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WTO是什麼?WTO為何成立?台灣加入WTO優缺點?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洪瑞陽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WTO是什麼?WTO為何成立?台灣加入WTO優缺點?

最近更新時間: 26 May, 2022

 
展開

你一定聽過 WTO ,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為什麼世界各國都想要加入到這個組織,甚至台灣也都有在 2002 年以「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名義正式加入。這個組織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又能發會怎樣的效果?對於台灣來說,加入 WTO 之後有怎樣的優缺點,對於產業的影響有多大?一起來了解!

WTO是什麼

WTO 是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的縮寫,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世界貿易組織」。設立於 1995 年 1 月 1 日,目的是規範國際貿易,使得會員國的國際貿易得以順利進行。截至 2021 年 12 月,目前有 164 個會員國, 25 個觀察國,佔全球貿易額 98% ,基本上所有貿易都在WTO規範下運作,台灣也是會員國之一。

WTO 成立過程

要談 WTO 的成立過程,就必須提到他的前身 GATT ,而 GATT 的前身是 ITO ,將為各位讀者依時間序介紹:

國際貿易組織 ITO ( 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戰後,全球經濟蕭條、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時期。因為貿易保護主義,彼此不信任,保護國內產業,因此世界貿易出現問題,各國為了解決這樣的現象,在剛成立的聯合國下增設「布列敦森林機構」,欲創立的組織包括世界銀行、 IMF 以及 ITO 。ITO最終因美國國會的反對而無法成立,不過在 23 個國家於 1947 年試圖創立ITO的談判過程中,其實已經談了 4.5 萬個關稅減讓,佔當時世界貿易比例 10% 。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1948 年,為了讓 ITO 所討論的成果實踐,即使 ITO 無法成立,各國也協議簽訂「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簡稱 GATT ,是史上第一個規範多邊國際貿易的協定。而 GATT 就成為當時會員國討論國際貿易的論壇,多以關稅為討論主題,總共歷經八次談判,其中第七和八次都有突破性的進展。

  • 第七次談判:在東京,從 1973 談到 1979 年,除了以往的關稅問題,也開始討論補貼、技術性貿易障礙、反傾銷等議題。
  • 第八次談判:最為重要,自 1986 年談到 1993 年,除了延續第七次談判的內容,更討論了有關智慧財產權、爭端解決辦法等問題,為了要達成能解決爭端的效果,各會員國決定成立 WTO ,讓 GATT 有更強的牽制力與法律效力。

世界貿易組織 WTO (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1995 年,延續 GATT 第八次談判的結果,當時 123 個國家正式於瑞士日內瓦成立 WTO,相關協定沿用原本 GATT 的規範以及八次的談判成果,讓 GATT 從協定性質成為實質之國際組織, WTO 正式取代 GATT 。

WTO主要規範

WTO的理念在於創造自由且公平的貿易環境,而主要的規範旨在「降低關稅」、「避免貿易障礙」,以下列舉三點主要原則:

  • 最惠國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的意思,就是會員對任何國家的優惠待遇要一樣,不得有只針對某些國家有特別有利條件或不利的待遇,要平等對待。
  • 國民待遇原則:國民待遇的意思,即會員國進口的外國產品要和當地同類產品擁有一樣的對待,不得有歧視的相關規範。
  • 關稅減讓原則:關稅是 WTO 唯一容許限制貿易的手段,不過仍希望各會員國能盡量將關稅減低。

這些規範其實非常重要,目前全球 98% 的貿易額都在 WTO 的規範內,如果沒有 WTO 就會發生許多不公平的貿易,大國會恆強,小國會被打壓,沒辦法讓各國的比較利益發揮的有效率,而台灣身為客觀條件上的小國,雖然剛加入時國內農產品相關廠商非常有意見,但總體與長期來説 WTO 對台灣的消費者是利多的。

WTO對台灣的影響

台灣於 2002 年 1 月 1 日正式加入 WTO,當時引起國內爭議,官員與學者認為是短空長多的決定,而有些產業的業者則非常反彈,尤其是農業,認為進口產品會和國產農產品競爭,無利可圖。但如今已經過了 20 年,自此回顧,台灣加入 WTO 絕對是正確的決定,以數據來説,可以顯示兩大好處:

科技業、製造業

製造業、電子業出口產品關稅降低,產地外移中國以達人力成本減少,台灣身為科技、製造業重鎮,此舉帶動相關產業獲利,台灣整體外銷訂單與 GDP 逐年提升。

WTO數據

農業影響

以農業 GDP 來看,符合當初學者所說的短空長多,自 2012 年後,台灣的農業 GDP 超越了加入 WTO 以前的數值。實質 GDP、農家所得、農產品進出口值也明顯成長。台灣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農業走向精緻、專業的結構性變化。

WTO數據2

如果沒有加入WTO?

以生活化一點的說法,台灣 WTO 大使羅昌發先生曾説:「 WTO 就像空氣一樣,我們平常不會去察覺,但是一旦沒有了,你就會發現它的重要性。」現在我們到超市可以看到許多進口零食、肉類、水果,路上也有許多進口車在跑,我們穿的衣物許多也都是外國的品牌,若沒有 WTO ,這些東西可能會因為關稅變得非常貴,變得沒人買得起,或根本沒有廠商想要進口。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如此多樣化的選擇,都是托 WTO 的福。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洪瑞陽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