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平時有在關注總體經濟的朋友,應該都對 PMI 指數不是很陌生吧!透過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中的製造業 PMI 指數、非製造業 NMI 指數等景氣領先指標,可以清楚判斷國家的整體經濟活動及不同的產業趨勢,那究竟什麼是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怎麼解讀?本篇帶你一一探討!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是什麼?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是一種綜合性的經濟指標,用來衡量國家整體經濟狀況及預測產業的未來趨勢,因此,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也被視為一種景氣領先指標。
採購經理人指的通常是企業中採購相關部門(採購、資材、供應鏈管理等)經理級以上的高階主管 ; 而非製造業由於較沒有存貨,難以界定採購經理人,會以商品企劃部、財務部等高階主管替代。藉由每月對特定主要產業的採購經理人(註一)進行問卷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所編製而成,內容包含採購經理人對自身公司在原物料、成品採購數量、訂單最新狀況等的評估。
💡 什麼是景氣領先指標? >>【景氣指標】看懂最新國內景氣、景氣對策信號
在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下,其實又可以依據不同產業及不同的編制指標進行分類,以台灣為例,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在問卷編制上,是參考美國供應商協會 ISM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依據產業結構特性,可以區分成以下兩大類:
- 製造業: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 非製造業: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 Non-Manufacturing Index)
💡 延伸閱讀 >>什麼是美國 ISM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以下整理了台灣 「製造業 PMI 指數」及「非製造業 NMI 指數」中各自包含的產業類別,以及問卷編制所使用的指標:
台灣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
指數 | 製造業 PMI | 非製造業 NMI |
產業類別 |
|
|
編制指標 |
|
|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作者整理 |
PMI 指數用問卷調查,這樣會準嗎?
在前段中,我們知道 PMI 指數是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藉由採購經理人的主觀判斷所得出的指標,不知道你心中會不會有個疑問,那麼主觀的指標,真的有用嗎?
以製造業為例,其之所以被認為有效,是因為製造業的原料需求、機具設備訂單與生產的週期較長,需在數個月甚至一兩年前便先做好預定,之後才能交付產品。簡單來說,採購經理人在職務上,透過上游原物料需求及下游的訂單數量等,會事先了解產業供需,進而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景氣狀況。也因此,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確實可以用來判斷景氣循環哦!
PMI 指數怎麼計算?公式是什麼?
以台灣為例,製造業的調查問項有 14 題,非製造業則是 12 題,受訪的經理人需要針將觀察到的經濟活動與上個月比較,並針對各問項勾選「上升」、「持平」或「下降」。我們可以將計算方式分成以下三個步驟:
1.計算各項目的擴散指數
擴散指數(Diffusion Index)是衡量景氣變動方向的一種常見指標,藉由問卷中經理人勾選的「上升」、「持平」或「下降」, 並通過以下的計算方式而得到,我們以新增訂單指數為例:
新增訂單指數 = P1 + P2 * 0.5 + P3 * 0
(1) P1 :回答「上升」的百分比 (%)
(2) P2 :回答「持平」的百分比 (%)
(3) P3 :回答「下降」的百分比 (%)
2.計算各產業別指數
在得到各個項目的擴散指數後,我們便可以利用加權的方式得到各個產業的 PMI 指數。要注意的是,這只是個別產業的 PMI 指數,並不是整體製造業或服務業的 PMI 哦!計算的方式如下:
製造業中各產業的 PMI (以電子暨光學產業為例) :
電子暨光學產業 PMI =
(該產業) 新增訂單指數* 20% + (該產業) 生產數量指數* 20% + (該產業) 人力僱用指數* 20% + (該產業) 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 20% + (該產業) 存貨指數* 20%非製造業中各產業的 PMI (以批發業為例) :
批發業 PMI =
(該產業) 商業活動指數* 25% + (該產業) 新增訂單指數* 25% + (該產業) 人力僱用指數* 25% + (該產業) 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 25%
3.將各產業別指數合成「製造業 PMI」及「非製造業 NMI」
在得到個別產業的 PMI 指數後,我們便可以將其合併成製造業或非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計算方式如下:
- 製造業 PMI 指數:依照六大產業各自占製造業名目 GDP 的比重權數,加權平均計算
- 非製造業 NMI 指數:依照九大產業各自占非製造業名目 GDP 的比重權數,加權平均計算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我們便可以得到介於 0 ~ 100% 之間的「製造業 PMI 指數」及「非製造業 NMI 指數」,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可以如何解讀得出的數據吧!
怎麼解讀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會反映經濟成長嗎?
在更深入了解之前,我們先試著利用以下的判斷方式閱讀下面的新聞稿:
- 若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50 ,表示景氣正處於擴張期 (Expansion)
- 若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50 ,表示景氣正處於衰退期 (Contraction)
(新聞擷取)PMI 連 20 個月擴張 新增訂單、生產指數大幅回升 2022 / 03 / 04 中央社 記者 蘇思云
中經院今天公布 2 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新增訂單指數、生產指數大幅回升,帶動 2 月 PMI 指數回升 2.6 個百分點來到 58.8% ,是連續 20 個月呈現擴張。
至於 2 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由於 2 月碰到農曆春節、 228 假期,工作天數僅 15 天,未經季調的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都中斷連續 7 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拖累 NMI 續跌 2.3 個百分點至 51.6% ,連續 3 個月下滑。
新聞取自 ⟪PMI 連 20 個月擴張 新增訂單、生產指數大幅回升⟫其實,透過 50 這個分界點,我想讀者們都可以清楚讀懂上述新聞想傳遞的資訊,而事實也是如此,藉由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是否大於 50 ,便可以輕鬆了解製造業或非製造業的產業趨勢,而根據與前期比較或是與 50 間的差值大小,更可以幫助判斷產業的擴張 (衰退) 速度,這也是為什麼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會被視為重要的景氣領先指標。
PMI 指數有反映在股價上嗎?與台股的連動性
既然 PMI 指數可以作為判斷經濟成長的依據,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個疑問,PMI 指數是否也和股市有一定的相關性呢?
我們使用 PMI 指數下的細項之一「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 ,其代表採購經理人對台灣製造業或非製造業未來景氣的看好程度,當將其與台灣加權指數進行比對時,竟然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從圖中可以看到,PMI 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與台灣加權指數具有高度的相關性,或許這項指標並不適合作為短期股市僅出場的依據,但卻證實了這項指標確實可以幫助投資者們判斷長期的景氣趨勢,並瞭解國家的經濟狀況。
PMI 指數在哪查詢?什麼時候發布?
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其實並不需要硬背 PMI 指數的計算方式,但一定要知道可以到哪裡查詢!
美國 PMI 指數查詢方式:
可以到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 查詢,發布時間如下:
- 製造業 PMI - 每月的第 1 個工作日
- 非製造業 PMI - 每月的第 3 個工作日
- 醫院 PMI - 每月的第 5 個工作日
💡 更多相關圖組 >> 美國 – ISM製造業指數 [PMI] |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台灣 PMI 指數查詢方式:
可以到 景氣指標查詢系統 查詢,發布時間如下:
- 製造業 PMI - 每月前三個工作天
- 非製造業 PMI - 每月前三個工作天
💡 更多相關圖組 >> 台灣 – PMI 製造業指數 |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整理
-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是用來衡量國家整體經濟狀況及預測產業未來趨勢的景氣領先指標。
- 台灣的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包括「製造業 PMI 指數」及「非製造業 NMI 指數」。
- 台灣的製造業 PMI 指數採用新增訂單、生產數量、人力僱用數量、存貨、供應商交貨時間共 5 項擴散指數。
- 當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50 ,表示景氣正處於擴張期 ; 當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50 ,表示景氣正處於衰退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