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谷月涵是誰?谷月涵是反指標?台灣先生谷月涵如何看台股後市?
作者 chihyuan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chihyuan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谷月涵是誰?谷月涵是反指標?台灣先生谷月涵如何看台股後市?

2023 年 10 月 23 日

 
展開

股市中有著許多傳奇人物,比方說「谷月涵」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明星分析師,在台股享有莫大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但其身分可謂五花八門,如台灣先生、台股反指標或是股海明燈等。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谷月涵曾帶領團隊連續三年奪下《機構投資人》票選活動第一名,居然還會被投資人稱作反指標?就讓本文帶你一探究竟,完整開箱谷月涵的背景介紹!

編按:2023/10/23 更新,寬量國際舉行 2023 年 Q4 全球資本市場展望說明會,於說明會中策略長谷月涵提到,他認為目前台股現金部位比重處於下降階段,大盤可能將有一波向下修正壓力,現階段投資台股的風險偏高,但仍看好以數據為主的軟體產業;谷月涵也提到 AI 並沒有泡沫問題,只是新產業和技術剛出來時勢必會出現一波暴漲,但當熱潮回退後,得等到實際需求跟上才有望再創新高。

谷月涵是誰?

谷月涵

▲谷月涵
資料來源:財訊、資料日期: 2023 / 5 / 3

谷月涵(Peter Kurz),現為寬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QIC)的策略長,如果要用一句話快速介紹,那就是「最懂台灣股市的外資明星分析師」,不僅是外資圈中相當知名且有十足份量的分析師,更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個股與總體評論專家之一。谷月涵為人稱讚的事蹟多不勝數,曾於擔任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時,帶領團隊連續三年奪下《機構投資人》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s)票選活動第一名的殊榮,其中《機構投資人》的票選活動素有「外資圈奧斯卡獎」美名,主要由國際各大機構法人,投票選出過去一年表現較佳的分析師並給予肯定。

谷月涵背景

谷月涵背景

▲谷月涵退休後仍熱愛爬山
資料來源:信傳媒、資料日期: 2018 / 11 / 18

谷月涵於西元 1957 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從小在父親的栽培與教導下,養成了數十年如一日的早起與運動習慣,還有對待事物皆嚴以律己的態度,同時也從擁有律師與會計師執照的父親身上,看見了金融界的運作樣貌,並種下谷月涵未來踏進金融圈的種子。大家可能會很好奇,為什麼谷月涵身為一名外國人卻經常被稱作「台灣先生」呢?原因其實十分浪漫,在大學畢業之後,谷月涵曾來台灣學過一年中文,也因此結識了當時還是學生的妻子,兩人後來在谷月涵出任於霸菱證券台灣分公司時正式結婚、生子。自此之後,谷月涵不僅有了台灣女婿的身分,更因為被台灣的山林風景所深深吸引,於是正式定居於台灣 30 多年。

如前所說,谷月涵被稱作「台灣先生」不僅是最懂台灣股市的外資明星分析師,更因為相當熱愛台灣這片土地與人文情懷,而在正式從花旗環球證券退休後,也沒有停下腳步,仍持續探索著台灣的壯闊山景,同時還參加半馬、鐵人三項等賽事並醞釀構思著創業的相關點子,於 2019 年谷月涵正式提出歸化台灣籍的申請,在後續內政部召開審查會並通過該申請,成為名副其實的「台灣先生」。有關谷月涵詳細的學經歷背景,條列整理如下:

谷月涵學歷

  • 美國達特茅斯大學 地質系
  •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

谷月涵經歷

  • 美國波士頓銀行債券交易員
  • 貝爾斯登投資銀行國際證券交易員
  • 霸菱證券台灣分公司主管
  •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 & Co, MSPX-US)台灣區總經理
  • 創立月涵投顧
  • 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

谷月涵是反指標?

如果你是台灣投資人,應該都有聽過谷月涵被稱為「反指標」,簡單來說,就是谷月涵看多時結果股市就大跌,或看空時結果股市就大漲。當然,上述並非是一種攻擊式的說法,而是股民們基於種種觀察而給出的有趣註解。這邊就來提供幾個例子,如 2008 年初台股正逢相對高點 8,900 多點,谷月涵更喊出台股將「上看 12,000 點」,結果後續爆發金融危機,台股指數半年內更崩跌至 3,955 點;此外,於 2021 年底,台股迎來史上最好的成績 18,000 多點,當時谷月涵喊出了「 2022 年有機會看到前無古人的 20,000 點」讓人大吃一驚的看法,但後續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台股指數崩跌近 6,000 多點,最大跌幅達三成多。

在知名網路論壇 PTT 的股板,曾有股民進行一場有趣試驗,那就是將谷月涵作為反指標,並回測 2019 / 12 / 13 ~ 2021 / 12 / 13 共兩年的投資表現,其試驗結果如下:投資勝率 78% 、投資報酬率 440% 、年化報酬率 132% ,當然,這並非為嚴謹的投資模型,但卻也提供了另一種趣味的觀點。

谷月涵預測台股?

這邊我們來一起覆盤谷月涵對於 2022 年台股的看法,同時也會整理出谷月涵針對 2023 的市場給出什麼樣的前景。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 2022 台股的全年走勢,從下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台股指數自年初便如同溜滑梯一路跌到 10 月,全年最低點落在 2022 / 10 / 25 的 12,666 . 12 點,最大跌幅為 31% 。在歷經 10 月低谷後,台股指數呈現明顯反轉向上趨勢,於 2023 年第一季依舊保持強勁。

台股 2022 全年走勢

▲台股 2022 全年走勢
資料來源:證交所、資料日期: 2022 / 1 / 3 ~ 2022 / 12 / 30

資料整理:股感知識庫、資料日期:2023/5/4
谷月涵台股市場看法
時間 市場看法
2022/7/6 台股近期趕底跌深,預期半年內再跌幅度有限,但仍強調反彈需有強勢貨幣支撐,並認為美股跌勢已近盡頭,生技與綠能兩族群相對安全,惟較令人擔心是台幣還存有貶值的空間。
2022/9/22 於「Taiwan CEO Week」論壇提出台股投資三部曲,分別為耐心等待、留意新經濟產業(軟體、資料、人工智能)、看好生技族群,對台股態度不樂觀、亦不過度悲觀。
2022/10/5 鑑於台股過去二、三年有一點泡沫情況,市場需要一段回檔修正時間,同時認為「現在還沒看到底部」,今年可能跌破萬二大關,甚至下探萬一,不過屆時可能就會是很好的買點。
2022/11/15 隨著美國通膨態勢減緩,台股連日表現強勁,但仍表示:「現在反彈只是暫時的,明年才會看到底部」,認為熊市來的時候最久都會維持一年多,目前台股指數仍偏高,預期還會有崩盤的狀況但不知道會在哪個階段。

針對台股 2023 年前景,谷月涵認為台股在今年第一季表現比想像中更好,但仍沒有改變對未來「不是那麼樂觀」的想法,主要在於台股資金面因素,亦即 M1 成長率低於 M2 ,表示投資人開始賣股票、轉為定存,同時疊加訂單、庫存等基本面指標,依然沒有明顯起色,整體來看,台股依舊有機率跌破 2022 的 10 月低點,但已不至於發生崩跌情形。

谷月涵看好產業

隨著全球經濟逐漸脫離 2022 年的低谷,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步調也於 2023 上半年邁入尾聲,寬量國際也於今年四月舉辦了 2023 年第 2 季媒體記者會,於會議中策略長谷月涵拋出了「台灣起飛(Taiwan HEADs Up)」投資策略,簡單來說,就是看好四大新興產業,分別為:健康科技(Health Tech)、能源科技(Energy Tech)、電動車科技(Automobile Tech)、數位經濟(Data),各自取其英文字母便成了「HEAD」,可望成為台灣未來經濟的新一波動力來源,那為什麼會看好上述四種產業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理由:

  • 看好理由一「兩岸地緣政治風險有限」:對台灣投資人來說,以往兩岸關係緊張或衝突升溫往往會衝擊股市表現,也是所有人不樂見的情況。根據目前局勢,兩岸衝突並不會進一步擴大,且美中台三方均有在嘗試降低地緣政治風險,有助於成為未來市場行情上揚的基礎。
  • 看好理由二「基礎技術已到位」:台灣科技業的技術與發展享譽國際,而相關的技術運用也可落實到上述的四大新興產業當中,此外,根據 Startup Island TAIWAN 的統計資料,於 2015 ~ 2020 年四大新興產業皆名列創投業者募款金額的前五大排名,其中前五大排名產業約佔創投業者整體募資金額的 50% ,享有充沛資金流動,更能再進一步推動產業的未來發展。

這邊再深入討論,關於健康科技、能源科技、電動車科技以及數位經濟等四大新興產業的詳細看法,整理如下表:

四大新興產業看好理由
資料整理:股感知識庫、資料日期:2023/5/4
 產業 亮點說明
健康科技
(Health Tech)
後新冠疫情時代,健康數據的數位化以及雲服務變得更加普遍,將帶動更便宜、更快速的藥物發現和疾病診斷技術,生技公司也能將新藥批准更快速轉化為商業銷售,其營收成長率預計將從 2022 年的 15% 成長至 2024 年的 18%。
能源科技
(Energy Tech)
近期太陽能以及離岸風電的邊際成本已低於天然氣,且目前各國政府正積極推行 ESG 標準實行,再加上台灣已將再生能源比重目標從 6% 拉高到 30%,可望帶動了台灣綠色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及市場需求。
電動車科技
(Automobile Tech)
隨著技術越發成熟,電動車整體製作成本可望趨降,同時各電動車製造商也開始追求產品硬體的差異化,其中,台灣廠商將受惠於接到更多生產外包的訂單(如電動車零組件、車用系統等)。根據 Counterpoint 預估,到 2023 年底,電動車銷量預計將達到近 1,700 萬輛。
數位經濟
(Data)
經過新冠肺炎的衝擊後,各國越發重視零接觸科技與相關技術之應用,再輔以 AI 人工智慧的熱潮,可預見未來關於雲科技、人工智能、電信、電子商務以及網路安全等需求,將會大幅提升並創造可觀的市場商機。

谷月涵結論

看到這邊,大家有沒有更認識谷月涵了呢,即便目前已經褪去了第一線外資明星分析師的光環,但依然充分利用著時間、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同時對比多數台灣人而言,谷月涵奉獻人生一半的時間根留台灣,說是正港的台灣先生一點也不為過。最後,雖然市場總喜歡戲稱谷月涵為反指標、股海冥燈等,但在一次接受《財訊雙週刊》訪談時,谷月涵曾那麼說:「大家常說我看錯的時候,其實沒有完整看完我的報告。」,在投資時除了在乎勝敗之外,其實也應該多方面吸收別人的分析邏輯與投資想法,縱使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但卻也能夠成為我們最重要的養分。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chihyuan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