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晶片又缺貨!但不是代工廠的鍋,「馬來西亞」如何影響全球汽車廠?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晶片又缺貨!但不是代工廠的鍋,「馬來西亞」如何影響全球汽車廠?

最近更新時間: 30 August, 2021

 
展開

沒有一家汽車廠不期待缺晶狀況早日緩解,但這一天正變得遙遙無期。

8 月 11 日,日產汽車(Nissan, 7201-JP )關閉其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士麥那工廠;日前,福特(FORD, F-US)停產去年銷量最佳的 F- 150 皮卡車型; 8 月 17 日,博世公司的一位高層在社交媒體稱,預計 8 月份公司多款晶片基本處於斷貨狀態……

這一回,卡住全球汽車晶片供應的不是代工廠和光刻機,而是晶片封測環節。近日, “ 全球半導體封測重鎮 ” 馬來西亞 Covid- 19 感染數量激增,可能加劇汽車半導體和其他組件短缺。

對於半導體產業鏈來說,馬來西亞的重要性不如台灣、日本和韓國。但近年來,馬來西亞已成為晶片測試和封裝的主要中心,英飛凌、恩智浦和意法半導體等 50 多家全球半導體企業都在那裡建廠。封裝測試是晶片生產的最後一步,屬於勞動密集型環節,但它正掐住許多汽車企業的 “ 脖子 ” 。有分析師稱,汽車業晶片短缺或持續至明年。

馬來西亞疫情波及全球半導體產業

“ Muar(麻坡)工廠 3,000 多名員工因疫情犧牲 20 多名,上百人感染,面臨生與死的考驗。 ” 對於東南亞晶片封測工人來說,工作成了一場生死冒險。 ” 一位博世高層近日在朋友圈這樣寫到,同時他還透露博世多款晶片將基本處於斷貨狀態。

去工廠上班成了 “ 生死冒險 ” ,這一工廠指向的正是意法半導體在馬來西亞麻坡縣的晶片封測廠。意法半導體很快在隔天對此進行了回應,稱受新冠疫情影響,其麻坡工廠的一個部門在 8 月 16 日進行隔離。

隨著東南亞地區的疫情卻愈演愈烈,在馬來西亞,每日感染的 7 天均值已超 2 萬人,遠高於 6 月底的 5,000 人。早在 5 月 12 日,馬來西亞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 “ 封國 ” , 6 月 1 日再度封國兩週,然而 6 月 28 日,原定於當日結束的封鎖政策再次延長。

不斷封鎖帶來的是工廠生產反復被迫中斷,使得眾多在這裡建廠的國際半導體公司十分頭疼。在晶片製造中,很多環節都已實現高度自動化,但晶片封測卻需要聚集很多工人,更易受疫情影響。

以汽車半導體龍頭英飛凌為例,公司在 8 月的財報會議上表示,當地的停產可能繼續拖累本季度業績。英飛凌有近三成晶片封測廠蓋在馬來西亞,其執行長 Reinhard Ploss 告訴分析師,停工的總影響達到 “ 高兩位數 ” 數百萬歐元。

“ 這對英飛凌和其他擁有數千名工人的工廠來說,可能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 ” 吉隆坡 Kenanga 投資銀行的分析師 Samuel Tan 表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相關供應問題不僅限於晶片。比如,馬來西亞還是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 的主要生產基地,這一從智慧型手機到汽車的一系列產品所需的組件也正因疫情面臨短缺。可以說,由於馬來西亞的疫情反復和工廠停工,近幾週來全球半導體及對應下游市場的汽車、手機廠商都睡不好覺。

一再反彈的疫情和晶片斷供,也讓馬來西亞成為半導體及汽車產業的焦點。

馬來西亞為何如此重要?

以往,我們常聽到的是日韓晶片企業發生狀況,比如日本汽車晶片廠發生火災,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產生重大影響。因為這些國家把握著晶片製造中最高端的設備、製造等技術。有人可能會好奇,這一回主角怎麼變成了一個半導體地圖邊緣的東南亞國家?

時針拉回到 20 世紀 80 年代,由於全球產業結構轉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如半導體封測開始轉向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在這裡,有更低廉的勞動力和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經過幾十年累積,超 50 家全球半導體公司在馬來西亞建立了封測工廠,包括英飛凌、英特爾(Intel, INTC-US)、意法半導體、日月光、博通(Broadcom, AVGO-US)等。

多年來,馬來西亞的半導體產業形成了包括外包半導體組裝和測試(Osat)、半導體自動測試設備(ATE)製造、電子製造服務(EMS)的產業佈局。在 2020 年全球疫情爆發的情況下,馬來西亞的半導體生產規模依然達到 267 億美元;馬來西亞的封測業務,在全球市佔率近 13% ,在東南亞地區佔一半。

馬來西亞作為測試和封裝晶片主要基地的地位至關重要,因為測試和封裝是半導體生產的最後一步。在晶片生產過程中,當半導體材料(通常是矽)被加工成晶圓後,通過測試的晶圓需要成為單獨的晶片,就需要進行封裝;而測試則是對晶圓及成品的良率進行檢測。不經過封測環節,晶片就無法進行交付。

雖然晶片封測技術門檻遠不如晶片設計、製造,但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來說,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牽一發而動全身。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協會主席 Wong Siew Hai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 馬來西亞是全球半導體貿易的主要參與者。因此,供應鏈中任何地方的任何中斷都會對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地方產生連鎖反應。 ”

馬來西亞也十分明確自己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當局正在加緊應對疫情,同時為某些製造商開了 “ 綠色通道 ” 。在 6 月封鎖期間,這些製造商被允許六成員工繼續工作;當超過八成的員工接種疫苗後,就可以 100% 復工。但晶片廠面臨的處境依然嚴峻,如果有超三名工人感染 Covid- 19 ,工廠必須關閉長達兩週。事實證明,Delta 變種的傳染性極強且很難預防。

馬來西亞斷貨,全球汽車廠煎熬

馬來西亞疫情再度爆發,讓等待晶片交付的汽車廠商變得更加煎熬。

根據 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 調查數據可知, 7 月份,從晶片交付時間比上個月增加了 8 天以上。也就是說,從下訂單到交貨,需要達到 20.2 週。這一差距已經是該公司自 2017 年開始跟踪數據以來最長的等待時間。

受馬來西亞疫情下的工廠停工影響,一些汽車廠商的停產消息接連傳來:

上週,福特汽車公司上週中止生產廣受歡迎的 F- 150 皮卡車型,這是其 2020 年暢銷 78 萬台的銷量王;幾乎同期,豐田(Toyota, 7203-JP )汽車公司也在稱,公司將暫停 14 家工廠的生產;日產也在 8 月份關閉了田納西州士麥那工廠的生產線兩週……

當下,智能汽車對晶片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任何一個小模組的晶片短缺,都可能使得整機難以出廠。比如,福特汽車公司德國科隆工廠減產,就是因為馬來西亞一家晶片製造商斷供導致一家車門模塊供應商出現了交貨問題。任何環節都可能出現風險,汽車廠切身體會到,一家東南亞地區的小晶片廠如何 “ 蝴蝶效應 ” 般影響整個新興智能汽車產業的走向。

先前,業內分析師預測,汽車產業缺晶的狀況將至少延續至明年第一季度,為汽車產業帶來 1,000 億美元損失。現在,隨著馬來西亞疫情帶來晶片斷貨,波及範圍程度將變大。AutoForecast Solutions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9 日,全球因晶片短缺導致的汽車產量損失已達 585.3 萬輛。

汽車廠商面臨的抉擇是,要嘛等待東南亞政府控制住疫情實現復工,要嘛轉而尋求新的供應商盡快復產,但後者似乎並不容易。

開源證券分析師劉翔表示,海外疫情反覆導致封測廠復工受到影響,更多公司轉單中國大陸,相關封測龍頭比例將會提升,仍有較大利潤空間。然而,不論是中國大陸排名前三的封測龍頭企業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還是台灣的日月光等公司,都早已處於產能滿載的狀態。

據媒體 Digitimes 援引業內人士的消息據報導,受馬來疫情影響,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和華天科技將封裝成熟晶片的緊急訂單報價提高了 20 ~ 30% ;而日月光那邊,據經濟日報報導,意法半導體正在向日月光半導體尋求幫忙,後者目前訂單暴漲。

一位業內分析師告訴我們,一般來說,晶圓製造、封測訂單之前應該就排上了的,現在產能還是比較缺的,而且每個廠子一般都有固定客戶,到底砍掉誰的訂單來補缺?當然,也有一些汽車廠商不惜砸重金四處遊說,這位分析師告訴我們,(汽車廠商)錢到位或許能拿來產能,但是等疫情穩定了,他們還是要回去生產的。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