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幽靈 3 大交易規則其一:如何判斷並持有正確的部位?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幽靈 3 大交易規則其一:如何判斷並持有正確的部位?

2020 年 12 月 24 日

 
展開

在金融交易市場當中,我們學習投資的路徑或許也跟佛家所說的一樣,都是先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開始。因此你會學習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學習技術分析、懂得看線圖,或是進一步開始要學習總體經濟分析、了解全球總體的經濟狀況。這些都是必要的,但在最後準備好你的資金,挑選好要進場的標的,實際打電話給營業員、按下桌上電腦鍵盤上的「Enter」,或是在手機上對下單畫面跳出的確認視窗、按下「確認」之後,你的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先前所做的一切都還只是鋪陳。

「幽靈的禮物」這本書,最早是在 1997 年美國《期貨雜誌》網站上的期貨論壇,有許多的期貨交易員在論壇上交流討論,其中有一位參與者的發言特別吸引其他交易員的目光,因為他的經驗與見識,讓他的網路留言特別受到歡迎。他在期貨論壇中跟大家分享他的交易智慧,然而卻不願意在任何情況下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也從不接受金錢回報。論壇上的網友,因此暱稱他是「交易圈中的幽靈」。書上討論了三個金融交易規則,我自己也是深受啟發,我們一起來看看。

幽靈的規則一:交易是失敗者的遊戲,最善於輸的人最終會贏。

大多數人,不論你投資的是股票還是基金應該都是假定自己是正確的,一直到被市場證明是錯的。幽靈的想法,剛好相反,他認為在還沒有被證明正確之前,我們假定自己是錯的。舉例來說,我可能在最近做多了台指期貨,當然行情沒有明顯的波動的情形下,我可能等待了一兩天,市場並沒有證明我的部位是正確的也就是他沒漲,當然也沒有證明我是錯的也就是沒什麼跌。通常我們會等待,並且希望市場最終會證明我是正確的,但這可能是在浪費時間,因為這筆交易極可能是錯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如果要一直等到你的這筆交易被證實是錯的,也就表示價格產生了更大的滑動,你的損失就會更劇烈。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市場沒有證明你是正確的之前,你可以明快的選擇你的行動,而一般的投資人則剛好相反,他們什麼事都不做,然後等著被停損出場。這個時候,並非他們主動選擇出場,而是市場強迫他們清倉。換句話說,如果你的交易正確,你可以什麼都不做,但只要你的交易還沒被證實是正確的,你就該自己執行平倉。

這就好像,你跟租車公司買他的二手車,業務員說,你可以把車開回去一個月,如果你決定不買的話,只需要付租金就可以了。這個時候,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你開著他上下班一個星期,然後你就決定退掉他,雖然無法證明這車不好,但你並沒有喜歡他。因此你可能只需要付一個禮拜的租金就可以。但如果你真的要證明這台車不適合你,你可能需要買下它,然後開上好幾個月才會真正清楚,但這個時候你的代價就非常昂貴了。事實上,應該也不會有人這麼做。

【推薦閱讀】越跌越買真是對的?價值投資人何時才該停損

但你可能會想,「我怎麼知道?會不會我多放幾天,就可以是一筆好買賣了呢?」確實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他們擔心萬一他把部位賣掉之後,就開始漲,然後買入之後就開始跌。不過,如果不能盡早的認賠出場,那麼萬一等到市場越走越遠的時候,認賠出場就變得更加困難。這是許多人從股票市場中畢業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要讓你的損失越小越好,認賠出場越快越好,當然不能保證你每次都作對,但能夠保證你會在市場中生存下來。或者我們說,「讓你不下牌桌」,只要你還在牌桌上,那麼你就還有機會獲利。

情緒是一個直覺反應,而不是正確反應

然而,學習什麼是正確的反應,什麼是錯誤的反應,則是下一個我們想要討論的內容。我記得,當我小的時候,我要從爐灶上拿起茶壺倒水的時候,我總是會先用手背去試試茶壺蓋是不是燙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我被燙過啊。大多數的投資人也是這樣學習的,他們在遭遇一次滑鐵盧之後,就不會再用相同的方法去下單建立部位,甚至再也不買同一隻股票。然而這並不是一種正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本能反應。

市場有時候會瀰漫著情緒,你從盤面上價格的變化就會感受到。早年,證券公司,被稱作「號子」這是因為國外稱券商的營業廳為House,因此後來大家就跟著這麼叫。號子人聲鼎沸的時期,有時候,你甚至會聽到股民們的歡聲雷動或是唉聲嘆氣。這種情緒的反應,也會反應在下單的行為上,很難不受影響。但受到情緒影響,例如恐慌的反應,就做出賣出的動作,就是一個直覺反應,而不是正確的反應。期貨交易的反應則更為直接,如果你的部位幾個小時之內沒有被證明是正確的,你就應該平倉。一般我們在職場上,需要不斷的與人交流,學習別人的經驗,才能拓展自己的視野,但是在交易上則有所不同,大多數時刻你需要獨自做出決定。

幽靈在書中,並沒有提到太多行為改變的學術依據,但我們先前的節目當中,倒是討論了不少。例如「認知失調」,也就是當證據顯示我們的假設錯誤的時候,我們會試圖逃避,扭曲這些資訊,也會迴避讓失調更加明顯的行動。也因此,這讓幽靈的規則一難以執行,需要很頻繁的練習。舉例來說:吸煙就是是認知失調的一個經典例子。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菸草中燃燒產生的物質可能導致肺癌以及心臟病,但所以人也都希望自己長壽健康。但是,癮君子習慣否認吸煙是導致肺癌或心臟病的證據,或者常說吸煙能紓壓或減肥,藉以緩解矛盾觀點所引發的緊張情緒。

這個案例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自我認知的挑戰。為什麼人們寧願找藉口,也不願意改變行為呢?「我正在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顯然跟「我是一個理性客觀的人」的自我認知不一致。跟調整行為方式相比,尋找藉口顯然容易得多。

投資人也會被自己的決策所困擾。也因此,如果在一開始,我們就假定我們的決策可能是錯的,除非被證實是正確的。那麼就可以減少認知失調的可能性,從而更明快的做出判斷與行動。

「在還沒有被證明正確之前,我們假定自己是錯的。」你能夠想到哪些方是來做這個練習?讓你自己的行動更正確,而不是依賴本能反應?跟大家聊聊。

比爾的財經廚房》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