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AI 工具的進化速度讓人眼花撩亂。目前市面上,或者應該說我頻繁在使用的 AI 工具就有:ChatGPT、Grok、Claude、Gemini、NotebookLM。每一個工具都有自己的定位與強項,也讓我逐漸從「只用一個」的習慣,變成了根據不同需求選擇搭配使用。
本文將介紹 Google Gemini 的使用心得,並介紹付費版(Advance)的費用及方案。
從多款 AI 工具中,我為什麼越來越常用 Gemini?
Claude 則是我處理大量文字資料的首選,特別是當我要丟進一整篇論文、數萬字逐字稿時,它的記憶能力與組織邏輯可能比我還要厲害。
Grok 的風格比較自由奔放,據說言論也「開放」一些。最近 Elon Musk 推出了 Grok 4,這個新模型未來我會再深入測試看看再分享,目前我的使用情境主要是觀察它怎麼即時回應 X(前 Twitter)上的社群話題與輿情熱點。
至於這篇文章的主角 Gemini,也是我最近越來越常使用的 AI 工具。它的厲害之處不只是語言能力,而是它「長在 Google 裡面」,能跟 Gmail、Docs、地圖、YouTube 等日常應用無縫整合,加上圖片生成速度快,現在甚至還開始支援影片生成功能,我最近就常在 Threads 上看到有人用 Gemini 生成 ASMR 類型的短影音。這篇文章,我會用最簡單、真實的語言,分享我這段時間使用 Gemini 的心得,並比較它和 ChatGPT 的異同,幫助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AI 工具。
Gemini 是什麼?為什麼它和 Bard 不一樣?
簡單說,Gemini 是 Google 推出的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它不只是 Bard 的新名字,更是技術全面升級後的進化版本。從 2023 年底的 Gemini 1.0 到 2025 年的 Gemini 2.5 Pro,它已經能夠處理各種文字、圖片、影片、語音的輸入,也能生成這些內容。
它有點像 ChatGPT,但也不太一樣。最關鍵的差異是它「生下來」就跟 Google 的服務整合得很深。你的 Gmail、Google Docs、YouTube、地圖甚至 Android 手機,都能呼喚 Gemini 幫你完成工作。
你可以叫它幫你寫信、改投影片、總結影片內容,甚至幫你規劃旅程、打開手機 App、傳訊息。這種跨應用整合,是目前 ChatGPT(還)沒辦法做到的。
Gemini 免費/付費版差在哪?Advanced 費用
原先是免費仔,後續因為看上 Veo 3 AI 影片生成功能而成為付費會員,題外話分享,這個影片生成功能是在今年 7 月才正式在台灣推出的!
版本 | 價格 (美金/月) |
模型/功能特色 | 適合使用者 |
免費版 | $0(搭配 Google 帳號) | 使用 Gem 1.5/2.5 Flash 或 Flash‑Lite,支援文字、圖片、語音輸入,基本多模態功能;可存取 Gmail、Docs,但有功能限制 | 純試用者、基本需求者 |
Gemini Advanced | $19.99 | 解鎖 Gemini 2.5 Pro、Deep Research、影片生成(Veo 3 Fast)、更高上下文(1M token)、NotebookLM 增強、2TB 雲端空間、完整 Gmail/Docs/Maps/YouTube 整合 | 重度使用者、創作/專案工作者 |
AI Ultra(高階方案) | $249.99 | 包含 Pro + Ultra 模型存取、最高容量上下文、Flow 影片工具、30TB 雲端、YouTube Premium、Mariner 代理模式、Chrome AI 助手等 | 企業、專業影像/資料團隊 |
Gemini 最強的地方:完美融合 Google 生態系
老實說,這是我最驚艷的地方。
如果你也是每天都開 Gmail、寫 Google 文件、用 Google Maps 找店家,甚至用 Android 手機,那你一定會發現:Gemini 根本就不是一個單獨的 AI,而是融進你生活每一個角落的智慧助理。
以下幾個功能,是我覺得可以使用看看的:
Gmail:快速整理信件重點,幫你省下逐封查看的時間。
Google Docs / Slides:幫我改一改
Gemini 可以幫你校稿、改文案、濃縮段落,也可以協助設計簡報標題與大綱。
但其實我最常用的是請 Gemini 幫我看這份文件有沒有「錯字」,以往我可能都要把整篇文章複製貼到 ChatGPT,現在就可以直接在 Google Doc 上使用 Gemini 做這件事情,速度更快。
Google Maps + Search:行程規劃神助手
我下的指令:幫我規劃 5 天的台南之旅,如果有推薦的餐廳記得也提供給我 Google Map。
以下是 Gemini 提供給我的一小部分回應,你可以看到都有附上 Google Map
我把同樣的指令丟到 ChatGPT(我是 Plus 版本,用 4o),與 Google 其他產品的整合程度就有差異。
Gemini 圖片生成力實測:與 ChatGPT 比較
這裡我用一個相同的 prompt 測試 Gemini 和 ChatGPT 的圖片產出效果:
Prompt: 幫我生成一張圖,描述以下情境:早上五點起床,在天色剛亮的時候,一個人在外面跑步,外面充滿著樹木、花朵,還有幾隻小狗跟在你後面一起跑步。
產圖速度上, Gemini 速度比 ChatGPT 快蠻多的,我打完這些話的時候 ChatGPT 還沒生成完畢。
生成的圖片尺寸、大小我都沒修改直接放上來跟大家分享,以寫實程度我會選擇 Gemini。
ChatGPT | Gemini |
ChatGPT vs. Gemini:到底差在哪?一張表告訴你
項目 | Gemini | ChatGPT |
開發商 | Google DeepMind | OpenAI |
搜尋能力 | Google 搜尋整合、附來源 | ChatGPT 瀏覽器需手動啟用 |
圖像生成 | ImageFX(寫實、快速) | DALL·E(創意、多變),產圖速度會比較慢,需要等一下子 |
Google 整合 | Gmail、Docs、地圖、影片等 | 無原生整合 |
語言表達 | 寫作偶爾有點不自然 | 表達比較流暢 |
我的使用心得:兩個都值得,但用途不同
我目前是兩個平台都在付費使用的雙刀流使用者。根據我的日常需求,我會這樣分配:
- 想快點寫完工作信、改好文件、安排行程:我用 Gemini
- 想深入討論一個觀點、寫文案、模擬角色、設計課程:我用 ChatGPT
- 想產生部落格封面圖、簡報插圖:先用 Gemini,圖像感更佳
- 想做持續對話、建 GPT 輔助腳本流程:用 ChatGPT 的 GPTs 自訂功能更靈活
沒有哪一個工具是絕對能夠取代另外一個工具的,而且也不會偏向仰賴同一個工具,近期就有發生很多次 ChatGPT 突然當機的消息,網路上一片哀嚎。 (下圖節錄網友「職場誠實樹」的 Threads 貼文)
你不需要死守某一款工具,也不用一開始就選出「最強的那一個」。更重要的是,你要熟悉每個工具的特性,了解它們的優缺點,並根據需求靈活搭配、善用它們的優勢。
這些 AI 工具的目的,不是取代你,而是幫你把時間還回來。讓你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更專注在創造價值,最終,是為了讓你能準時下班,去過那個不被會議和文件追著跑的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