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貨

基金實務

投資策略

理財規劃

商業策略

宏觀經濟

驚世語錄

另類投資
曾幫美「狩獵賓拉登」!神秘大數據巨獸 Palantir 9/23 上市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曾幫美「狩獵賓拉登」!神秘大數據巨獸 Palantir 9/23 上市

最近更新時間: 22 September, 2020

 
展開

編按:曾幫美國以大數據狩獵恐怖份子的大數據公司「 Palantir 」,將在 9/23 於美股直接上市,一起來看看 Palantir 是怎樣的公司?(本為分析時間為 7 月,此時Palantir 對外宣稱將 IPO,但直至今日已確定為上市方法為「直接上市」。)

這回,Palantir 將選擇「直接上市」,直接上市和一般 IPO 流程有何不同呢?看這邊>> 傳統 IPO VS 直接上市 有什麼不同?

當一個哲學家遇到大數據分析會發生什麽?

如果告訴你,這個組合曾幫助美國「獵殺拉登」,你是否會驚訝到瞪眼睛。

在科技圈這個學術大牛亦或商業精英創業者遍地的領域,哲學家似乎顯得太格格不入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奇怪的碰撞,讓一家名為Palantir的大數據分析公司成長為了估值41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今年 7 月,這家公司宣布了即將於 9/23 直接上市的消息,並被認為有望創今年美股最大 IPO 華納音樂之後的又一上百億美元新股。

生而逢時

其實,將Palantir定義為獨角獸公司多少有些牽強,原因在於這家公司已經成立了十七年之久。

不過,在成立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Palantir都相當神秘和低調,其創始人Alex Karp此前更是聲稱Palantir「沒有公關,沒有銷售,沒有營銷」,以至於在2014年,它才開始走入公眾的視野。

與其他上市公司一樣,Palantir的創始團隊和業務是外界最為關注的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Palantir是由Joe Lonsdale 在2003年創辦的,彼時他只有22歲,後來他說服被稱為「矽谷創投教父」的Peter Thiel投資、加盟,並擔任聯合創始人,不久後,Peter Thiel又找到了哲學博士——Alex Karp聯合創業。

由此,一個由年輕畢業生,創投教父和哲學博士的創業組合正是集齊。而這樣一個奇怪組合看中的領域也十分與眾不同,他們主要瞄準的是反恐市場。

有人說,如果要創業成功,一定要借助大勢,Palantir也是如此。

當時的背景是,在發生911恐怖事件後,美國又開始了既打阿富汗戰爭又進行伊拉克戰爭的雙線戰爭,恐怖事件越來越多。

而Palantir的主營業務就是:收集大量數據,幫助非科技用戶發現關鍵關係,並最終找到複雜問題的答案,其還一度被稱為「數據包工頭」。

據報導,只要給該公司所謂的「前沿部署工程師們」幾天時間,讓他們分析、標記和整合所有零碎的客戶數據,Palantir就能弄清楚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恐怖主義、災難響應和人口販賣。

而這樣的定位也讓Palantir的客戶在一段時間內十分單一,可以說只有美國政府,其中包括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很多其他的美國反恐和軍事機構。

不久後, Palantir便探索出了穩定的盈利模式,業務也進入到了一個循環:分析情報、打擊目標、將打擊中獲得的新情報與現有情報一起分析、根據新的分析結果發起下一輪打擊。

另外,類似Palantir做2G(跟政府交易)生意的公司,礙於業務的機密性很少宣傳,大部分時候是處於悶聲發大財的狀態。

即使Palantir再低調和神秘,但依舊擋不住投資機構對它的興趣。截止到現在,Palantir已經完成了19輪融資。

2G轉2B,沒那麽容易

然而,只做情報機構的市場顯然不能滿足這個創業團隊的野心,於是,Palantir開始向企業市場進軍。

據Palantir官網顯示,其主要提供兩種服務:分別面向政府和製造業。一個是Palantir Gotham, 主要是應用於國防與安全領域;另一個是Palantir Foundry,主要應用於製造業自動化。

目前,可以在其官網上看到,Palantir在法律、醫藥、健康、投資等16個領域均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自官網

需要指出的是,與傳統企業一樣,Palantir從2G轉向2B經歷了付出、陣痛和質疑,甚至失敗。

要想進行轉型,首先要做的就是證明自己在企業市場的能力,並找到一個標誌性的企業用戶。關於第一點,Palantir選擇通過併購動作來快速彌補新業務所需的能力版圖。

據了解,Palantir很早就有了進入企業市場的念頭,但直到2010年才有了第一個商業客戶,隨後,其便果斷開始了「買買買」的道路。

  • 2013 年 2 月,收購語音郵件服務 Voicegem;
  • 2014年7 月,在一個月之內連續收購社交測試服務公司 Poptip 和移動應用孵化公司 Propeller;
  • 2015年初,收購一家提供全渠道營銷平台的創業公司 Fancy That;
  • 2016年初,收購API廠商Kimono Labs,8月10日,收購大數據可視化公司Silk;

收購動作進行的同時,Palantir也如願以償了拿下了企業市場,其商業客戶包括美國銀行、新聞集團、摩根大通等公司。

據悉,到 2013 年年底的那一輪融資之時,它們已經有 60% 的訂單來自於非政府客戶,2014年,《福布斯》曾估計Palantir非政府客戶收入將達到4.5億美元。在2015年,Palantir向金融和醫藥行業進軍,華爾街開始採用該公司的軟體探測欺詐行為和評估貸款風險,並一度成為了便Palantir的最大客戶。

但好景不長,同樣從2015年開始,Palantir 連續丟失了包括可口可樂、摩根大通等多個重要客戶。

一方面,或許是長期受惠於政府部門訂單的影響,在跟商業公司打交道時,Palantir表現得非常強硬,另一方面,Palantir還希望對方公司和他們簽訂長達五年期的「聯盟」式的合約,而這些合約收費高昂。

要知道,在最開始,Palantir每次的服務費用常常低於100萬美元,而這僅僅相當於競爭對手所報價格的零頭。

據Buzzfeed報道,可口可樂希望Palantir能夠通過對消費者數據的分析幫助恢復健怡可樂在北美的銷量,但被Palantir給出的報價被嚇退了——合約顯示,在第五年這個價格會上升到1800萬美元。

在這些終止合約的客戶眼裡,Palantir 的服務帶來的效果與他們繳納的高額費用顯然不匹配。

大客戶的丟失對Palantir 的打擊很大,這也讓實現盈利的目標難上加難。

於是,為了控制成本,Palantir 對員工的福利開始收緊,同時開發出旨在可以適用更多平台的自動化系統「Palantir Foundry」。這樣,Palantir 不再需要對每個客戶進行定製服務,省去了大量人工費用。同時,Karp也不得不開始招聘銷售人員,並著手解決此前拓展業務時留下的現金回收率低的問題。

總之,Palantir的轉型之路並未達到預期,還導致了估值的縮水。一份機密文件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Founders Fun給予Palantir估值為127億美元,較Palantir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獲得的206億美元估值低了38%。

營收 10 億美元的上市魔咒?

不可否認,從2003年成立至今,資本市場一直在熱捧Palantir,業內也相信Palantir將很快走上上市之路。

但Alex Karp和公司其他高層一直向外界重覆,他們沒有任何上市的計劃。

Karp對Palantir上市的態度很明確,在2014年,他曾這樣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上市對我們公司的文化、業績都是有腐蝕性的。」但同時,他也坦白每天都會有等得不耐煩的投資人來找他。

對於Palantir遲遲不上市的原因,外界曾猜測,像Palantir這樣以2G起家的企業,將自己與政府機構、銀行金融之間的隱秘關係公之於眾還是存在風險的。

正當外界對Palantir上市猜測紛紛之時,打臉Karp的消息也非常快地趕來了。

在2015年,有消息稱Palantir將進行IPO,隨之而來的還有2014年Palantir的銷售額達到了10億美元的好消息。所以,與其說是怕暴露客戶隱私,倒不如說Palantir在等一個營收突破,等一個盈利期。

不過,Palantir IPO的消息並沒有成真,而是不了了之。值得一提的是,往後的幾年中,相同的戲碼上演了兩三次。

比如,2019年,Palantir 再次宣布將進行IPO,其高管披露,在2018年Palantir也僅創造了近10億美元的收入。如今,IPO再次被提上日程,Palantir內部預計2020年的營收將達到10億美元。

細心的人很容易發現,每次Palantir宣布要進行IPO,必有一個前提是前一年的營收達到10億美元,這仿佛是一種執念,一個魔咒。

可實際上,10億美元並不是一個能讓投資方滿意的數據,據參與公司2015年融資的人士透露,當時Palantir曾預計進行IPO時,其營收可以達到40億美元。

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Palantir實現盈利仍舊存疑,其背後資方的退出時間也越發變得不可預期,這可能讓投資方有了一定的妥協。

這種焦慮在2016年尤其明顯。

彼時,公開市場的行情下滑,Palantir上市的可能性正在變低,加上一些賺的盆滿缽滿的早期投資者在次級市場折扣出售,使得共同基金持有的份額即時變現價值降低,進而導致的結果就是估值被下調。

另一個事實是,當下大數據技術概念股正在被AI、自動駕駛,機器視覺等新勢力所替代,某種程度上Palantir已經錯過了IPO最好的時候。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今年的美股IPO市場在受到疫情影響被迫中斷後,近期有所恢復,一系列新股均有不俗的表現,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矽谷企業對於疫情衝擊的擔憂。

另據彭博社報道,Palantir 在其股票公開交易前的最後一筆投資中,獲得了Sompo Japan Nipponkoa Holdings Inc.5億美元的融資。而此次注資減少了該數據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資金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Palantir最新披露文件顯示,公司收入能夠獲得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冠狀病毒在美國肆虐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開始使用Palantir的軟體以幫助美國政府分配其衛生資源。

可見,Palantir雖然錯過了IPO最好的時機,但選擇今年「直接上市」也算是抓住了短期內最合適的時機,至少,現在還能保住百億估值,想必這也是投資者和創始團隊所樂見的。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