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SLA)Q1 財報亮眼,營收年增 81% 至 187.6 億美元, EPS 報 3.22,超過去年同期的三倍,雙雙優於預期(178 億 & 2.26)並創下新高,此外,交車量年增 68%、汽車毛利率躍升至 32.9%,激勵盤後股價大漲 +5%。
特斯拉表示,即便公司持續在努力縮減製造成本,但供應鏈瓶頸、原物料飆升、中國疫情復甦等因素持續衝擊工廠運作,導致公司必須提高售價(馬斯克說已考慮未來 6~12 個月的成本上升)。馬斯克認為官方低估了通膨的真實狀況,短期內特斯拉還能依靠已簽訂的合約來控制成本,但合約到期後,終究會看到成本上揚。儘管產能增速放緩,上海工廠更因疫情控管導致損失「一個月」的產量,但馬斯克表示,今年似乎有可能生產 150 萬輛汽車(年增 60%)。
特斯拉季度產量雖然比 Q4 略為下滑、但依然維持高檔,可是,Q1 全球汽車供應天數(days of supply)卻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並創下近一年新低,在產量提升下庫存持續減少,凸顯出特斯拉的供不應求。
特斯拉財報關鍵營運數據
Q1 優異的業績是由創紀錄的交車量、售價提升、其他業務成長所推動,從達到新高的汽車銷售毛利率(32.9%)、整體毛利率(29.1%)可以知道,「漲價的效益」完全彌補了通膨導致的成本上升。
生產方面,已開始從德州和柏林的超級工廠交付 Model Y,但是對 Q1 的業績影響還不明顯,同時,特斯拉正努力推動自製電池、確保原物料供應、供應鏈多元化。德州及柏林的工廠還需要一些時間將產能效率極大化,目前安排 Cybertruck 在德州工廠提升 Model Y 生產效率後開始投產(2023 年)。
特斯拉 Q1 交付了 310,048 輛車,汽車銷售營收為 168.6 億美元(年增 87%),碳權銷售 6.79 億美金,佔營收的比重回升至 3.6%(過去連 3 季下降至不到 2%)。
特斯拉進軍泰國市場 最快今年在印尼設廠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TSLA-US)為進軍泰國市場,已向泰國政府提交申請銷售電動車產品,泰國有望成為第一個特斯拉正式銷售汽車的東南亞國家。除了電動車外,特斯拉還打算銷售電池和太陽能產品,這也將會是特斯拉首次在亞洲銷售電池和太陽能產品。特斯拉雖然尚未正式進入泰國市場,但泰國警方 2020 年已進口一批 Model 3 用於巡邏,證明特斯拉在泰國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印尼投資部長 Bahlil Lahadalia 上週透露,印尼政府將很快與特斯拉簽署建超級工廠的最終協議,最快可能在今年動工。印尼正計劃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總統佐科威 (Joko Widodo) 熱衷於發展以鎳為基礎的電動車產業,從鎳礦開採、生產電池組件、組裝電動車等皆包含在內。特斯拉 CEO 馬斯克也曾透露,今年可能會宣布一個超級工廠項目,可能在印尼中爪哇省 (Central Java Province) 的工業園區興建一家生產電池與電動汽車的超級工廠,因為此區擁有豐富的印尼鎳礦場。
特斯拉展望未來
擴充產能是特斯拉的首要任務,公司重申交車量在「未來幾年」都能年成長 50% 的目標,實際成長率得視供應鏈瓶頸而定。
目前工廠已經「連續幾季」都無法保持全速運轉,特斯拉也再次警告供應鏈問題可能持續影響 2022 全年。上海的疫情造成工廠停擺、供應鏈中斷,目前僅少數產能恢復運作,特斯拉會繼續關注疫情發展的影響。
馬斯克承認全自動駕駛(FSD)比他設想的還要難,FSD 在今年會有 7 次軟體更新,特斯拉正持續減少需要人為干預的事件、提升駕駛的流暢度,目前 FSD 測試版已開放給部分加拿大消費者使用,預計今年底前會向全美駕駛推送。馬斯克還透露,特斯拉預計將在 2024 年大規模生產「沒有方向盤或踏板」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
特斯拉股價 AI 解析
AI 趨勢解析從 2/16 就建議「看多」特斯拉,雖然不是買在近期最低點,但仍幫助投資人創造 +12.48% 的獲利(不含盤後漲幅),期間最高帳面報酬更一度達到 +26.13%。
值得注意的是,「AI 看多」的績效非常不錯,在近 10 次「多頭趨勢判斷」中,平均持有 3 個月,就能幫助投資人創造 +63.88% 的獲利,是位值得幸賴的好幫手。
想第一時間知道 AI 怎麼做嗎?快去【特斯拉個股頁】追蹤 AI 訊號吧!
《FinGuider》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