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過了「ETF和基金的不同」,這篇就來談談「ETF怎麼選?」「ETF有哪些種類?」。ETF的種類不但比基金多更多,而且不管是佛系投資人還是超專業投資人,都有相應的ETF可以選擇。
ETF有哪些種類?
ETF的種類如下:
主動型ETF(Active ETF)- 許多知名經理人也把旗下基金放到交易所讓人更自由買賣。這類ETF不一定都持有股票,標的也由經理人團隊挑選,通常管理費也較高,績效好壞則要看經理人團隊功力了。這類ETF種類非常多元,無法在此一概而論的介紹,要投資此類ETF之前最好仔細閱讀公開說明書。
被動型ETF – 大多數ETF都屬此類。這類ETF只單純追蹤某檔指數,依據固定原則調整標的比重。以下的股票型、債券型、商品型、VIX型、槓桿及反向型ETF都屬於「被動型ETF」
股票型ETF – 又可再細分為「追蹤某特定產業指數的ETF」、「追蹤某特定區域或國家指數」的ETF等。
債券型ETF – 又可再細分為「公司債ETF」和「國債ETF」。
商品型ETF(Commodity ETF) – 這是ETF與共同基金最大的不同。共同基金只能投資股票和債券,ETF卻可以投資石油或者黃金等原物料期貨。
貨幣型ETF(Currency ETF)- 追縱各國匯率的ETF
特別股ETF(Preferred Stock ETF) – 分散持有多檔特別股的ETF(延伸閱讀:EP08特別股的特別之處)
不動產投資信託ETF(REITs ETF) – 分散持有多家REITs公司的ETF (延伸閱讀:什麼是 不動產投資信託 ( REITs )? 真的穩健嗎?)
VIX ETF – 投資VIX指數的ETF(延伸閱讀:【ETF新手系列3】富邦VIX(00677U) ,不能逢低買進就擺著的ETF)
槓桿及反向型ETF(Leveraged and Inverse ETF)- 這是 ETF 與基金最大的不同之處。基金沒辦法放空、沒辦法做槓桿(除非另外去借錢買基金),但透過 ETF 都可以。「反向 ETF 」也就是大盤漲 1%,ETF就跌 1%;大盤跌 1%,ETF 就漲 1%;「槓桿 ETF」,如果是兩倍槓桿 ETF 的話,就是大盤漲 1%,ETF漲 2%;大盤跌 1%,ETF 跌 2%。還有「反向槓桿 ETF」,如果是兩倍反向槓桿 ETF 的話,就是大盤漲 1%, ETF 跌 2%;大盤跌 1 %,ETF漲 2 %。(但因為有管理費、及追蹤誤差等影響,實務上不會真的剛剛好符合預定的比例)
或許會有朋友問:「那這跟期貨有什麼不同?我做期貨就好啦,還不用繳管理費!」的確,概念上差不多,槓桿ETF最大的槓桿還比期貨小(槓桿 ETF 最多只到 3 倍);但用期貨做槓桿交易,如果股市突然暴跌,理論上有可能會倒賠( overloss,又稱超額損失),(雖然發生機率極低) 也就是保證金全賠光了還不夠,還要貼錢。而用槓桿ETF就沒這回事,最多就本金賠光而已。這就是槓桿和反向 ETF 與期貨的最大差別。
介紹完這麼多種類的ETF後,那ETF該怎麼選呢?以下是我們的想法:
佛系投資人:定期定額買美國 S&P500 ETF!
如果你自詡為佛系投資人或崇尚懶人投資法,不喜歡鑽研投資,那就使用定期定額的方式買美國S&P500 ETF吧!其實這方法不是我說的,而是被全世界投資人譽為股神的巴菲特說了很多次的!因為 S&P500 指數涵蓋了美國最好的 500 間各產業的公司,且美國目前又是全世界經濟的龍頭,美股好,世界股市不一定好;美股不好,世界股市都不好。這也是巴菲特會推薦買 S&P500 指數 ETF 的原因。
那要買哪一檔 ETF 呢?很簡單,買前幾大的就好。 ETF 跟基金不一樣,基金績效好壞很依賴經理人的表現,而經理人又不一定每年績效都很好;而 ETF 只是要「績效跟大盤一樣」,因此,我們不用精挑細選找出最厲害的 ETF,因為每檔績效都差不多。只需要瞄準最大的那幾檔就好了。以下分別列出三檔最大的 S&P500 ETF 和其管理費:
可以看出,三檔標的中管理費最低的是Vanguard S&P500 ETF。
喜歡領配息的話,可選擇「債券型 ETF」!
就像基金有「債券型基金」,ETF 中也有「債券型 ETF」可選,從最安全的國債到高風險高配息的「高收益債」都有。以下,就是各種債券中較大規模的 ETF 整理:
ETF名稱 | ETF代碼 | ETF資產規模 |
iShares 7-10年期美國公債ETF | IEF | 213億美金 |
iShares iBoxx投資等級公司債券ETF | LQD | 494億美金 |
iShares iBoxx高收益公司債券ETF | HYG | 245億美金 |
如果擔心公司倒閉而不敢買公司債的話,倒不妨選擇「公司債 ETF」來分散風險。但投資「公司債 ETF」要注意兩個地方:
- 公司債 ETF 沒有公司債「不倒閉就到期保本」的特性;
- 公司債 ETF 在美國法律中算是股票的一種,所以對海外投資人(也就是大多數台灣朋友)要課 30% 的配息稅。而一般公司債的配息不需課稅。
喜歡研究產業的話,可選擇「產業指數型 ETF」或「商品型 ETF」!
如果你喜歡鑽研產業新知、或者特別看好某類產業,但是對公司卻不甚了解,那可以選擇「產業指數型 ETF」。以下是幾檔比較具話題性的產業 ETF:
ETF名稱 | ETF代碼 | ETF規模 |
ROBO Global機器人與自動化指數ETF | ROBO | 11億美金 |
First Trust雲端運算ETF | SKYY | 40億美金 |
Global X自動駕駛與電動車ETF | DRIV | 0.18億美金 |
產業指數 ETF 高達數百檔,沒辦法在這篇文章中全部列出。總之,如果你特別喜歡哪個產業,就可以用 google 搜尋看看有沒有相關 ETF 。大多數產業都有對應的 ETF 可供選擇。
或者就像前文提到的,如果你特別看好某樣商品,像是黃金、石油、或農產品,可不要去買基金。因為基金買的是「石油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石油本身。而 ETF 則可以直接連結該商品的價格。下面是幾大商品 ETF 的名稱及資產規模:
ETF名稱 | ETF代碼 | ETF資產規模(截至2020/5/29) |
SPDR黃金ETF | GLD | 624億美金 |
iShares白銀信託ETF | SLV | 81億美金 |
United States石油ETF | USO | 4.8億美金 |
Invesco德銀農業ETF | DBA | 3.14億美金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