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通貨膨脹「全面擴散」!會影響民眾們的消費意願嗎?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通貨膨脹「全面擴散」!會影響民眾們的消費意願嗎?

2021 年 12 月 1 日

 
展開

大家好,我是股乾爹的 Sean。 不好意思上週俗務纏身、案牘勞形,所以停更了一週。但是也非常感謝大家溫暖的留言支持。這一週我們聊的是,全面擴散的通貨膨脹,以及這對於消費者信心和聖誕假期購物旺季有什麼影響。

全面性的通貨膨脹

11/10 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公布了 10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市場原本就預期會是近期新高的 5.8% 年增率,結果最後是比市場預期還要高的 6 字頭 6.2%,這是 1990 年以來最高。就算我們把能源以及食物拿掉,單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ore CPI 年增 4.6%,也是高於市場原本預期,同時也是 1992 年以來最高。

還記得我們在第 19 集講到,市場當時被聯準會主席 Powell 給說服,說現在的高通貨膨脹是暫時的,因為像是二手車、晶片、海運等等,都是因為供應鏈受到疫情影響造成短期的供需失衡,當時大家都相信等到疫情緩解價格就自然會回落,這在當時也造成了殖利率的漸漸回落。

沒想到天不從人願,現在又過了 4 個月,這些當時被認為是暫時因素居然都還沒緩解。舉例來說,最具代表的暫時性通膨(transitory inflation)來源就是二手車價格。在這份 10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中,我們看到二手車的價格達到 2021 年新高,月增 2.5%,年增 26.45%。根據 Manheim Used Vehicle Value Index,二手車的價格進入 11 月還是持續上漲,持續創下新高。若我們看 cargurus 這個網站的數據也是傳遞出類似的訊息,不管是 Ford、Chevrolet、Toyota 的二手車價格甚至在 11 月還是持續上漲的。

我們都知道二手車的價格不可能永無止盡的漲下去,新車的價格就是二手車價格的天花板,等新車的產能開車來二手車價格自然會回落,可是問題是新車的產能就是一直開不出來,這就是一個暫時性通膨持續的比想像中還久的最好例子,目前根據 Manheim 的預測,11、12 月的二手車價格還是會持續上漲,也許到明年初才有可能下滑。要知道,美國 10 月份美國核心物價指數月增 0.6% 當中,0.1% 就是來自二手車的價格,因此在接下來幾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應該是無法有意義的回檔。

而且,暫時性通貨膨脹 一直維持在高檔數個月後,我們已經無法把討論的焦點放在這些暫時性的通貨膨脹到底會「暫時」多久。因為一些較為持續性的通貨膨脹(permanent inflation)也開始出現了上升的趨勢。持續性通貨膨脹 的代表像是 rent 房租、owner’s equivalent rent 就是屋主自己預測現在自住的房子租金可以到多少、醫療服務等等。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有製作了一個暫時性通膨及持續性通膨的指標,這二個指標現在都達到了 100,也就是說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中,不管是相對暫時性的項目像是二手車,或者是相對持續性的項目像是房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現在都處於高度通貨的狀態,基本我們已處於一個全面通膨的時代。

克里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的通膨指標

我們知道,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基本上就是追蹤一般居住在城市消費者,他們日常生活所需購買的一籃子產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化。在這個指數裡每項商品或服務的權重,也是依照一般城市消費者平均一年在各項花費的比重而定。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ore CPI),就是把能源及食物拿掉,儘管油錢、飯錢的確是我們是日常生活一大花費,但因為像是石油的價格很容易受到石油輸出國的操弄,食物的價格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這些外力因素影響價格變化,使得 CPI 有時無法反映出一個國家通貨膨脹的真實狀況,所以比起 CPI,很多時候中央銀行的經濟學家們更在意的是 core CPI 。

聯準會的 Cleveland 分行,他們自己也有編纂二個常被市場採用的通貨膨脹指標,叫做 median CPI 以及 16% Trimmed-Mean CPI。他們ㄧ樣拿的是美國勞工統計局所統計的物價數據,但是他們會把所有類別,先依據月增從小排到大。像是我們可以看到,10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當中,最弱的還是有像是手錶跟珠寶,年化後的月增數據是 -25.52%,最強的則是燃油,年化後的月增數據是 193.5%。

排完之後,我們依照這些價格類別原本在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權重一路往上加,當累加跨過 50% 的時候那個類別,基本上就是所謂的中位數,那麼這一個類別的月增就被稱作是 median CPI 。在十月這個類別是 Medical care commodities,像是藥呀醫療器材等等,月增 0.6%,因此十月的 median CPI 中位數 CPI 月增就是 0.6%,我們也能用一樣的方法算 CPI 年增的中位數。

那至於 16% Trimmed-Mean CPI ,也很直覺喔,那就是依照之前排完後,把最前面 8% 及最後面 8% 的類別去掉,剩下的類別再一起加權平均。我們可以看到 10 月份的 median CPI 月增 0.6%,年增 3.1%,16% Trimmed-Mean CPI 月增 0.7%,年增 4.1%,月增率為今年新高,年增率也都是近 30 年新高。

基本上不管是 median CPI ,或是 16% Trimmed-Mean CPI,月增或是年增,目的就是想辦法把消費者物價指數這裡面的雜訊去掉,避免有一二種類別暴漲或是暴跌,進而影響到整體的數據,目的是獲得整體物價通貨膨脹的趨勢。在聯準會的 Cleveland 分行的網站上他們也放了一張這二個數據年增率以及傳統 CPI 和核心 CPI 比較。

我們可以看到在今年 3~4 月 CPI 及 core CPI 開始往上時,median CPI 及 16% Trimmed-Mean CPI 還沒有上漲的那麼明顯,近幾個月卻是有迎頭趕上的趨勢。就算在 8~9 月的時傳統的 CPI 及 core CPI 年增有暫時滑落,median CPI 及 16% trimmed-mean CPI 都是穩定上升的,二個指標的年增率也都在 30 年區間的高點。

基本上,現在討論通貨膨脹是否暫時的相對沒有意義,因為根據這些指標顯示,通貨膨脹已全面擴散,那些相對持續性的通膨像是房租,不會因為晶片缺貨緩解或是塞港緩解價格就滑落。現在真的問題是,如果聯準會還不介入,通貨膨脹到底會在 2% 以上多久?如果社會對於長期的通貨膨脹預期改變,那麼中央銀行到時候要介入控制這樣的預期,就得花很大的力氣。題外話,美國的 Thanksgiving 快要到了,據說火雞的價格在過去一年也漲了 25%。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零售銷售

11 月初的密西根大學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只有 66.8,創下了過去十年最低,這是一個密西根大學每個月所做的調查,目的是量化美國消費者對於現在經濟狀況的信心。其中有個問題是「你認為現在是否為購買耐用消費品的好時機?」這一個問題的回答分數創下 1980 年來新低,造成最後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創下過去 10 年新低,很簡單,大家都覺得不是很時機,因為東西太貴了。

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我們自然會擔心,消費信心指數這麼低,大家都在抱怨物價太高,這會不會影響到接下來的零售銷售(retail sales)數據呢?畢竟美國的感恩節、聖誕節假期都快要到了,現在正好是消費旺季,今年的銷售旺季會不會因高物價而影響到大家購物的意願?結果目前似乎沒有這個跡象。

11 /16 公布的零售銷售月增 1.7%,超過市場預期的 1.4%,而且是非常平均的增長,在 13 個類別中有 10 個類別都是增長的,野村證券認為根據美國人在搜尋 holiday shopping 的頻率來看,今年的假日購物提早了,美國銀行根據他們自己的信用卡數據,認為強勁的 Retail Sales 零售銷售在 11 月還是繼續。

所以目前看來,美國的消費者雖然擔心通貨膨脹,雖然消費者信心低落,但他們仍持續在消費,以往消費者信心低落時,常常是因為經濟放緩、失業率增高,所以他們口袋沒有足夠的錢去消費。

然而,這次消費者信心低落的原因比較不一樣,是因為物價太高。然而物價太高的同時,因為工作機會充裕、過去一年資產價格上升、甚至大家因為不能出國旅遊省下一筆旅遊經費,目前看起來大家雖然信心低落,卻是負擔得起也願意購物的。雖然銷售金額的成長有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價格的上漲,不一定是量的成長,但不管怎麼樣,至少證明大家願意消費,而且企業收到的錢也在成長,這對於企業及股市來說應該還是一個好消息,今年年底的購物旺季,應該還是能值得期待。

但是對於拜登政府及聯準會來說,就是一個比較困難的議題。Biden 目前支持率落到谷底,就是因為通貨膨脹已經在國內成為一個政治議題,這幾天他將會決定下一陣聯準會主席人選,我相信他在面試不管是 Powell 或是 Brainard 時,鐵定都有讓他們提出緩和通膨,但是又不至於對經濟造成過大的衝擊的解法。

所以今天的 take-away 呢?美國的通貨膨脹現在是處於全面攀升的狀況,這導致消費者信心大降,但是在感恩節及聖誕佳節前夕,他們口袋裡還有錢,或是說他們擔心現在不買,以後會變更貴,大家還願意持續消費,好好過個疫情緩和後的第一個佳節,這對企業或是股市來說還是個好消息。但是,人生就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消費者的信心及行為也是。

高物價到底何時會造成消費意願下降呢?Biden 政府及 Fed 又將如何處理國內的民怨,及通貨膨脹會超過目標好一段時間的可能性呢?那我們先等聯準會主席人選確定,再來擔心這個部分吧!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