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浪潮席捲全球的此刻,從晶片、資料中心到AI應用服務,每一層供應鏈都受到投資人密切關注,而在這條產業鍊的核心,有一群不容忽視的推手——「四大 CSP」,他們不僅是 AI 雲端基礎建設的主力建設者,更是引導 AI 投資趨勢的重要指標。
股感將透過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 CSP 是什麼?
- 四大 CSP 包括哪些科技巨頭?
- 他們對 AI 概念股的影響為何?
- 最新雲端與 AI 佈局展望一次看!
未來也將會即時在文章更新最新產業資訊,讓你掌握股市最新趨勢!
CSP 是什麼?
CSP,全名為 Cloud Service Provider(雲端服務供應商),是提供雲端運算平台、儲存與數據處理能力的企業,簡單來說,CSP讓企業不需自行建設大型伺服器機房,就能用訂閱制方式,獲得強大的算力與AI開發能力。
為什麼 CSP 對 AI 這麼重要?
- AI 模型訓練需求超大算力,只有 CSP 具備資料中心與 GPU 資源支持訓練。
- 生成式 AI 如ChatGPT、Gemini、Claude 等,皆建構於 CSP 平台上。
- 企業導入AI 服務,多半透過 CSP 提供的 API、平台工具。
四大 CSP 是那四大?
目前全球主導CSP市場的四大科技巨頭為:
Microsoft(微軟):Azure + OpenAI 讓雲端轉型與AI接軌
Microsoft(納斯達克:MSFT)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專注於軟體、雲端運算、硬體和遊戲。公司通過三大核心部門提供產品與服務,並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個人、企業和開發者。
生產力與商業流程部門:
提供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幫助個人和企業更聰明地工作,主要產品如下,
- Microsoft 365 (M365):雲端辦公套件,包含 Word、Excel、PowerPoint 和 Teams(協作工具)。整合 AI 功能(如 Copilot),提升文件處理和會議效率,廣受遠端工作者歡迎。
- LinkedIn:全球專業社交平台,擁有超 10 億用戶,提供招聘、學習(LinkedIn Learning)和廣告服務。
- Dynamics 365:雲端企業管理軟體(ERP 和 CRM),協助企業管理銷售、財務和供應鏈。
智慧雲端部門:
提供雲端運算和企業級解決方案,是 Microsoft 成長最快的部門,主要產品如下,
- Azure:雲端運算平台,與亞馬遜 AWS 競爭,提供儲存、運算和 AI 服務。支援混合雲和 OpenAI 技術(如 ChatGPT)。
- 伺服器產品:如 Windows Server 和 SQL Server,支援企業資料中心。
- 企業服務:提供技術支援和數位轉型諮詢。
個人運算部門:
專注個人用戶產品,包括作業系統、硬體和遊戲,主要產品如下,
- Windows:全球領先的 PC 作業系統(如 Windows 11),支援 PC 和雲端桌面(Windows 365)。
- Xbox:遊戲品牌,包含 Xbox Series X/S 主機、Game Pass(遊戲訂閱服務)和雲遊戲。2023 年收購動視暴雪後,遊戲業務大幅增長。
- Surface:筆電和平板硬體產品線。
- Bing 和 Edge:搜尋引擎和瀏覽器,整合 AI 功能(如 Copilot)。
Amazon(亞馬遜):全球最大雲端供應商
Amazon(納斯達克:AMZN)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和雲端運算公司,業務範圍涵蓋零售、雲端服務、數位內容和廣告,公司以其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驅動的運營聞名。
北美部門
專注於北美市場的零售業務,包括線上商店、實體商店和第三方賣家服務。主要產品如下,
- 線上商店:提供廣泛的商品類別,從電子產品到日用品,通過 Prime 會員服務提供快速配送。
- 實體商店:包括 Amazon Go 無人商店和 Whole Foods Market,提供線下購物體驗。
- 第三方賣家服務:允許第三方商家在 Amazon 平台上銷售商品,Amazon 收取佣金和服務費。
- 廣告:提供針對性的廣告服務,幫助品牌在平台上推廣產品。
國際部門
負責北美以外的全球市場零售業務,涵蓋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主要產品如下,
- 線上商店:在多個國家運營,提供本地化的商品和服務。
- Prime 服務:在國際市場推廣 Prime 會員,提供快速配送和數位內容。
- 廣告和第三方賣家服務:與北美部門類似,但在不同市場有本地化策略。
AWS(Amazon Web Services)
業務內容:提供雲端運算服務,包括基礎設施、平台和軟體服務,是 Amazon 利潤的主要來源。主要產品:
- 雲端運算:提供彈性的運算能力、儲存和資料庫服務,支援企業和開發者的各種需求。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提供 AI 工具和服務,幫助客戶構建智能應用。
- 企業服務:為企業提供雲端解決方案,支援數位轉型。
Meta(臉書):自研AI模型Llama,雲端投入基礎建設轉型
Meta(納斯達克:META)是全球領先的社交媒體和技術公司,致力於連接人們並構建元宇宙,公司以其創新的社交平台和虛擬實境技術聞名。
家庭部門(Family of Apps)
提供全球領先的社交媒體和通訊服務,主要產品如下,
- Facebook: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擁有約 30 億月活躍用戶。
- Instagram:以圖片和短視頻為主的社交平台,廣受年輕人歡迎。
- WhatsApp:全球最受歡迎的即時通訊應用,提供加密訊息服務。
- Messenger:Facebook 的即時通訊工具,支援語音和視訊通話。
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
專注於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主要產品如下,
- Meta Quest:系列 VR 頭戴裝置,提供沉浸式遊戲和社交體驗。
- Horizon Worlds:元宇宙平台,允許用戶創建和探索虛擬世界。
- AR 眼鏡:正在開發中的擴增實境眼鏡,旨在將數位內容融入現實世界。
Alphabet(谷歌):Google Cloud + Gemini 打造AI全平台服務
Alphabet(納斯達克:GOOGL)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專注於搜尋引擎、數位廣告、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領域,公司以其創新的技術和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享譽全球。
Google 服務
涵蓋搜尋、廣告、YouTube 和 Android 等服務,主要產品如下,
- Google 搜尋: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搜尋引擎。
- YouTube:全球最大的視頻分享與觀看平台。
- Android:全球領先的行動作業系統。
- Google Ads:數位廣告平台,協助企業推廣產品與服務。
Google Cloud
提供雲端運算相關服務,包括基礎設施、平台和軟體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如下,
-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提供雲端運算、儲存和資料庫服務。
- Google Workspace:雲端辦公套件,包括 Gmail、Google Drive 和 Google Meet。
其他投資
聚焦於新興技術與創新項目,主要產品如下
- Waymo: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 Verily:專注於生命科學與健康技術的公司。
- DeepMind: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
四大 CSP 對於 AI 概念股的影響?
CSP 可說是 AI 產業的「總指揮」,是 AI 產業最大的終端使用者,他們不僅主導生成式 AI 應用的開發與平台建設,更掌握著 AI 基礎建設的大宗採購權力。簡單來說,AI 供應鏈的成長速度,取決於四大 CSP 的資本支出節奏。
為了爭奪 AI 主導地位,四大 CSP(Microsoft、Amazon、Meta、Alphabet)正在進行一場沒有終點的「算力軍備競賽」——誰擁有更強大的資料中心、更多的 GPU、更穩定的 AI 平台,誰就有機會領先市場,這場競賽帶來了龐大的資本支出,也成為AI概念股的最大成長引擎,其營收動能與毛利率表現,極大程度與 CSP 訂單綁定。
目前 CSP 市場尚未形成絕對龍頭,各家巨頭仍在積極搶奪 AI 市場主導權。這讓資本支出的競賽短期內難以降溫,這代表著,AI 供應鏈企業在 2025 年仍有望延續訂單成長動能,尤其是提供關鍵零組件與先進製程的廠商。
不過投資人也需警覺——過去AI概念股的股價爆發,是建立在 CSP 資本支出快速成長的基礎上。
如果未來:
- CSP 出現獲利壓力,開始延後或下修資本支出計畫
- AI 商業模式變現速度不如預期,導致投資報酬率下降
- 整體雲端需求疲軟,造成資料中心成長放緩
那麼,AI供應鏈的營收增速將同步趨緩,導致市場重新評價AI概念股的合理估值,甚至引發短線修正,因此,觀察四大 CSP 的資本支出趨勢與法說會指引,是掌握AI產業風險與機會的關鍵指標。
四大 CSP 最新展望
Microsoft
- 資料中心佈局:持續擴大 data center 產能,同時公司也致力於優化 data center 的成本和效能。
- 本季資本支出:達 214 億美元,略低於預期;展望 Q4,資本支出將環比增長,下半年整體預期維持成長但增速放緩,FY2026 前瞻亦相同。
- 雲端業務成果:本季雲端收入 424 億美元,年增 22%,毛利率 69%(較去年同期下滑 3 個百分點,主因 AI 基礎設施支出擴大)。
- 開發者與企業工具:GitHub Copilot 用戶達 1,500 萬(年增 4 倍);M365 Copilot 客戶數較去年增 3 倍,續購率創新高;Copilot Studio 客戶超過 23 萬,涵蓋 90% 的 Fortune 500。
Amazon
- 關稅影響:目前還沒有辦法斷定關稅政策最終的走向,公司表示目前有看到一些特定產品有提期拉高庫存的情況,但還沒有看到需求的衰退或是產品售價提升等情況,公司仍對零售業務抱持信心。
- AWS 業務狀況:AWS 年化 run rate 達到1170億,另外 AI 業務 run rate 也已經達到數十億美元規模,且正以三位數的增速在成長。公司也持續在 AWS 和 AI 相關的基礎建設上投入,預計今年接下來的時間供應端緊缺的問題會越來越改善。
- 廣告業務:本季收入成長 19%,且持續貢獻重要的利潤。公司看到所有廣告板位都有很強勁的成長。
- 資本支出:2025Q1 CAPEX 243 億,年增率 68%,符合市場預期,主要用於 AWS 及 Trainium,將持續加速算力的建置,未來數個月算力供給壓力將逐漸緩解。
Meta
- 2025 年資本支出:含融資租賃本金約在 640–720 億美元(原預估 600–650 億美元),主要用於 AI 資料中心與基礎設施設備升級。
- AI 模型與應用:發布 Llama 4 模型,並推進更大型的 Llama 4 Behemoth 研發,用於知識蒸餾,目標以更高效率與低延遲方式,萃取 90–95% 智能。
- 廣告系統升級:企業僅需提供目標與出價,AI 即可自動生成創意並精準投放;使用 AI 創意工具的廣告商增加 30%,新推薦模型提升轉換率 5%。
- 社群互動成長:優化推薦機制後,Facebook 使用時長增 7%、Instagram 增 6%、Threads 增 35%,目前 Threads 月活躍用戶逾 3.5 億。
- META AI 生態:近 10 億月活用戶,聚焦個性化、語音對話與娛樂功能;已推出獨立 APP,未來一年將持續擴大規模與深化使用者參與。
Alphabet(Google)
- 2025 年資本支出:規模約 750 億美元,較原先 597.3 億美元大幅提升。
- AI 產品線全面升級:推出迄今最先進的 Gemini 2.5 模型,並將全線服務導入該模型。
- 資本回饋股東:本季回購股份 151 億美元,發放現金股息 24 億美元,季度股息每股 0.21 美元(年增 5%),並獲董事會批准額外 700 億美元的回購授權。
- 雲端領先優勢:成為首家提供 NVIDIA B200 及 GB200 “Blackwell” GPU 的雲端服務商。
從 2025Q1 的 CSP 優異財報及資本支出展望,可以確定 AI 的軍備競賽仍十分火熱,紓緩關稅戰所引發的科技巨頭前景疑慮。AI 世代的競爭,正從模型演算延伸至電力供應與資料中心建設,最終較量的關鍵在於誰能掌握更多電力、更多伺服器與更強大的基礎設施。
總結:從 CSP 切入,掌握 AI 概念股長線趨勢
四大 CSP 不僅是 AI 應用的執行平台,更是供應鏈榮枯的預測指標,對投資人而言,觀察CSP的資本支出、技術合作、服務滲透率等,能更早掌握AI產業趨勢與投資節奏。若你是關注AI概念股的投資人,不妨從這四大巨頭的動向開始,建立更完整的投資判斷架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