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全球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全球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

2021 年 1 月 5 日

 
展開

說到期貨,台灣投資人想到的大概都是以加權指數為標的的大台、小台,但你知道天氣也有期貨,水也有期貨?
不要訝異,這些都出自全球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 – CME Group

本篇重點:

  • 公司簡介-全球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
  • 營業概況-最主要收入來源為交易手續費與結算費
  • 競爭力來自強強聯手、長期建立的信譽與開發新商品的努力不懈像是天氣期貨、比特幣期貨、水期貨等等
  • 2018 年併購NEX Group跨出老本行 跨入現貨市場

公司簡介-全球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簡稱芝商所)的前身芝加哥奶油與雞蛋交易所(Chicago Butter and Egg Board)成立於 1898 年,成立之初是一家非營利公司, 1919 年改名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以外匯、S& P500 、NASDAQ 100 與肉類期貨交易最為知名,特別是在 1969 年創造出全球第一次的外匯期貨交易後,被全球各大金融中心仿效,成為全球知名的交易所。

2002 年在NASDAQ以CME股票代號公開上市,掛牌後開啟擴張之路, 2007 年併購CBOT,併購後更名為現在的名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Inc.,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Group Inc.), 2008 年併購NYMEX與COMEX( 1994 年NYMEX已先併購COMEX),至此美國四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合而為一,成為全球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 2018 年成交量約 48.4 億口,市佔率約 16% ,全球排名第一。 2019 年營收 48.6 億美元,淨利為 21.2 億美元,基本每股盈餘為 5.93 美元。全球員工人數 4340 人,在全球超過 10 國家設有營業據點。

芝商所集團合併的這三個期貨交易所各有所長。其中,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是世界第一個現代期貨交易所,成立於 1848 年,早期芝加哥是美國東西部的貨物運輸的中轉站,期貨交易所在此應運而生,CBOT以農產品類期貨、國債期貨與道瓊指數期貨交易最為知名,在被併購前大多數時間都是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以能源類、鉑金與鈀金期貨交易最為知名,COMEX(紐約商品交易所)則以貴金屬類期貨交易最為知名。

營業概況-最主要收入來源為交易手續費與結算費

芝商所集團在市場以第三方的姿態提供衍生性商品買賣雙方公正的交易,收入來源主要包含交易手續費、結算費與市場數據與資訊服務,提供的商品類型可分為六大類利率期貨(例如美國公債期貨)、股價指數期貨(例如S& P500 指數期貨)、外匯期貨(例如歐元/美元期貨)、農產品期貨(例如黃豆期貨)、能源期貨(例如西德州原油期貨)與金屬期貨(例如黃金期貨)。

其中交易手續費是買賣成交時收取的費用,交易方式有三種透過CME Globex交易平台(電子盤)、公開喊價(人工盤)與場外私下撮合,透過Globex交易佔 80% 、公開喊價佔 5% 、場外私下撮合約佔 15% 。結算費是期貨與選擇權到期時透過CME結算中心所收取的費用, 2019 年交易手續費與結算費平均一次交易CME可以收到 0.703 美元。

市場數據與資訊服務則是CME提供即時報價或其他訊息所收取的費用,除了一般商品的即時市場報價外,CME也提供金融市場不同類型參與者的交易概況、場外定價訊息等各式各樣交易資訊與報告。

2019 年,結算與交易手續費佔CME營收比重 81.1% 、市場數據與資訊服務佔比 10.7% 、其他佔比 8.3%

競爭力來自強強聯手、長期建立的信譽與開發新商品的努力不懈

芝商所集團存在於市場已經超過百年,對於一個在交易市場的第三方腳色,公正且被投資大眾信賴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事,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新興市場交易所都必須由政府出面設立交易所,後續才逐漸轉型成公開發行公司。

美國這種主要由私人建立交易所的模式,缺點是會多個交易所各據山頭。近年CME透過一次次併購,強強聯手,交易量維持世界第一寶座,規模大客戶就多,不管併購進來的商品或新開發的商品,銷路比較好找,現在台灣券商提供的海外期貨交易,最大的商品供應者就是CME,這些商品並非沒有替代品,但還是習慣交易CME的。

CME除了持續拓展未開發的新興市場,也不斷開發新的商品,像是 1999 年,CME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天氣期貨,每個月的期貨契約開放交易前,會先根據過去 10 年當月的天氣溫度訂出一個基準值,投資者必須判斷今年的同樣月份的溫度每天累計會高於或低於基準值多少度,這種期貨的目標客戶主要是能源公司,規避溫度變化所帶來的能源需求差異風險。

2017 年CME推出了比特幣期貨,在CME前已有非主流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但一般投資人知道比特幣已經有期貨應該是在CME推出之後,CME採用的參考價格(BRR)指數,是匯總itBit,Kraken,BitStamp和GDAX而來,每個合約價值為 5 個比特幣,保證金為契約價值的 35% , 2020 年 9 月的日交易量大約為 3000 口/日, 2019 年的高峰曾有 30000 萬口/日的成交量。 2020 年CME再加碼推出比特幣選擇權。

2020 年 9 月宣布未來將推出加州水價期貨,如果能推出將會是市場上第一個水期貨,加州水價期貨將會根據NASDAQ推出的加州水價指數作為價格標準,一個期貨合約代表 10 英畝英呎體積的水價,提供給加州農業、工商業、政府等用水大戶一個避險的管道。

2018 年併購NEX Group跨出期貨交易 進入現貨市場

CME於 2018 年 11 月收購了NEX Group plc(NEX),NEX Group plc是英國六家受政府監管的交易所之一,提供債券與外匯的現貨交易平台,合併前每日債券交易金額約 6000 億美元。而佔CME成交量與營收比重最高的就是債券類期貨與選擇權,透過這次併購,將強化CME在債券市場的影響力,客戶可以同時在CME進行債券現貨與期貨選擇權的交易。CME的六大類產品中,債券現貨市場相對單純,未來CME還有可能持續類似的併購行為,持續擴大其在債券現貨市場的影響力。(這邊的債券指的是政府公債非公司債)。

結論

CME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是期貨的交易手續費以及結算費用,與美股的走勢沒有很強的連結性,短期來說,市場的波動率與CME的營收有較強相關性,市場波動率大對CME有利,但因多數人都認為市場波動率大很難長期維持,股價反應也有限。長期來說,只要資金供應量變多美元地位維持不墜,對CME就是正向,另外CME持續開發新的期貨商品也會有所挹注。

參考資料:

  • MBA智庫百科
  • 臺灣期貨雙月刊
  • CME法說會
  • CME財報
  • Investopedia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