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回顧:Xbox 體感設備 Kinect 遭停產,進軍客廳娛樂的夢想為何粉碎?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好奇心日報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好奇心日報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回顧:Xbox 體感設備 Kinect 遭停產,進軍客廳娛樂的夢想為何粉碎?

2020 年 11 月 19 日

 
展開

編按:Sony PS5 、微軟 新型 Xbox ( Xbox Series X/S )」分別在 11/12、11/10 開賣,而這兩款遊戲機產品在日本市場的首週銷售量數據出爐,PS5銷售量達新型Xbox的近6倍。趁這個機會一同回顧一下,2010 年 Xbox 曾被視為改變遊戲玩法的突破性技術——Kinect 為何在七年後(2017)遭到停產?Xbox 體感設備真的不行嗎?

Kinect,微軟(Microsoft, MSFT-US)配套 Xbox 360 發行的體感設備。

它曾被認為能夠讓玩家解放雙手,讓所有人都享受遊戲樂趣;它曾被微軟視為改變遊戲玩法的突破性技術,在其他科技領域亦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它當年的銷售成績驚人,被吉尼斯記錄為“銷售最快的電子消費品”。然而在 2017 年的 10 月 26 日,當微軟 (Microsoft) 宣佈 Kinect 停產時,沒人表示吃驚,也沒人懷念這項技術,他們反而會去古早的 Kinect 宣傳影片下留言 — “我真不敢相信當年人們居然信了它的邪?”

儘管這個說法會顯得有點馬後砲,但是這的確是微軟犯的一個錯誤:誤以為玩家一心希望擺脫遊戲手把,而自己的使命就是解放他們的手。

當然,還有一層潛台詞:拋棄象徵著門檻的遊戲手把,可以讓更多人變成遊戲玩家。7 年之後,解放雙手這件事情 Switch 做到了,但是它做得更聰明,仍然讓玩家可以摸到熟悉的操作桿。精確的按鍵操作,永遠是比空手揮舞更適合核心玩家的方式;而 Sony 正在實驗著讓大眾加入主機遊戲的另一種方式:把人手一隻的智慧型手機安上 app 變成遊戲手把,實現客廳聚會時的多人遊戲體驗。

Kinect,則成了一個試錯的產品。

它始於一個感測器,將聲音和動作轉換成魔法……但是沒有方向盤

Project Natal 出現得很突然。

2008 – 2009 年,正是微軟 Xbox 360 主機最當紅的時候。儘管在發售三年後,它的銷量剛剛被後來者任天堂 Wii 稍稍超過,但是在本身性能過硬和遊戲品質出色的情況下,360 的表現一直十分穩定。回頭來看,很多評論者確信它是那個世代最好的主機。

但是在主機相對較長的更新週期中,總是伴隨著一些試驗性質的升級和外設擴充,以注入新鮮感,讓其始終保持著對新老玩家的吸引力,增進後續銷量。在 2009 年的 E3 上,微軟帶來的“升級”就是代號為 Natal 的項目 — “革命性的新玩法:無需任何遊戲手把。如果你知道如何揮動手臂、搖擺屁股或者說話,你和你的朋友就可以立即加入,生活經驗是你唯一需要的經驗。”

這就是後來的 Kinect —“Kinectics” (動力學) 與 “Connection”  (連接) 的結合。它是一款 Xbox 360 的周邊設備,通過面部和動作識別技術,讓玩家得以完全拋開遊戲手把,用語音和手勢指令來操作主機的系統界面,只要做出動作就可以玩遊戲。

20171030000815UoKGBSt5iPxWjHJa.jpg-w600

沒有按鍵,沒有搖桿,所以不存在任何複雜的操作。在微軟的設想中,移除了這些障礙,那麼那些不具備任何遊戲手把經驗或者不擅長遊戲的“手殘黨”,這下也可以像核心玩家一樣暢玩遊戲了。這就是微軟在那場 E3 發佈會上反覆強調的重點。

“遊戲手把是障礙,”時任微軟互動娛樂部主席的 Don Mattrick 說,“它在遊戲玩家和其他所有人之間劃了一條界限……我們能突破遊戲手把嗎?我們能讓你這個人成為遊戲手把嗎?我們能!”

在發佈會和之後陸續放出的演示裡,玩家真的作為“遊戲手把”發揮了作用:他們在空氣中揮動手臂假裝操縱著光劍施展原力;他們在電視前來回跳躍假裝正在滑板,原地做出跑步的姿態假裝賽跑;在一個代號為 Project Milo 的遊戲試玩裡,玩家對著虛擬人物做出各種表情假裝在和真人對話,伸出胳膊假裝接到了對方拋來的物件……所有的操作,都是 Kinect 通過捕捉動作而完成,看起來確實很有“魔法”效力。

甚至連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本人都上台為其背書 — “微軟所做的,不是關於重新設計方向盤,而是根本就沒有方向盤。”

201710300006212tCuBp6TIz5ey9Pb.jpg-w600(斯皮爾伯格和 Mattrick 在 E3 上)

把遊戲比作開車,這個精準的比喻背後其實隱藏了另一層含義:沒有方向盤就開車,其實是件很危險的事情。表面看來,一切都被簡化了,因此新人面前的障礙消失,但是對於那些需要精確操作以完成任務的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存在的按鍵和搖桿,僅憑玩家不精確的姿態去模擬,簡直是匪夷所思的體驗。

說到底,微軟的目的在於“簡化”操作,而簡化的終極目的是擴大主機受眾群,讓任何年齡、任何技術的玩家都可以加入。在當年的 E3 上,上台演示了從《Kinectimals》到《Kinect Disneyland》的,正是一群甚至不能稱其為玩家的兒童,在他們手舞足蹈或者尖叫地去摸虛擬老虎的那一刻,其實就宣告了 Kinect 絶不會成為核心玩家的心頭愛。

20171030001027jFzXrJPyB1TgAcOG.jpg-w600(愛撫動物這件事情,在以後的智慧型手機上實現了更方便的操作)

回歸當時的大背景。任天堂和 Sony 都已經推出或是在研發自己的體感設備 — 同年, Sony 開始嘗試將 PlayStation Eye 與體感搖桿結合 (即後來的 PS Move) ;而任天堂的 Wii Sports 體感遊戲早就大獲成功,具備體感功能的 Wii Remote 控制器特別適合指向和揮動,讓體育類電子遊戲的魅力充分發揮了出來。這種趣味性的運動體驗也讓 Wii 真正實現了其“客廳娛樂”的定位。客廳娛樂,正是所有主機廠商想努力實現的目標,因為那意味著他們的產品已經突破了原先的受眾群。也是在 Wii Sports 成功發售兩年後的 2008 年,Wii 的美區銷量超過了 Xbox 360。

“Project Natal 的推出和 Sony 或者任天堂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時的微軟娛樂商業發展部的 VP Shane Kim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真的只是關於打破藩籬、接觸到更廣大的市場,因為遊戲手把就是障礙,它們看起來很嚇人。”

一半是魔法,一半是沮喪

經過了兩年 E3 的推廣發酵,Kinect 在 2010 年 11 月 4 日於美區首發,售價 150 美元。紐約時報廣場人頭攢動,微軟員工集體伴隨著體感遊戲舞動,背景伴隨著大大的標語,“你就是遊戲手把。”

20171030001359n8tYEshKzRCyXeiv.jpg-w600(“你就是遊戲手把”的梗隨後被用來嘲笑微軟的短視,電子遊戲可以讓不同身體狀態的人投身娛樂,但是 Kinect 卻剝奪了部分人的這項權利。)

Kinect 在面市的第一個 60 天裡賣出了 800 萬份,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頭銜是“銷售速度最快的電子消費品”。在其 7 年的壽命中,它一共賣出了 3500 萬份,其中有一半都在頭一年賣出。

消費者的決定不難理解:不用遊戲手把的 Kinect 看起來挺有意思,而在它之前的 Wii Sports 又是那麼好玩。他們沒理由從一開始就懷疑這會導致糟糕的體驗。

況且,微軟已經投入了 5 億美元的行銷費用,把它包裝成了最有前景的新技術 — 不但是遊戲領域,還有課堂教學、醫療、學習樂器和宇宙探索……甚至連歐普拉·溫芙蕾 (Oprah Winfrey) 都在節目裡送出 Xbox 360 和 Kinect。而在首波評測 Kinect 的媒體中,正是老道的遊戲媒體之外的主流媒體紛紛給予了絶讚的評價 (Engadget、PC World、Kotaku、Eurogamer 等都保持了謹慎的態度) 。

但是問題慢慢地出現了。

一開始是不起眼的那些。比如,你需要很大的空間讓 Kinect 完全發揮動作捕捉的效力,如果你的客廳不夠大,那麼你得開始移動傢俱,住地更小一點的就沒法玩了,於是這幾乎是排除了學生公寓。再者,首發的 17 個 Kinect 遊戲中,只有《舞蹈中心》讓人覺得有趣,大多數似乎只是在讓你試驗新系統,伸伸胳膊動動腿,“根本就沒什麼好遊戲嘛”。

201710300021389Mtcj4VxiBFKu281.jpg-w600

糟糕的還在後面。即便是起初對 Kinect 抱有耐心的玩家,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感到一波接一波的失望:幾乎所有的 Kinect 遊戲都可以被歸為家庭娛樂和健身類,而它們大抵相似,遊戲品質十分一般。玩家們多花 150 美元購買 Kinect,並不是想擁有這些重複無趣又不準確的經歷,更可況這些遊戲類別根本就不是 Xbox 360 核心人群所喜歡的。

大廠商們曾表示要支持 Kinect 遊戲。EA 和育碧在 E3 上承諾過會將體感帶進自己的體育系列和湯姆·克蘭西系列。但事實證明這些遊戲不適合 Kinect。具備延遲效應、讀取不精準的 Kinect 甚至降低了遊戲體驗,敏感性大打折扣,整個過程變得遲鈍、充滿失控感而令人不適 (甚至有人因為在 FIFA 裡語音罵人而被罰了紅牌) 。

而如果一個玩家想好好玩湯姆·克蘭西 (Tom Clancy) 這類射擊遊戲,他也斷然不會拋棄遊戲手把,讓 Kinect 去捕捉自己的動作 — 真正的核心玩家把“精準”視為完美,他們並不在乎複雜的按鍵組合,或者是雙手之間的“障礙”束縛了自己的動作,他們要的就是一個完美的 combo 或是一次時機正好的爆頭。這種體驗是在電視機前揮揮手帶不來的。那樣顯得太簡單,甚至有點蠢,抹去了新人和高手之間的差距,讓艱苦的“熟能生巧”過程變得不再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讓電子遊戲本身失去了意義。

另一個更顯而易見的現實是,廠商們沒有支持 Kinect 的必要。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套開發 3A 遊戲的流程,這套流程更適用於具備遊戲手把的環境。並沒有玩家抱怨遊戲手把操作不順,所以他們沒必要像微軟希望的那樣將之“簡化”。

一位 Xbox 的內部人士說,“像《光暈》這樣的遊戲根本不需要 Kinect — 它已經有了一套非常精準、非常細緻的操作設定,而且為了遊戲的平衡性,你也不能賦予 Kinect 玩家那麼巨大的優勢。”

簡而言之,對於開發商來說,拋開原有的流程去做 Kinect 遊戲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沒有大作導致 Kinect 不受歡迎,於是更多的開發者不願意為 Kinect 投注精力。這在當年形成了一種堪比如今 “VR 遊戲無大作”的惡性循環。Kinect 已經成了一個很無用的設備,上面一些起先能帶來新鮮勁的體感遊戲,很快便讓人感到無聊。

缺乏好遊戲讓微軟的“客廳娛樂”夢破滅了。它毫無疑問沒能獲得核心玩家的青睞,也沒有如預想中那樣,帶來更多的大眾群體 — 那部分人已經擁有了 Wii,或者發現 Kinect 遊戲並沒那麼新奇,這個設備的後續口碑,則最可能讓他們拔了草。

201710300025591pfL8jEM94CKgmhb.jpg-w600

那個曾經讓人覺得神奇的 Project Milo 演示 (可以與螢幕上的虛擬人物進行語音和動作互動) ,其實也沒有剛需。玩家對好遊戲的定義並不在於螢幕內外隨便休閒的表面互動,而在於關鍵的遊戲性和劇情,這才是帶來沉浸感的關鍵要素。況且這個當年被寄予厚望的項目從來就沒被開發出來。

一次徒勞的拯救

Kinect 靠和 360 捆綁優惠銷售維持著成長。在 2013 年 2 月,微軟公佈的數據顯示,他們賣出了 7600 萬台 360 主機和 2400 萬台 Kinect。

這種捆綁發行在 Xbox One 首發時又重複了一次。在 2013 年 11 月次時代主機 Xbox One 首發時,微軟稱新主機將包含一個更新過後的 Kinect,它將是 Xbox One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令新主機的價格飆升到了 499 美元,比同期競爭對手 PS4 高出了整整 100 美元。

毫無疑問,核心玩家痛恨這個主意,沒人想為了與自己遊戲習慣完全不搭的 Kinect 多花 100 美元,而且它仍然需要很大的空間才能施展 — 這簡直是微軟自己在說“請不要買 Xbox One”。

這直接把玩家們推向了 Sony 。兩家主機同月發行,在第二個月,PS4 的銷量就輕鬆超過了 Xbox One;半年後,兩家公佈的季報差距明顯, Sony 在 2014 年的第一季度賣出了 350 萬台主機 (PS4 和 PS3) ,微軟賣出了 110 萬台 (Xbox One 和 360) ,估測青睞 PS4 和 Xbox One 的人數比例大概是 7:3。這種傾向性,自然有獨占遊戲質量等其他原因,但誰也不會懷疑 “499 美元捆綁 Kinect” 的舉措強烈地打擊了玩家的購買慾。

另一方面,儘管微軟仍堅稱 “Kinect 是未來”,但是關於設備的一切變化都不大。也許它在技術端有有限的提高,但是仍然沒有解決精確度和控制感不夠的關鍵問題,也沒有好的開發商對開發 Kinect 遊戲感興趣,所以出現的都不是什麼好遊戲 — 伴隨 Xbox One 首發的 Kinect 遊戲只有一款《Fighter Within》,它在 Metacritics 上的評分是 23%。

在意識到玩家真的不需要 Kinect 後,微軟終於鬆動了 — 最後的那根稻草出現在 2014 年 4 月,微軟 Rare 工作室 150 人團隊開發的《Kinect Sports Rival》致力於展現新一代 Kinect 的全部魅力,但是卻悽慘地失敗了,這最終導致 15 位 Rare 開發者被解僱。意識到大局已定的微軟在 5 月便放棄了捆綁,玩家終於可以花 399 美元買一個不含 Kinect 的 Xbox One 了,這一舉措也讓 Xbox One 銷售復甦,逐漸縮小著和 PS4 的銷量差距。

沒人再為 Kinect 開發遊戲了,甚至是微軟自己。在 2016 年發售的 Xbox One S 上,微軟也去掉了內置的 Kinect 接口,要求玩家運用額外的 USB 適配器。

所以 Kinect 早就在慢慢死去。它在最後的日子裡也只是耗著存貨罷了 — 要是有什麼安慰,就是微軟在研發 Kinect 的過程中獲得了不少技術經驗,間接催生了 Hololens 和 Windows Hello 的感應與識別技術。

好奇心日報》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好奇心日報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好奇心日報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