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軍工概念股有哪些?軍工概念股可以投資?軍工股是危機中的商機?
作者 Ray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ay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軍工概念股有哪些?軍工概念股可以投資?軍工股是危機中的商機?

最近更新時間: 04 September, 2025

 
展開

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台灣的國防自主與軍工產業近年來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自 2023 年以來,隨著政府國防預算的顯著增長和對不對稱戰力的重視,台灣的軍工概念股持續在市場上發酵。國防是一國戰力最實際的表現,加上台灣地理位置特殊,在烏俄戰爭開打後,各界傳出台灣會是下一個烏克蘭?透過烏克蘭的前車之鑑,給予台灣許多的啟示,在現今的時空背景,台灣人民又該如何應對,這些話題也暗藏商機,究竟哪些民間企業已躋身軍工產業鏈?一同拆解軍工產業的秘密!

軍工是什麼?

軍工(軍事工業,國防工業)是涉及軍事裝備及硏究、開發生產與服務的產業,國防研究與生產,除了靠政府組織外,也包括民間軍事公司,主要負責承擔國防科研生產,提供各種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經營活動。自從烏俄戰爭爆發以來,自主生產武器的軍工產業鍊受到投資人青睞,自主生產武器除了能夠增加經濟發展機會,也能減少對外採購依賴性,並能夠在軍購談判時取得更多籌碼。

不過由於烏俄戰爭的爆發,烏克蘭藉由大量無人機、反裝甲飛彈和防空飛彈等不對稱作戰,成功抵擋俄羅斯進攻基輔的閃電策略,跌破世界眼鏡,也使國內外軍事專家對於台海局勢轉向認為台灣應減少傳統大型武器投資,全力打造不對稱戰力。但由於台灣屬於海島國家,數十年來將大量資源投注在海空軍及防空網建立,與陸地國家烏克蘭還是具有不同之處,走出屬於我們自己合適的軍事策略才是當務之急。

烏俄戰爭▲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為應對日益升高的區域威脅,台灣政府大幅提升國防支出。根據行政院最新公布的 202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草案,國防預算總額達到新台幣 9,495 億元,較 2025 年的 6,470 億元大幅增加,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到 3.32%。此計算方式首次參考了北約(NATO)模式,將部分非軍事單位的國防相關支出納入,旨在更全面地反映台灣在整體防衛上的投入。

回顧近年預算,2024 年的整體國防預算為新台幣 6,068 億元,佔 GDP 約 2.5%。預算的逐年攀升,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向國際社會傳達了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堅定決心。這筆龐大的資金將主要用於軍事投資、作業維持以及人員維持,其中對外軍購與國造武器的持續推進,為國內軍工產業鏈注入了強勁的成長動能。

軍工概念股有哪些?

台灣國防產業,主要由國防部軍備局各兵工廠、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中山科學研究院、漢翔( 2634-TW )航空工業和台灣國際造船主導。隨著武器製造的需求越來越大,民間企業的參與也變得踴躍, 2017 年正式成立的「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中也一共加入了 48 家相關企業成為正式會員,顯示出許多民間企業已進入到台灣的軍工產業鏈,下面股感幫大家整理市場中主要的軍工概念股。

💡想了解更多有關無人機概念股的資訊,可以看看股感的這篇文章喔>>>史上最大無人機標案!無人機是什麼?無人機概念股?可以投資嗎?

軍工概念股有哪些?
產業 股票代號 股票名稱
航太
2634 漢翔
2645 長榮航太
3004 豐達科
4536 拓凱
4541 晟田
8222 寶一
特殊鋼材 1584 精剛
無人機 5371 中光電
7402 邑錡
8033 雷虎
防彈陶瓷 1810 和成
無人艇
2208 台船
2644 中信造船
4976 佳凌
6753 龍德造船

以雷虎為首的無人機概念股因其巨大的想像空間和政策扶持力道,股價漲幅最為驚人。而如漢翔、寶一等已有實質訂單支撐的企業,股價也穩健上揚。投資人需注意的是,部分個股的股價飆漲已提前反應了未來數年的預期,後續是否能有相應的營收與獲利兌現,將是股價能否持續的關鍵。

軍工概念股現況

受惠於台灣國防預算的顯著拉高以及政府對本土供應鏈的扶植,軍工股自 2023 年底以來持續成為市場熱點。俄烏戰爭的經驗喚醒了全球對國防議題的重視,而台海的緊張局勢更使此題材持續發酵。

目前的飆漲主要是反應對未來的預期,特別是針對 2024 至 2026 年進入執行高峰期的國防標案。以「無人機國家隊」為例,政府規劃採購上萬架軍用商規無人機,直接點燃了如雷虎科技(8033)等相關廠商的股價;而漢翔(2634)則因「勇鷹號」高教機進入密集交機期,營收已展現出實質貢獻。雖然部分公司營收尚未完全顯現,但題材性極強,市場普遍看好其未來的訂單成長潛力。

軍工概念股未來展望

戰爭型態已從傳統的武器對抗,演變為融合科技、資訊與策略的複合戰。在此趨勢下,台灣軍工產業的未來發展將聚焦於以下幾個重點:

  1. 無人載具系統:無人機、無人艦艇是各國發展不對稱戰力的核心。台灣政府已將其列為重點扶植項目,從研發、製造到建立「非紅」供應鏈,將帶動龐大的產業機會。
  2. 海域防禦:作為海島國家,海防至關重要。「國艦國造」將持續進行,包括潛艦、各式艦艇的建造與性能提升,都將是未來軍工話題的重中之重。
  3. 航太與飛彈技術:從戰機維保、升級到飛彈的自主研發製造,是維持空防優勢的關鍵。中科院將持續與民間企業合作,將關鍵技術落實於產業。

軍工股總結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的背景下,各國增加國防投資已成明確趨勢。台灣因其特殊的戰略位置,強化軍備、建立自主軍工體系更是刻不容緩的國策。外資過去雖因地緣政治風險賣超台股,但台灣展現的自我防衛決心,正逐步將此風險轉化為本土軍工產業的確定性商機。

展望未來,台灣的國防戰略將持續朝向「不對稱作戰」與「科技戰」發展。除了持續研發無人機、反艦飛彈與防空系統外,在資安、低軌衛星通訊等領域的投入也將增加。國防部擴大與民間企業的合作,將使更多具備先進技術的廠商有機會進入國防供應鏈,進一步擴大台灣軍工產業的市值。

總結而言,在國際局勢動盪與國家安全意識提升的共識下,全球國防支出增加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台灣身處地緣政治的關鍵位置,強化國防不僅是政府的決心,也為相關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投資人在追逐軍工題材的同時,仍需回歸基本面,審慎評估各家廠商的技術實力、訂單狀況與財務表現,方能在這波國防自主的浪潮中,抓住真正的商機。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ay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