冷清的狀態,買氣極度匱乏,後續價格往往還有繼續下探的風險。
無量下跌往往比放量下跌更加負面,特別是在非跌停鎖死的情況下,更顯示出市場需求的極度萎縮與信心的不足。
無量下跌的例子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理解「無量下跌」,以下分享兩個市場上發生的案例。
2025 年 4 月 7 日「解放日」台股大跌
今年 2025 年 4 月 7 日「解放日」為例。在川普的等量關稅政策衝擊下,台股在清明連假後遭遇大幅賣壓,遭遇史上最大的單日跌幅。當天大盤終場下跌 2065.87 點,收在 19232.35 點,創下史上最大的單日收盤跌點紀錄,超過 1,700 多檔股票無量跌停,達到「開盤即收盤」。成交值也萎縮至新台幣 1,660.19 億元,是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的新低量。
資料來源:Yahoo!股市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2014 年 7 月基亞生技新藥解盲失敗
再舉一檔個股為例,生技股向來因其高成長潛力而備受關注。2014 年,基亞生技當年股價飆漲至四百多元,市場對其研發的肝癌新藥 PI-88 寄予厚望。然而,同年 7 月公司宣布新藥第三期臨床試驗「解盲」結果不如預期,形同宣告新藥開發失敗。
結果新藥解盲失敗的消息讓股價一夕崩盤。基亞連吞了 18 根無量跌停,股價從高點的 479 元暴跌至百元以下,重創生技類股的整體信心,也讓許多散戶和法人投資人蒙受巨大損失。基亞的例子也較生動地說明在公司基本面出現重大變故時,無量下跌是如何摧毀市場信心的。
資料來源:Goodinfo!
無量下跌該如何解套?
面對「無量下跌」這種市場信心極度脆弱的情況,投資人需要冷靜應對。以下股感提供幾種解套與應對策略,但也要記住,在金融市場中並沒有標準答案,最終還是要取決於投資人對資產的判斷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1. 檢視基本面,判斷資產價值
首先,需要重新評估這檔資產的基本面是否發生了變化。
- 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否惡化? 檢查公司的財報、獲利能力以及產業前景。如果基本面依然穩健,下跌可能只是市場情緒過度反應,而非資產本身出了問題。
- 是否有未知的利空消息? 試著搜尋是否有潛在的負面新聞或市場傳聞,這些都可能導致投資人恐慌性拋售。
如果基本面沒有改變,且你對公司的長期價值依然有信心,這或許是分批加碼的時機,以降低平均持有成本。然而,如果基本面已經轉差,則可能需要考慮停損,避免更大的損失。
2. 技術分析與資金管理
- 觀察技術指標: 在無量下跌的過程中,可以關注一些技術指標,例如成交量是否出現放大的跡象,或是股價是否在重要支撐位附近止穩。這些都可能是反彈或止跌的訊號。
- 嚴格執行停損: 如果你是在跌勢初期進場,且已經達到當初設定的停損點,就要果斷執行。無量下跌的後續走勢難以預測,不要期待能立即反彈。
- 分批賣出: 若你判斷後市不佳,但又難以一次性賣出,可以考慮分批賣出,逐步降低持股比重,以減少單一資產的風險。
3. 心理層面的應對
無量下跌最考驗投資人的,就是心理素質。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陷入恐慌或不甘心認賠的循環。
- 避免情緒化交易: 回歸到最初的投資理由,理性分析當前狀況,避免因為恐懼而做出衝動的決定。
- 分散投資風險: 如果你發現單一持股佔比過高,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去檢視你的投資組合。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資產類別,可以有效降低單一股票下跌對整體資產的影響。
無量下跌的解套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取決於你對資產的判斷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最重要的是,在進場前就應設定好停損點,並持續關注資產的基本面變化。面對這種困境,冷靜分析與果斷決策才是上策。
結論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市場中,有時候一直癥結的成因其實於事無補,有可能是內部關係人提早得知某消息或是單純只是市場不理性。
無論面對何種市場現象,唯有透過深入的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嚴格的風險管理、以及有足夠的耐心和情緒控制,才能在市場的波動中穩健前行,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最終實現自身長期穩定的投資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