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我為什麼不買 ETF
作者 Joseph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請選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Joseph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我為什麼不買 ETF

2018 年 1 月 22 日

 
展開

一位匿名網友看到我一買就是 20 支股票,問我那為何不直接買 ETF?問題簡潔有力,想必是位 ETF 高手。

其實我並不排斥 ETF,但只考慮 VOO 或 SPY 這種直接追蹤 S&P 500 指數的 ETF。當年 ETF 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很多投資人自己選股或買基金,結果績效都不如指數,所以 ETF 以救世主的姿態華麗登場。目前市場上又出現一堆內含策略的 ETF,既然說要追蹤指數,不就應該全壓一支追蹤指數的 ETF?怎又回到想打敗大盤的老路?所以這類的 ETF,長期下來可能又會落後大盤。

不管買追蹤指數的 ETF 或自己選績優公司,只要長期持有加上股利再投資,都會有不錯的報酬(我是指追蹤 S&P 500 指數的 ETF,其他的不一定)。但我看過有些買 ETF 的人,認為 ETF 是一種安全標的,因而失去戒心,把 ETF 拿來「操」,而不是拿來「抱」。

用各種評價方式找出大盤便宜點買進、大盤變貴時賣出,想要股利波段兩頭賺,不管分批或一下空手、一下滿檔,這種操法,要抓到時機有多難?又敢押多少錢?長期的結果大家心知肚明,要算績效,請把滿手或持有部分現金的時間一起算進去。更甚者,以為 ETF 是神丹妙藥,一下進巴西、中國、歐洲、俄羅斯、日本、印尼、商品、原物料、黃金…大膽向世界各國、全球萬物宣戰。

選股不容易,選 ETF 更難;評價個股不容易,評價 ETF 更難。

我為什麼不買ETF-01

回到追蹤股市指數的 ETF,有人把台灣 50(0050-TW)拿來跟追蹤 S&P 500 的 VOO 做比較,但那都只是「」的比較,而我比較在乎的是內容公司是什麼?公司表現好,指數自然表現好,我不喜歡去做 Back Testing,因為那會讓我分心,我只想專注於尋找出可以長久的優質公司,如果把台灣 50 裡面的公司一家一家拿來跟 S&P 500 的公司做比較,你就可以感覺到我的感覺。

我想要買的是一家「公司」,裡面包含了他們的生意、文化、人才、制度…等等,這是我認為可以長久的特質,而非一個指數、國家經濟、產業…等等。想像你是麥當勞(McDonald’s, MCD-US)的董事,執行長告訴董事會:「因為華爾街不喜歡漢堡這門生意,即使公司還是很賺錢,但股價還是長期落後大盤,所以為了股東的最高利益,我建議把公司所有資產賣掉,全部買 ETF。」我想,你應該會說:「謝謝你的建議,那你就做到今天。」如果你不同意你旗下的公司去買 ETF,但自己卻認為這是絕妙的點子?

我為什麼不買ETF-02

我向來把公司表現和股價表現分開來看,如果公司正在做對的事,也都很賺錢,股價表現不好,不會困擾我,反而覺得開心。我不僅不跟大盤比績效,甚至連績效都不管。

不管公司的本質是什麼,在我研究完之後,他們最後都變成我腦中一串抽象的數字,1,000 元可以買進多少股利?他的股利成長率是多少?放進我的 Portfolio(投資組合)會產生什麼變化?因為不可能所有公司的股價都同時便宜,有個 2~30 支可以選,至少可以讓我有空間找到相對便宜的公司,多買進一些股數。這些公司是我複利機器的零件,即便是 NASA 打到外太空的高科技衛星,也是盡量找便宜的零件組成的。

希望手上持股股價落後大盤,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期待,就像武俠劇中的大俠都會說:“要我的命?先問過我手上這把劍!” 打開美國公司的財報,前幾頁中都會有一張公司股價和同業及大盤的比較圖,公司經營及管理階層背負打敗大盤的壓力,很多 CEO 的紅利都跟股價表現連動,他們會想盡辦法力求表現,這些公司都是我盡我能力所挑出來的,要我落後大盤,先問我兄弟肯不肯!

未來 20 年我都會是股市的「淨」買家,從這角度去看,公司股價表現不如大盤,代表我可以用同樣的錢,買進更多股數,買到手上沒錢,公司也會繼續替我的股票回購,如同存股。不管直接或間接,我會一直買進股票,所以當然希望我要的公司,股價低迷一段很長的時間,讓我有時間吃進足夠的量。當記者訪問巴菲特為何買進 IBM(IBM-US)時,他也是這樣回答。

就算股價落後大盤的希望落空,最糟的結果就是——Oops!我一直打敗大盤。

另外一個不買 ETF 的原因比較個人,除了累積財富,我很享受買進及持有股票的過程,欣賞這些公司的表現,就像欣賞球賽,會為了他們被三振而惋惜,也會為了他們擊出全壘打而振臂歡呼,高喊一聲 YES!買賣公司就像買賣球員,努力讓自己的球隊更壯大,這麼爽的差事我怎麼可能拱手讓人?一邊寫部落格紀錄過程,像埋下一顆顆時空膠囊,以後打開來看一定很有趣,所以我不會買 ETF,因為我不想日後看到的是:“嗨!20 年後的我,今天的我又買進了 15 股的 VOO。” 或是 “嗨!19 年後的我,今天的我又買進了 30 股的 VOO…VOO…VOO…”

《業主型投資人》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請選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Joseph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