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重溫經典書籍《漫步華爾街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是給有一兩年經驗的入門投資者的聖經。事實是很多價值投資者還時不時捧看著它,重溫長勝大市的金科玉律。書本的核心思想很簡單:最適合大眾投資者的最好方法,是買入並持有低管理收費的指數基金。
眾所周知,散戶投資者如果決定自己做股票分析,又或更多時候其實靠道聽途說地買入股票,過去九十年來都是輸錢的,因為他們的情緒任由一切消息擺佈,以致沒有一個交易能得到邏輯的合理支持,這好比上年的我,差點因為盲目樂觀即槓桿自焚。幸好當時看了 Robert Shiller 的《非理性繁榮 (Irrational Exuberance) 》,我趕緊趁有盈利就大幅減持,最終在股災中不致被斬倉,還保留現金再作部著。
《漫步華爾街》還說,技術派自從百多年前出現以來,不論現實還是學術方面,都沒有一名成員能夠成功。最出名的投機之王傑西·李佛摩 (Jesse Livemore) ,傳說中在 1929 年大崩盤前沽空而賺了幾百萬美金的人,最後還因自己擅長的技術分析而破了產,患上抑鬱症,吞槍自殺。
技術分析與價值投資
如果有人像我這樣,擺脫最多人會考慮的技術分析,而選擇了成為價值投資者,恭喜,這個決定是長遠打敗大市的前提。這好比你踏進最好的大學,但不保證能夠畢業。至少我可以肯定,成功的價值投資者不會因為自己的持倉而沒法入睡,大家不用為那止艱澀的股價走勢圖而出賣靈魂。
價值投資者做的股票分析主要是關於基本面,從總體經濟周期、行業前景、產業價值鏈,到公司的管理架構,競爭優勢、財務報表等等,包羅萬有。其實一般來說,全職的專業投資者也沒能力兼顧以上所有項目,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只有一個。價值投資者的估值基礎主要有四項:企業預期利潤、利率預計成長率、利率水平和其他因素。最後兩項是投資者永遠沒法預期的,當然前兩項也不是想像中可預期。
透過企業預期利潤和利率預計成長率,投資者會給預期每股利潤乘上一個數值,叫本益比 (PE),然後得出一個合理的估值。PE 在不同市況和各行各業都有不同水平,大市 PE 歷史值由 10-50 不等,行業 PE 由低成長的 5-10 去到高成長的 15-100 都有。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 在著作中給世人留下最重要的訊息,是高成長就值得給高的 PE,這道理無人不懂。而預期每股利潤,華爾街所有分析師都會以過往的年報或季報作基礎,而作出未來一季,一年,甚至五年的預測。「股價= PE x 預期每股利潤」這條很簡單的公式,我多次提過一個重點:乘數效應是極強的雙刃劍。
如果一間高成長的公司預期利潤是 10 美元,市場參與者願意給它 50 的本益比,那麼它的股價就是 500 美元。如果這間公司業績突然不及預期,只有 8 美元,大家發現它並不是那麼高成長,本益比只值 30 (其實仍然極高) ,那股價就要跌到 240 美元。這就是為什麼先前 Linkedin 能一晚暴跌 50% 的原因,也是我為什麼堅持騰訊市值只值現時的三分一。
集中基本面的股票分析,地雷就在現實與預期的落差。為什麼這個落差會存在,主要原因有,
- 過去業績不能作未來業績的指標;
- 過去業績的真確性可以因會計操作而存疑;
- 預計的成長年期可以隨心所慾,由投資者個人意願修改;
- 分析師其實自己並不作分析,以上的數字都是左抄右改。
2014 年初我曾經為某一高成長公司製作現金流貼現模型,我假設 2013 年 35% 的成長率能持續多五年,股價應該翻 4 倍。很值得買入是吧?我看了更多的新聞、官方計劃、市場報告、發展方針等資料,發現這成長或許能持續可能是十年,那股價理應翻 11 倍!那時發現自己可能複製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Coca-Cola, KO-US)的神話,安全邊際十分高!
當然,最後是另一本書救了我,那本書叫《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那間公司 2015 年業績只有個位數成長,而市場的消息更指未來會有倒退現象,股價由 2013 年底的高位持續跌到現在,估值跌了六成。
總結
有時候股票分析就這麼難,心理學家早已證明人類會在隨機的事物中找規律,就像分析師假設企業利潤會有規律地維持在某個區間或趨勢。這種思維並不合符邏輯,也是價值投資者要成功的最大難關。所以安全邊際很重要,而我不會將注意力都放在本益比身上。
如果一家有強大護城河的公司,因為某些原因而業績倒退,估值大跌,就值得考慮一下,它的競爭優勢能否幫它重拾成長。地雷之中,有危便有機,別人悲觀時,如果自己研究的成果站在樂觀的一面,就應該出手。
人貴自知。有些人真的不應該買股票,買入並持有指數基金就可以打敗很多專業投資者,甚至市場。
《范騅的投資研究筆記》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