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阿里巴巴、騰訊拚中概股回購!巴菲特怎樣看待「股票回購」?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阿里巴巴、騰訊拚中概股回購!巴菲特怎樣看待「股票回購」?

最近更新時間: 12 April, 2022

 
展開

騰訊( 00700-HK )控股 4 月 8 日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耗資 3 億港元購回 81.50 萬股。每股價格 366.8 – 370.6 港元。這已經是騰訊公佈業績以來第十次回購,堅持「定投」,已累計耗資 30 億港元。

小米( 01810-HK )集團同日公告稱,公司於 4 月 8 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購 378.96 萬股,耗資 4,987.34 萬港元。小米集團近三個月累計回購股份數為 6,765.38 萬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 0.27% 。

3 月 22 日,阿里巴巴(Alibaba, BABA-US)宣布進行股票回購,回購規模從 150 億美元增至 250 億美元,最高回購規模相當於近十分之一市值。

從這些真金白銀的回購,可以看出公司管理層對未來經營的信心。對於公司而言,在市場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回購毫無疑問是一個有利於股東的行為。當類似的機會出現時,巴菲特也會大量回購,如他所說:「用 80 美分購買 1 美元總不會錯。」

而巴菲特對於回購也有著嚴格的標準,他說:「波克夏的董事們僅會在他們相信回購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時,才會批准回購。”他強調,在我們的觀念中,這是回購的基本標準,這標準經常被其他管理者忽視。在剛剛過去的 2021 年裡,巴菲特回購了創紀錄數量的波克夏股票,總額達到約 270 億美元。

面對如今中概股紛紛回購潮,如何理性面對?我們從深諳回購真諦的波克夏尋找參考答案。

巴菲特回購公司的兩條標準

當滿⾜兩個條件時,我和查理會選擇股份回購:

  1. 公司擁有充裕的資⾦來維持⽇常運轉和所需的現⾦流
  2. 股票價格遠低於保守估計的公司內在價值

這是巴菲特給出的回購股票的兩條標準。

這兩條標準看似簡單,但巴菲特說:「我們曾⽬睹很多股份回併購⾮滿⾜上述第⼆條條件。你要知道,很多 CEO 永遠認為他們公司的股票太便宜了。」在巴菲特看來,股份回併購⾮簡單⽤來抵消股票增髮帶來的股權稀釋,或者僅僅因為公司⼿握多餘的現⾦。他強調,只有當回購價格低於股票內在價值時,繼續持有的股東才不會利益受損。

考慮是否要收購或者股份回購時的第⼀準則是,在某⼀個價格你是明智的,但在另⼀個價格時你可能就是愚蠢的。關於這個價格,曾經巴菲特承諾回購成本不會超過股票帳面價值的 110% ,但這被證明不切實際。後來他將這一標準提升至 120% 。

我們買得越多,買的價格越便宜,繼續持有的股東獲得的利潤將更豐厚

巴菲特堅信,長期投資者會從波克夏設立的 120% 回購上限中合理受益。如果預設回購價格上限為帳⾯價值的 110% ,回購明顯增加了波克夏每股的內在價值。⽽且巴菲特說:「我們買得越多,買的價格越便宜,繼續持有的股東獲得的利潤將更豐厚。因此,如果有機會,我們希望積極回購股票,甚⾄在價格上限或略低於價格上限的價位上。」

與此同時,巴菲特也表示,當很多⼈在波克夏股票低於內在價值時拋售的時候,他和查理⼼情複雜。⼀⽅⾯,巴菲特希望幫助繼續持有的股東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在股價只是內在價值的九成、⼋成,甚⾄更低時,最好的⽅法無疑是購⼊⾃⼰的股票。

巴菲特引用其⼀位董事曾經說過的——這就好⽐在⼀個⽔已流乾的桶⾥,射那些已經停⽌跳躍的魚。另⼀⽅⾯,巴菲特並不希望股東在股票價格還未達到內在價值時就出手,儘管回購股份的價格或許⽐⼀些股東預設的出手價位要⾼。他說:「我們回購時,希望那些退出的股東能充分意識到他們所拋售的資產究竟價值多少。」

巴菲特舉了個例子:如果⼀家價值 3,000 美元的企業有三個平等合夥⼈,其中⼀個⼈持有的股權被以 900 美元的價格買⾛,那麼剩下的其他兩個合夥⼈持有的股權將各⾃實現 50 美元的成長。如果退出合夥⼈得到了 1,100 美元,那麼剩下的兩個合夥⼈將分別損失 50 美元。同樣的計算可應⽤到企業和它們的股東上。

因此,他說,「回購⾏為對持續股東⽽⾔是價值增加還是價值損失」的問題完全取決於回購價格。也因此,巴菲特對於企業回購股票公告幾乎從不會提到回購上限價格,感到費解。在他看來,如果⼀家公司管理層要收購其他公司,那麼情況就⼀定不會是這樣的。價格將總是影響買或不買的決定。

在討論回購前,⾸席執⾏官和董事會應該站起來做出⼀致聲明「在⼀個價格上這麼做是明智,在另⼀個價格上就是愚蠢”。另外,巴菲特也強調財務實力,他說:「如果我們持有的現⾦少於 200 億美元,我們也不會進⾏股票回購操作。在波克夏,財務實⼒毫無疑問⽐其他所有事情都要重要。」

當波克夏購買⼀家正在回購股票的公司時,我希望出現兩件事情

⾸先,我們通常希望企業獲利在未來⼀段較長時期將有良好的成長;
第⼆,我們還希望股票在相當長⼀段時間表現落後於⼤市。

這是巴菲特所希望看到的情況。他以 IBM(IBM-US)為例。解釋了這一問題。

IBM 有 11.6 億股流通股,波克夏擁有約 6,390 萬股占到 5.5% 。該公司還可能會花 500 億美元左右在未來幾年回購股份。巴菲特提出問題:“我們今天的測驗就是:一個長期投資者,比如波克夏,應該在這段時間內期待什麼呢?”

他給出的答案是——我們應該期待 IBM 股價在未來五年內下跌。如果 IBM 股價在這一時間段的平均價格為 200 美元,公司將用 500 億美元收購 2.5 億股股票。這將導致流通股數量為 9.1 億股,波克夏將擁有 7% 的公司股份。反之如果股價未來五年以平均 300 美元的價格出售,IBM 將僅僅能購買 1.67 億股。這將導致在五年後有約 9.9 億股流通股,而波克夏將擁有其中的 6.5% 。

巴菲特說,邏輯很簡單:如果你將要在未來成為某隻股票的淨買方,要麼直接用自己的錢購買或者間接(通過持有一家正在回購股票的公司),當股價上升時你就受害,當股價不振時你獲益

很遺憾的是,巴菲特說:「情感因素通常會令事情變得複雜:大多數人,包括將在未來成為淨買入者那些人,看到股價上升會覺得舒服。這些股東就像是看到汽油價格上漲感到高興的通勤者,僅僅因為他們的油箱裡已經裝滿了一天汽油。」

警惕公司通過回購哄抬股價的行為

絕大多數時候,公司宣布回購,都是一個利多的訊號,巴菲特投資過的很多公司,一直以來都在回購股票,許多公司回購股票的數額相當驚⼈。他說:「我們⾮常喜歡這種股票回購,因為我們相信⼤多數情況下,公司回購的股票在市場中是被低估的。畢竟,我們持有這些股票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們相信這些股票被低估了。當⼀家公司的經營規模不斷擴⼤,但流通股數量不斷下降,股東將會⾮常受益。」

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有時候公司回購股票,可能只是為了推高股價

蒙格就曾提醒:「如果重新回購股票,只是為了把價格推高,我覺得是不道德的,但是你如果回購股票的目的是公平公正,能夠惠及我們現有股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而巴菲特在談到回購時也強調,自己對⽀持股市並無興趣。雖然他也收到過這樣的信件,寫信的人並不關心內在價值,而是希望他們成為推升股價的吹鼓手,利用回購的方式令股價上漲(或不再下跌)。

巴菲特說:「如果這個寫信的人打算明天賣掉手中的股票,他的建議很有道理——對他而言!但是,如果他打算繼續持有,他應該希望股價下跌才對,這樣,我們才能有機會大舉買入。這是回購措施唯一有利於存續股東的方式。」

顯然,巴菲特並不熱衷於借回購之名,推升股價的行為。他強調,我們永遠不會為了阻止波克夏股價下跌而進行回購。只有在我們相信回購活動是公司資金具有吸引力的去處之時,我們才會進行。最好,回購行為對於公司股票內在價值未來的成長性的影響微乎其微。

在他看來,市場上太多的回購活動,與其說是為了提高公司每股價值,不如說是管理層「秀」信心、趕時髦的方式。實際上,通過放煙霧彈稱自己要回購,以達到推高股價的目的,在華爾街不少見,在 A 股市場更是屢見不鮮。每年都有大量的公司因為沒有如期完成回購被交易所譴責,而這通常伴隨著大股東的減持套現。

企業家和投資的殊途同歸

按照巴菲特的標準,要在回購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時,才可以回購。那麼,對於企業家而言,準確判斷自己公司的實際價值,就非常重要了。前提是判斷準確,才能說在確定內在價值已經遠遠高於回購價格時,果斷回購。

這考驗的是一個企業家對於公司價值的判斷。對於投資人而言,一家公司宣布回購固然是一個訊號,但最後還是要判斷一家企業的基本面,才能夠做出投資決策。這似乎又印證了做企業與做投資的殊途同歸。

在市場過去一段時間大幅下跌後,巨頭公司們紛紛拿出真金白銀回購,或許對未來的市場而言,是一個好的訊號。但對於投資人而言,想找到合適的標的,還是要回到企業經營業務的本質,就是能不能持續創造回報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