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碳排放、碳市場、碳權交易所:一文看台灣的淨零碳排之路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經濟新報(TEJ)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經濟新報(TEJ)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碳排放、碳市場、碳權交易所:一文看台灣的淨零碳排之路

2023 年 5 月 25 日

 
展開

   

碳權交易所 最快將於今年七月成立。Source:Freepik

為展現政府施行淨零轉型的決心,日前總統宣布,台灣證券交易所將與國發基金合作籌組「台灣碳權交易所」,逐步完備碳交易機制,將有助於讓民間的資源與資金更加強力道來推動相關事務。期望透過民間與政府共同努力下,可逐步往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邁進。本文將帶你理解何謂碳權與碳交易,最後從國際法規探討碳權交易所的成立對於台灣企業的重要性。

碳權與碳交易

在認識碳交易與碳交易所之前,讀者可至先前文章中閱讀詳細碳權介紹,認識國際上與「碳」有關的專有名詞:

碳 的價值在哪裡?帶你一「碳」究竟

總結來說,在全球減碳的趨勢下,國際間推出的碳權和實施碳定價都是為了將企業碳排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內部化,而為了方便碳權流通,碳市場因此成立,也被稱為 碳排放交易系統(Emission Trading System, ETS)。

碳權與碳排放交易系統

碳權依所處的碳市場性質不同可分為兩類,分別為「強制性市場的總量管制與碳交易」和「自願性市場的碳抵換」。前者主要是將企業未使用到的「碳排放額」出售給超出額度的企業使用;後者則是在碳信用抵換機制下所核發的「減量額度」,這種碳權主要是企業透過造林等活動自行減量,再向核發單位申請所得之額度,本質是一種「減量成效的認證」。

即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

而近期宣布即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後續由環保署規劃建置交易平台。初期標的將以國外碳權為主,國內碳權則因涉及相關立法,預估需等至 2024 年方可交易;至於碳權性質,台灣並沒有強制規定排放上限,且初期主要收集他國已經完成減碳的碳權「認證」買賣,採用的是「減量額度」交易,為自願性交易市場。

同採自願性市場的還有新加坡與南韓等國家;採用強制性市場的則有美國與歐盟等國家,在國際上,碳交易市場近年發展又是如何呢?

全球碳交易市場

隨著國際對於 2050 年對於淨零碳排的倡議,企業除了減碳以外,國際間逐漸承認以課徵碳稅或購買碳權的方式支付日益昂貴的碳排成本,全球的碳權市場市值在近幾年也迎來成長,根據 Refinitiv 報告, 2022 年市值達到 8650 億歐元。

國際主要碳交易市場發展

全球碳稅與碳交易所實施情形

全球碳稅與碳交易所實施情形。資料來源:World Bank 2022 Report

由上圖可知,歐洲、美國、新加坡與南韓等主要國家均在 2022 年前即設有碳交易市場,台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不僅能使台灣接軌國際趨勢,也能促使企業加速國際合作。而提及碳交易市場,在此列舉規模最大的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 ETS),說明其市場性質以及國際間為了達成淨零碳排,已完成與預計推行的行動。

歐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屬於強制性碳交易市場,其要求區域內的 27 個成員國、約一萬個發電廠和工業設施購買碳排許可,範圍涵蓋電力、鋼鐵、水泥、煉油廠與有機化學等產業。這些產業被分配了固定的免費配額,並且根據「使用者付費」原則,超出額度時可購買碳排權免費配額。然而,未來將逐步降低且取消多年來給予高耗能產業碳權的免費配額。預計從 2026 年開始逐步降低標準,到 2034 年將全面廢除,免費配額的取消促使國際碳成本上升,也能進一步逼迫高碳排企業減碳。

除此之外,預計在今年十月試行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主要透過明訂出口國產品的碳含量,若超過規範,進口商除須購買碳排放額外,也將會面臨產品被課徵碳關稅。初期預計將對台灣的金屬製品業等高碳排產業造成影響,且因 CBAM 不承認減量額度的自願性碳權,企業如欲購買碳權仍須至國外碳市場購買碳排放額,避免碳稅成為新的成本負擔。

對於台灣企業的重要性

即便如此,未來國內成立碳權交易所後,讓企業減碳不再只是個壓力跟責任,以一個新的金融方式促進碳權活絡與加速國際綠色合作,受益其中的企業包括:

  • 中小企業:因規模不大,過往國內中小企業很難以個別公司名義去國外市場申請碳權。
  • 綠色供應鏈廠商:在全球推行淨零碳排趨勢下,國際供應鏈大廠以及客戶皆會要求廠商購買碳權來進行減碳與達成碳中和,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蘋果(Apple, AAPL-US)在 2020 年推出的 2030 年實現碳中和計畫。

此外,高碳排企業也可透過購買碳權實踐 ESG 低碳轉型,但購買碳權僅做到表面減碳,實質減碳才是企業應追隨的方向,近年來台灣企業是否跟進減碳趨勢?以下帶你看台灣企業近年的減碳成績!

台灣企業碳排放

TEJ 推出的 TESG 永續資料集,整合了各產業與企業的碳排放資料,並以 2015 年為基準年份 (指數為 100 ),計算後續年份碳排放量的變化。為了讓不同產業或企業之間方便比較,TESG 永續資料集更進一步提供各產業單位營收對應的碳排放指數,結果如下圖所示。

2015 年至今各產業單位碳排指數(碳排/營收)

2015 年至今各產業單位碳排指數(碳排/營收)
資料來源:TESG 永續資料集、自行整理
註:上述資料不包含營收不穩的醫療保健與公共建設業。

在 2021 年在 SASB 主產業分類下,單位碳排指數都低於基期年 ( 2015 年),全產業的平均為 80.37 ,當中表現優於整體的有三產業,分別為提煉與礦產加工、金融業與運輸業。其中,運輸業從 2017 年後單位碳排指數便開始下滑, 2021 年下降至六成左右,減碳成果卓越;而對台灣重要的科技與通訊業在 2019 年後單位碳排指數也開始下滑, 2021 年為 92.1 ,顯示雖減碳已有成效,但仍存在改善空間。需注意的是,各產業單位碳排指數仍有其限制,容易因有效成分股太少加上存在高碳排公司導致牽動整體產業碳排指數向上,如碳排指數排名第一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即是因聚恆、永豐餘( 1907-TW )與聯合再生( 3576-TW )三企業的高單位碳排影響。

企業方面,TEJ 整理了部分蘋果供應鏈廠商近年碳排表現,探討是否各企業在蘋果宣布碳中和政策後,減碳成果有上升,如下圖所示:

部分蘋果供應鏈台廠_ 2021 年總碳排放量變化

部分蘋果供應鏈台廠_ 2021 年總碳排放量變化。資料來源:TESG 永續資料集

在蘋果於 2020 年宣布其綠色供應鏈計劃後, 2021 年台廠供應鏈碳排降低家數有四家,其中以新普( 6121-TW )下降 29% 居冠,依序分別為緯創( 3231-TW )、和碩( 4938-TW )與正崴( 2392-TW ),皆為投入減碳的企業;而六家碳排成長的廠商中,以廣達( 2382-TW )成長的 18% 最為明顯,尚未因綠色供應鏈政策而有減碳成效;另外 TEJ 也整理了企業使用綠電情形,從上圖可看出,採用綠電降低碳排已成多數蘋果供應鏈廠商的應對方式,未揭露或未使用的廠商僅有南電( 8046-TW )與廣達。

在綠色供應鏈上,廣達不僅碳排成長最高,目前也尚未揭露綠電使用情形,競爭力略顯不足。若廣達在未來幾年積極實踐減碳,降低生產流程碳排、使用綠電與優化水資源管理,但因業務性質而導致減碳效果有限,仍無法達成碳中和時,購買碳權就是廣達能援用的解決方案,碳權交易所對國際供應鏈廠商的重要性即在此。

碳權交易所的未來

最後,在制定碳交易政策時,碳權價格也是一個關注重點,需考慮企業實質減碳成本是否高於碳價,也必須避免有 漂綠嫌疑 的碳權氾濫,進而阻礙減碳產業的發展。歐盟早期的碳交易市場就是最佳例子,由於國際碳權氾濫而導致價格低落,台灣在相關政策設計上可以引以為鑑,避免碳權交易失去激勵企業減碳的效用。

在推動淨零轉型的過程中,除了重視法制及科技研發兩大基礎外,透過碳交易機制,企業將應對氣候變遷而生的投資轉化為機會。其不僅是政策推動的成果,也是台灣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步驟。期許未來台灣碳權交易所逐漸完善交易機制與相關立法,從企業端領導台灣邁向 2050 淨零碳排

TEJ》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經濟新報(TEJ)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經濟新報(TEJ)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