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黑石集團清倉希爾頓,史上最賺的私募股權 PE 投資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投資界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投資界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黑石集團清倉希爾頓,史上最賺的私募股權 PE 投資

2018 年 6 月 13 日

 
展開
私募股權史上最賺錢的一筆投資終於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美國時間 5 月 18 日,希爾頓 (Hilton Hotels Corporation, HLT) 酒店宣布,其最大股東黑石(Blackstone Group, BX-US)  同意出售 1580 萬股,希爾頓將回購其中的 1250 萬股。至此,黑石將所持希爾頓股票全數拋售,這筆十一年前的投資徹底完成了退出。

2007 年,黑石斥資 260 億美元槓桿交易收購了希爾頓。自 2014 年以來,黑石分 12 次交易逐步清倉了希爾頓股票,其中包括去年作價 65 億美元將 25% 的希爾頓股權出售給海航。彭博報導稱,在徹底退出投資後,黑石將實現約 140 億美元利潤,成為私募股權史上回報最豐厚的一筆投資。

260 億美元的槓桿收購案:已經站到了死神門口

2007 年秋,黑石集團在房地產泡沫高峰中斥資 260 億美元通過槓桿交易收購了希爾頓。

當時,雙方的談判過程十分 “艱辛”:一開始,黑石報價是每股 30 美元,這令希爾頓方面很不滿意。後來,希爾頓放風要引入其他買家來競購。到了 2007 年 5 月份,當時正在積極籌備上市的黑石突然鬆口,可以考慮每股 40 美元以上。這時,“狡猾” 的希爾頓叫出了更高的價格 —— 48 美元。最終經過談判,雙方達成一致共識:每股 47.5 美元。

這筆交易總額為 260 億美元,黑石集團動用 60 億美元基金和 200 億美元貸款,運用槓桿收購將其拿下。交易完成後,希爾頓旗下擁有 10 個酒店品牌,遍布全球的 2800 家酒店,近 50 萬個房間全部被黑石收入囊中。

然而,雙方還沒來得及慶祝,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來襲了。

彼時,全球經濟蕭條,酒店業一蹶不振,黑石不得不將希爾頓酒店集團的價值減記,外界估計,金融危機期間,希爾頓酒店市值已經蒸發 60 億美元,相當於黑石初始投入的全部資金打了水漂。因此,這筆天價投資一度淪為 “笑話”。

更糟糕的是,金融危機使得信貸市場幾乎凍結,黑石通過槓桿收購而背負的沉重債務無法重組,為這筆交易提供貸款的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GS-US)、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BAC-US)、德意志銀行、美林、雷曼兄弟等華爾街投行,無法在市場中通過資產證券化來換取流動性,各方對黑石抱怨不已。

可以說,這樁交易令黑石相當狼狽。儘管黑石方面曾一再強調,這筆投資 70% 的損失僅僅是出現在帳面上,但在金融危機期間,沒有人會理會這些徒勞的解釋,人們看到的只有不斷下跌的數字和對未來的恐懼。

“很長一段時間,希爾頓這樁交易看上去已經站到了死神的門口。” 這是當時華爾街普遍的看法。

堪稱教科書:黑石 “力挽狂瀾” 翻身

就在所有人大失所望的時候,黑石默默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 “大拯救”。

一開始,黑石就大力整頓希爾頓管理團隊,力邀克里斯•納塞塔 (Chris Nassetta) 擔任希爾頓酒店集團的 CEO。憑藉著在酒店行業多年的豐富管理經驗,納塞塔一上任便大刀闊斧地開始實施一系列革新計劃,包括將總部由加州比佛利山莊遷往維吉尼亞州,更換高層管理人員,大幅削減運營成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石大膽推動希爾頓的特許經營策略。事實上,希爾頓集團早在 20 年前便開始進行酒店特許經營權模式的嘗試,但一直並未大規模實施。黑石接手後,認為這是動用盡量少的資金拓展酒店業務的絕佳模式。通過這次改革,希爾頓用極少的投資甚至不用任何投入,就使帶有希爾頓品牌的酒店遍地開花。

在黑石的努力下,希爾頓的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改善,不僅熬過了金融危機,還邁向了 IPO。

2013 年 12 月,希爾頓以每股 20 美元的價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籌資 23 億美元,成為酒店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 IPO。

作為希爾頓背後的 “功臣”,黑石賺得盆滿缽滿。希爾頓上市首日股價一度大漲超過 8%,這為黑石集團帶來了超過 85 億美元的帳面利潤。換言之,黑石收購希爾頓成為有史以來利潤最豐厚的一筆收購案。這個最佳槓桿收購案例,堪稱是活生生的教科書。

當然,這次能 “逃過一劫” 也離不開黑石高超的財技。收購希爾頓,黑石背負的 200 億美元債務,一度焦頭爛額。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實行多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倒是幫了黑石大忙,隨著市場中流動性逐步恢復,信貸市場再度活躍,黑石充分運用自身財務運作的智慧,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解決了超過 40 億美元的債務,這些措施包括動用 10 億美元進行債券回購並進行重組、將部分債務轉換成優先股等,其不少做法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PE 巨頭奮鬥史:募集第一支基金 “慘遭” 488 次拒絕

圈內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知道黑石不一定懂 PE (Private Equity 私募股權投資),但不了解黑石肯定不懂 PE,可見其地位。

黑石於 1985 年由彼得.彼得森 (Peter Peterson) 、史蒂芬.施瓦茨曼 (Stephen Schwarzman) 以及理查德.貝內特共同出資 40 萬美元創建。黑石的名字來自兩位創辦人,Schwarzman 在德語的意思是黑色,Peter 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石頭。

成立之初,黑石主要從事併購重組的財務顧問業務。黑石的第一桶金,是藉助彼得森早年與索尼 (Sony Co,6758-JP) 公司總裁盛田昭夫結下的友情,搶得收購代理權,代表索尼公司出價 20 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黑石覺得客戶不僅僅需要顧問服務,更需要投資夥伴,於是萌生創立私募基金的想法。

萬事起頭難,黑石在最初募資過程中吃了不少閉門羹。黑石創辦人曾回憶,“被我們視為最可能點頭的 19 家客戶,一個個拒絕我們,最後總共有 488 個潛在投資人拒絕我們。”直到 1987 年,黑石才成功募集第一支 PE 基金,金額為 6.35 億美元。

恰巧的是,在基金募集成立之後的第二天,1987 年的股災發生了。之後,垃圾債市場全面崩盤,持有垃圾債的大量社區儲蓄公司破產,資產廉價向市場拋售。備足彈藥的黑石迎來發展良機,一發不可收拾。

在上世紀 80 年代惡意收購流行的美國,黑石堅持了一個反潮流的規則 —— 友好收購:“我們兜售一種理念,你們可以信任我們,我們會跟你們在一起。”彼得森說,“這在那時候很另類,但非常管用。”經濟學家巴曙松曾評價,這個規則一直保持到現在,被不少國內 PE 積極學習,甚至成為私募股權的 “私” 的一個自然內涵:雙方應當通過私下的充分溝通,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了解。

在實踐中,黑石的投資哲學也被不少人奉為準則。黑石強調自己喜歡投資 “並不時髦” 的產業,喜歡與行業的主導型企業合作,時點選擇也引人稱道。一個經典案例是,2004年從德國一投資機構手中買下塞拉尼斯化學公司 (Celanese),然後利用華爾街當時互聯網新經濟低迷、投資者轉向傳統行業的氣氛推向資本市場,不到半年,黑石就獲得了現金收益 30 億美元和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股份。

時至今日,黑石集團已經築起一個龐大的 “金融帝國”,主要的業務包括私募股權、房地產、信貸以及對沖基金投資等,而且幾乎在每一個細分領域都 “封王稱霸”,不僅躋身全球四大 PE 巨頭之列,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投資者之一。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黑石集團的總資產規模達到 4340 億美元,笑傲華爾街。

投資界》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投資界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投資界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