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凱道深思:碧桂園、中國房地產、兩岸關係的未來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从严奥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凱道深思:碧桂園、中國房地產、兩岸關係的未來

最近更新時間: 05 May, 2025

 
展開

碧桂圓2025  凱達格蘭大道資料來源:作者親攝,2025 年 5 月 5 日,臺北市中山南路 11 號

站在凱達格蘭大道,想著遠方的碧桂園與中國房地產近年的辛勞,背後隱藏的含義與對兩岸關係帶來的間接影響,我嘆了長氣。在將近兩年前的文章裡,「碧桂園:中國經濟泡沫一路走來的縮影」,我是這麼想:

看著碧桂園在官網上發出「最新!碧桂園已全國交付超 38 萬套」,很是痛心⋯⋯幾百萬幢爛尾樓的背後,是被牽連破產的千萬中國人民⋯⋯中華民國該怎麼做?提供什麼精神上的協助、精神上的喊話、精神上的寄託?還是任由這些處於水深火熱的共和國人民激怒成怨,堆疊起終究以民族主義之名的忿忿然情緒,迫使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海外尋找敵人、進行冒險?

砸鍋賣鐵推拖拉

那是 2023 年的文章了,今年已是 2025 年。世界產生重大變化,民進黨獲得第三任期、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梵諦岡正忙著選出繼任方濟各的教宗,LeBron James 在洛杉磯湖人隊已是兩年季後賽的一輪游。但是,我依舊關注碧桂園,因為這間曾連續六年在中國銷售第一的房地產公司是典型,是中國房地產整個產業的縮影。

在「2024 年度報告」,碧桂園以「千方百計砸鍋賣鐵」來形容正經歷的嚴峻時刻。

碧桂圓2025  碧桂圓報告資料來源:碧桂園 2024 年度報告(第 29 頁)

嚴峻之際,碧桂園集團首先裁減人員。從 2021 年年底到去(2024)年年底,碧桂園的總員工人數從 10 萬人縮減到 2 萬人左右,意味著在三年內裁員近 80 %。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年份 人數 資料來源
2021 100,705 碧桂園 2021 年度報告第 40 頁
2022 69,932 碧桂園 2022 年度報告第 55 頁
2023 43,146 碧桂園 2023 年度報告第 34 頁
2024 22,794 碧桂園 2024 年度報告第 48 頁

其次,碧桂園的收入,從 2021 年的 5,230 億人民幣墜落至去年的 2,527 億人民幣,腰斬。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年份 收入(人民幣億元) 資料來源
2021 5,230 碧桂園 2021 年度報告第 122 頁
2022 4,304 碧桂園 2022 年度報告第 128 頁
2023 4,010 碧桂園 2023 年度報告第 124 頁
2024 2,527 碧桂園 2024 年度報告第 113 頁

碧桂園面臨的裁員、收入下降,不是碧桂園自己的問題,而是中國房地產的整體通病。碧桂園不是個案,是中國房地產的通案。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住宅房的銷售面積下降 14.1 %、銷售額度下降 17.6 %,待售面積卻增長 16.2 %;雪上加霜,全中國的房地產住房投資同比下降 10.5 %。意味著,去年全中國的住房市場呈現供過於求:

  • 賣房總面積 ⬇
  • 賣房總收入 ⬇
  • 總投資金額 ⬇
  • 待售總面積 ⬆

碧桂圓2025  中國房地產資料來源:国家统计局

再意味著,明(2026)年乃至於即將召開中共二十一大的 2027 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依舊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房地產商的毛利將依舊萎靡。往後幾年,中國房地產商仍舊疲於奔命,拋售資產,拿抵押品尋找銀行團輸血,以及說服債權人同意展延債務。根據碧桂園在今(2025)年 1 月初發布的「境外債務重組及業務發展的最新情況」,當前美元債務重組案的目標是

  • 少債務最多 116 億美元
  • 將到期時間延長至最多 11.5 年
  • 將加權平均借貸成本從重組前的每年約 6% 降低至重組後的每年約 2%

換句話說,碧桂園已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建設,預備將還債截止日延伸至本世紀三零年代,到時候,中國的政治將面臨後習近平時代,新的政治鬥爭與人事安排,乃至於國家政策將面臨不穩定。

龜笑鱉無尾,鱉笑龜粗皮

即便如此,身在臺灣的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誠如我近月在凱道的感受,臺灣當今官場認為,中國經濟越糟糕,就越突現臺灣的韌性、毅力與國際能見度。彷彿中國爛,臺灣就好;中國糟,臺灣就棒。我看不出之間的關聯性。不僅在道德方面,這種論述頗有爭議;在兩岸政策方面,更是犯下「龜鱉互笑」的重大錯誤

中國越糟,中國執政黨越需要尋找敵人,向外冒險,轉移中國國內焦點。疫情期間,大大小小的省市城村拉起封鎖線,百姓苦不堪言,但中國政府掌控輿論導向,將中國人民的生活隔成碎片,天天播送美國疫情升溫、美國兩黨惡鬥等轉移焦點的新聞。

正如此刻的碧桂園,中國房地產商過得越慘,就須在短時間內大裁員,相關產業鏈如鋼鐵業、水泥業、運輸業、金融業及仲介業亦將受到連帶危機。人民開始失業,社會仇恨開始升溫,中國政府將向外轉移焦點。這是我們要的兩岸政策嗎?

所以,我們萬萬不可失分寸,不可在目睹中國房地產金融危機之際,笑別人沒尾巴。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从严奥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