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3 日,早前負面新聞纏身的攜程(Ctrip.Com, CTRP-US) (Ctrip.Com International Ltd, CTRP-US) 發布了 2018 年 Q1 財報。
財報顯示,攜程 Q1 淨營業收入為 67 億元人民幣,年增率 11%。歸屬攜程股東的淨利潤為 11 億元人民幣,相較 2017 年同期增長超過 19 倍。
此前,受退票、搭售、幼兒園虐童等一系列影響廣泛的負面事件影響,攜程 2017 年Q4業績表現不佳。而且,社交媒體上近期又爆出攜程利用大數據殺熟 (編按:指運用大數據,讓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較新客戶看到的價格高出許多)、隨意制定機票退改簽收費標準等討論,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收達成預期增長,增幅放緩
2018 年 Q1,攜程逆轉 2017 年 Q4 營收、淨利潤年增率下滑的態勢,酒店、旅遊等各項業務也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交通票務業務中的國際機票業務與網路門市業務為其財報增色不少。
據財報顯示,在不計入天巡業務(Skyscanner,攜程於 2016 年底收購的全球最大的機票搜索平台之一)的營收中,國際機票業務對攜程收入的貢獻超過 40%,天巡的直接預訂業務在 Q1 收入年增超過 6 倍。
公開資料顯示,在收購天巡以及美國社交旅遊網站 Trip.com 之後,攜程在國際機票業務上的收益明顯增加。2017 年 Q4,攜程的非中國相關的純國際機票已占到國際機票總量的 30%。天巡的直接預訂收入是 2016 年同期的兩倍。
攜程董事長梁建章在昨日(5 月 23 日上午)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得益於境外旅遊市場的強勁需求,攜程機票預訂量的增長速度是行業平均增速的兩到三倍。
另外,攜程此前在二三線城市佈局實體門市,據統計,實體門市 2018 第一季度 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長約達 50%。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向時代財經分析,從財報上看,攜程國際機票業務以及實體門店已成其新的增長點。
從 Q1 財報攜程的四大板塊業務來看,其交通票務業務營業收入 29 億元,年增率持平;住宿預訂業務營業收入為 25 億元,年增率 23%;旅遊度假業務營業收入 8 億 3400 萬元人民幣,年增率 18%;商旅管理業務營業收入為 1 億 8000 萬元人民幣,年增率 25%。
時代財經注意到,攜程整體營收增長,但其營收增幅卻在逐漸放緩。
時代財經梳理攜程 2017 年四個季度的營收以及在交通票務方面的增幅發現,2017 年四個季度攜程營收年增率分別為 46%、45%、42%、26%。2018 年 Q1 攜程營收年增率 11%。從這方面來看,攜程已經持續 5 個季度增幅變緩。其中交通票務方面增幅相對穩定,但是相對於 2015 年以及 2016 年增幅變緩。
對於其發展增幅變緩,陳禮騰向時代財經分析道,在各航空公司 “提昇機票直銷、降低代理分銷” 的趨勢下,OTA(網路旅行社)企業獲得的比例在相應減少,生存空間縮小。
陳禮騰認為,在航空公司互聯網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航空公司開始加強對旅客行程體驗的控制權,OTA 平台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縮減,在傳統業務上難有更多發揮空間。
負面纏身,靠國際機票業務突圍
攜程的四大板塊業務中,交通票務業務佔比較大,2018 年 Q1 佔其總營收 43%,而這一大比重業務在近幾個月頻頻出現口碑下滑和用戶體驗差等問題。
2017 年至今,攜程持續爆出大 V 明星批評體驗差、購票捆綁銷售、機票退票難等負面新聞。雖攜程對業務進行整頓改革,承諾不從退改簽中收取費用,並下線多家違規機票供應商。但這一負面消息還是影響了近兩個季度的經營。攜程 2017 年 Q4 財報顯示,攜程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 29 億元,季減 15%。2018 年 Q1 財報顯示,交通票務業務營業收入 29 億元,季減 1%。兩季度的交通票務業務營業收入下滑,主要是國內機票業務下滑造成。
對於投資者較為關注的捆綁銷售情況,5 月 23 日上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攜程 CFO 王肖璠表示,“我們決定犧牲公司某些短期財務利益,以確保用戶現在能夠在攜程平台上獲得最佳的預訂體驗和最高品質的服務標準。”
從 2018 年 Q1 財報看,儘管交通票務業務中的國內業務受 “捆綁銷售” 整頓改革以及退票等事件影響下滑,但得益於國際機票業務的增長,交通票務業務總體僅季減 1%,營收增長達預期最高值,每股收益也超出分析師預期。
據攜程董事長梁建章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介紹,國際機票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境外旅遊市場的強勁需求,攜程機票預訂量的增長速度是行業平均增速的兩到三倍。另外,攜程海外酒店預訂業務第一季度也是行業平均增速的三倍。
另外,Q1 財報顯示,攜程毛利率為 82%,高於上年同期的 80%,但低於 2017 年 Q4 的 83%。
對於毛利率的下滑,王肖璠的解釋是每張機票的收入減少:“每訂單收入受到增值服務調整的嚴重影響。”
在 “捆綁銷售” 整頓改革、營銷推廣成本增加以及競爭對手搶占市場的情況下,攜程能否繼續保持其優勢地位,尚有待時間驗證。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