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失敗不一定是成功之母?什麼是「有價值的失敗」?
作者 36氪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失敗不一定是成功之母?什麼是「有價值的失敗」?

2021 年 11 月 8 日

 
展開

01 為什麼要 “ 快速失敗 ” ?

如果你有一個好想法,你喜歡將它迅速付諸實施,再根據回饋一步步調整或決定放棄?還是在決策之前做好市調研究,決策之後投入大量精力,力爭使它成功?

應該說,這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前者有行動力,速戰速決,但容易因為準備不充分而浪費機會;後者比較穩健,但容易貽誤時機,且一旦看錯,損失巨大。

可如果你的團隊每週都有新想法,且都從未有人嘗試過,你怎麽辦呢?那就只能用前一個方法了,簡單評估可行性後,全部付諸實施,也許 10 個計劃中只有三個有成功的可能,再把更多資源投入到這些成功的想法中。

麥肯錫的研究發現,這種決策與資源的分配方法最適合軟體企業、網路公司, “ 軟體企業的領導者寧可做 6 個正確決定和 4 個錯的,而不要等得太久,快速行動是很重要的,這常常會導致錯誤,但錯誤是可以改正的。 ”

相反,在傳統產業,大部分商業決策都有經驗可循,成敗更在於細節, “ 怎麽做 ” 比 “ 做什麼 ” 更重要。

軟體與網路公司的領導者,總是面對不確定的領域發展前所未有的技術,承受巨大風險的同時又有高額的回報。企業領導者必須在多個選擇上下注,導致成功只是特例,失敗才是正常的,而且成功產品無法長期保持優勢,企業又要繼續對不確定的未來下注。

所以什麼都要快,就連失敗也是,可以避免繼續浪費時間、精力和資源,於是麥肯錫借用了一個寫程式中的術語—— “ 快速失敗 ” 。古典主義的失敗是這樣的,研究團隊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失敗後,團隊陷入了深深的沮喪和自責中,團隊領導於是鼓勵大家,打起精神,相信最終的勝利屬於我們,團隊成員一個個擡起頭,露出堅毅的眼神。

以快速失敗為工作方式的團隊是這樣的,一個成員拿出實驗結果,團隊領導者平靜地告訴大家: “ 結果很好,我們又排除了一種可能性。 ”

“ 快速失敗 ” 提供給我們一個看待失敗的新角度。不再有古典主義的傷感,也沒有英雄主義的犧牲感,而是將其視為必不可少的成本,一個完全中性的商業概念。

02 有價值的失敗

很多炒了十幾年股的老股民,經歷豐富,包括少量成功的經歷和大量失敗的經歷——為什麼我說是經歷而不是經驗呢?

因為投資行為有一個特點,賺了錢常常不知道是怎麽賺的,虧錢也不知道是怎麽虧的,或者說總結的那些原因沒有可重複性,根本不是什麼原因。無法從成功中總結經驗,也無法從失敗中總結教訓,當然只能叫經歷。

把失敗視為一種必要的成本,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種失敗必須是可觀察、可重複、可控制的,就像工廠的原材料與產品的投入產出比必須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數字。

這類失敗才是有意義的失敗,而這正是專業與業餘的區別,你需要找到一個因子,或一個閉環,具備即時回饋的特點——只要你做錯了一步,你就能立刻發現。

專業投資者的大部分決策都要求進入決策的閉環,邏輯要有後續數據驗證,判斷要有下一步走勢驗證,以保證決策可回饋,回饋必即時;而大部分散戶的決策都是隨意的,不斷變化的,導致投資水平永遠無法進步,還不及一些勤於學習思考的新手。

這就是所有的商業決策都要設立一個可量化的目標的原因,同時,目標和手段的量化標準有相關性,這樣,即使失敗了也是有意義的失敗。

不是所有的失敗都是成功之母,除了可總結經驗之外,失敗的結果還應該是可控的。股票的虧損是可控的,頂多把你投的那一部分部位給虧掉,但期貨就不可控,如果是 30% 的保證金,那三個跌停就爆倉了。既然借用了一個 “ 迅速失敗 ” ,不妨再借用一個寫程式術語——安全失敗。

03 安全失敗與葫蘆娃效應

資深程式員都知道一個潛規則:如果代碼能跑,就盡量不要動。有一些老代碼,寫得很沒品味,於是就有一些不知深淺的程式員手癢改一改,結果很可能反而程式動不了了,導致整個團隊改了幾個通宵,bug 也沒改好。對於那些久經時間考驗的複雜系統,要有敬畏之心,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嘗試,失敗的代價卻是巨大的。

不是說不能動,而是對後果有充分的估計,有詳細的方案。畢竟人家之前是可以正常運作而不是完全空白的,所以不屬於 “ 迅速失敗 ” 的範疇,而是要保證 “ 安全失敗 ” ,不動則已,一動必須保證成功。

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很多重大失敗一開始都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失敗引發的,我稱之為 “ 葫蘆娃效應 ” 。投資中和企業經營中,這樣的案例更多。

“ 迅速失敗 ” 的核心在於把資源聚焦於最可能成功的選擇上,但人心卻無法如此理性,人對失敗總有一些錯誤的歸因,喜歡把成功當成自己的努力,把失敗當成運氣不好。既然是運氣不好,那堅持一下,等到運氣轉了,自己是不是就能成功了?

1992 年,巴林銀行一個交易員錯把一筆交易的方向弄反了,造成了一些小損失,交易主管里森為了晉升,沒有向上級報告這個錯誤,而是自行建了一個隱蔽的帳戶,放大投機,躲避內控,以彌補損失。

他的運氣很好,居然把虧損弄平了。之後,為了工作業績,他大量使用這個帳號處理虧損的業務,結果虧損越積越大,他在絕望中孤注一擲,最終在日經指數大暴跌中產生了 14 億美元的驚天虧損,直接搞垮了這家英國的老牌銀行。失敗是一種必要的成本,如果巴林銀行的內控機制有效,結果會怎樣呢?

04 失敗預兆者

單次投資,運氣占了大部分因素,但長期持續投資靠的是能力,缺乏投資能力的人會持續失敗,退出證券市場,這反而是一種保護機制,如果巴林銀行的內控沒有失效,這個人早就被開除了,自己不會坐牢,銀行也不會倒閉。

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現實是,一個虧損的人,更可能長期虧損,一個在某方面失敗的人,也可能在此方面長期失敗。

有一個叫 “ 失敗預兆者 ” 的研究,西北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調查了幾萬個消費者的消費記錄,並研究這些產品最終的銷售情況,發現有一批特殊的消費者,總能在超市繽紛的貨架上 “ 準確地 ” 選中以後會失敗的商品,他們喜歡西瓜味的奧利奧,買黃色指甲油,嘗試咖啡味的可樂,投票給希拉蕊,總之,他們對一些註定失敗的商品情有獨鐘,被研究者稱為 “ 失敗預兆者 ” 。

他們占全部消費者的比重為 35% ,一款新商品只要被他們選中,成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31% ,如果出現了重複購買,那成功的機率就要下降 56% 。
“ 失敗預兆者 ” 並不是品味小眾的人,大部分成功的產品也是從小眾開始,但最終能被大眾接受。 “ 失敗預兆者 ” 喜歡的商品,本來就定位大眾市場,最終卻只能被少數人接受,是不折不扣的失敗商品。

跟 “ 失敗預兆者 ” 對應的是 “ 成功預兆者 ” ,就是那種常常挑中成功的新產品的消費者。為什麼 “ 失敗預兆者 ” 總能成功地喜歡上失敗的新品呢?

05 少數人的成功與普通人的成功

“ 失敗預兆者 ” 的解釋有很多種,我覺得這裡沒有絕對的因果,而可以看成是一種 “ 命運之選 ” 的機率相關性。

大部分複雜活動到了高級階段都是完全無法拆解的,也無法總結經驗,比如真正的藝術創作、追求過高報酬率的投資,探索前所未有領域的企業家,沒有絕對因果,只能找機率的相關性,只能追求 “ 迅速失敗 ” ,在更多的嘗試中,找到通往頂峰的沒有路的路。

所以把失敗當成必要的成本,這種冷酷理性的態度,可能只適合少數精英,少數成功者才能在陌生的領域內,總結失敗的經驗,失敗是必要的成本,連續的失敗是巨大的成功之母;但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對於只願意享受過程的業餘者而言,往往無法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也無法控制失敗的後果,失敗就是沒有回報的付出,還不如在自己已經成功的領域——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