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指數:S& P500 ,應該是相較道瓊、那斯達克大家最陌生的。但相信許多人都曾聽過股神巴菲特曾在 2008 年公開與基金經理們對賭的故事,內容就是股神相信在未來的十年後,沒有任一檔基金績效能夠勝過單純的持有指數基金( S&P 500 )。結果正如 2018 年波克夏致股東信中所揭露的, 5 檔當時願意出來挑戰的基金都輸給了 S&P 500 ,股神隨後也捐出了所有當時對賭勝利的金額。而在這篇故事中股神所提出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基金(S&P 500 )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想學著了解如何被動且長期獲得市場報酬?就隨著我們的介紹看下去吧!
S&P 500 是什麼?
S&P 500(英文:Standard & Poor’s 500,簡稱 S&P 500)中文是「標準普爾 500」(簡稱「標普 500」,或稱「史坦普 500」)。S&P 500 指數創建於 1957 年,是美國第一個透過流通市值加權計算的股票市場指數,也是標準普爾公司所推出最知名的股票指數。目前此指數包含了 500 檔市值 100 億美元以上的美國大型股(large-cap)。S& P500 涵蓋了整個美國股票市場市值的 80% ,所包含的持股板塊也較廣泛,因此被大眾認為是最貼近整體市場表現的指數。
標準普爾公司除了 S&P 500 之外,還有推出 S&P MidCap 400 (標準普爾中型股 400 指數)及 S&P SmallCap 600 (標準普爾小型股 600 指數),這兩支指數與 S&P 500 ,三檔的總合為 S&P 1500 (標準普爾 1500 綜合指數),涵蓋了近 90% 的市場市值!此外,此三檔的成分股也沒有任何重疊。
什麼是流通加權市值?
流通加權市值是以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可買賣總數做計算,而非發行時的市值。此方法會更貼近個股價格變化對指數帶來的漲跌影響
S&P 500 編列機制
S&P 500 指數的篩選標準較指數嚴格,除了滿足基本市值上限制以及總部設在美國的基本要求之外,仍須符合以下幾點:
- 年交易量與流通市值的比要大於 1 (亦即周轉率大於 100% ), 6 個月的交易量股數要大於 25 萬股。
- IPO新上市股票需至少 12 個月才會納入指數。
- 最近四季的公司盈利總和為正數,最近一季的的公司盈利為正數。
曾經炒得沸沸揚揚的特斯拉(Tesla, TSLA-US)與 S&P 500 入編事件,其實就是因為特斯拉終於在 2020 年達成第三項的盈餘規定。由此可知 S&P 500 指數並非真的代表美國市值前 500 大公司,在前 500 大公司之中,就有一些公司由於盈餘未能連續四季達正,這時就會由其他公司替補上。
不過以上幾項要求並不是 100% 嚴格的規定,而是標準普爾委員會,有權利將某些公司作為特例收入指數(通常可能是委員們認為該公司在整體美股或特定產業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即使目前尚有虧損也應納入指數)。
S&P 500 有哪些成分股?
前段我們有提到 S&P 500 是由市值加權所組成的,所以市值前幾大的股票對指數的長期表現和每日走勢都有很大影響(這點跟台積電( 2330-TW )與 0050 的關係有些類似,但 0050 中台積電占比更為極端)。 S&P 500 中前十大的股票占該指數市值的 29.5% 。這也意味著投資者應該熟悉這些成分股與其板塊,以了解推動大盤成長的關鍵因素。
S&P 500 前 15 大成分股
個股名稱&代號 | 板塊別 |
蘋果(AAPL)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微軟(MSF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亞馬遜(AMZN)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非必須性消費) |
特斯拉(TSLA)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
Google A股(GOOGL) |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Google C股(GOOG) |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Nvidia(NVDA)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波克夏海瑟威(BRK.B) | Financial Services |
臉書(META) |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聯合健康保險(UNH) | Healthcare |
嬌生(JNJ) | Healthcare |
埃克森美孚(XOM) | Energy |
摩根史坦利(JPM) | Financial Services |
Visa(V) | Financial Services |
雪弗龍(CVX) | Energy |
若大家定期關注市場消息會發現其實成分股的權重是會不斷變化的!像近期油價及通膨高漲也跟著帶動能源公司的市值與股價上漲。而臉書(Facebook, FB-US)也因為一些隱私權訴訟及廣告收益不符預期的因素影響,導致市值相較以往縮水了不少。若想要定期追蹤市值變化可以透過 Slickcharts 更新最新變化,而想了解整體產業板塊分布則可以到 S&P index 官網下載 Fact sheet 搜尋。
S&P 500 產業分布
資料來源: S&P Dow Jones Indices factsheet、Slickcharts
S&P 500 ETF 有哪些?怎麼買?
前面提到標準普爾公司推出 S&P 500、S&P MidCap 400 (標準普爾中型股 400 指數)、S&P SmallCap 600 (標準普爾小型股 600 指數)這三檔指數,市場上亦分別推出對應 ETF 。若想完全對應整個市場則要購買追蹤 S&P Completion 指數的ETF-VXF。與道瓊和那斯達克指數相同,要購買指數必須透券商發行的指數型基金或相關衍生品,也就是我們所熟知 ETF 。以下列出幾個知名且相關的ETF讓大家比較一下。
S&P 500 ETF | ||
ETF代號 | 費用率 | 特性 |
SPY | 0.09% | 資產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 |
IVV | 0.04% | 追蹤誤差小於SPY |
VOO | 0.03% | 最晚成立,也因此可把費用率與追蹤誤差壓低 |
00646 | 0.66% | 可直接在台灣券商購買,但明顯費用率較高 (或許可以解釋為何0050也高出不少….) |
VXF | 0.07% | 追蹤整個美國市場,收錄高達近3800檔股票 |
EFIV | 0.1 | 追蹤S&P 500 ESG指數 |
UPRO | 0.91% | 三倍槓桿作多的S&P500指數ETF |
SH | 0.88 | 反向做空S&P500指數的ETF |
S&P 500 盲點?
由於此指數只包含約 500 檔標的,所以精確的說並無法完整的體現美國的經濟成長狀況,另外加上市值、流動性的限制,以及「委員會」的干預可能會導致一些優質企業被排除在外。但以現在美國證券市場發展如此成熟的狀況,也有許多可替代的相似商品可以選擇喔!
S&P 500 指數基金績效
指數投資百百種,而關鍵的差別就在於「市場」的選擇。若以歷史數據來看美國指數的長期績效是最優的!當我們在選擇資產配置時不訪讓自己跨出舒適圈,選擇分散到至今仍然在科技、醫療等領域最先進的國家投資。若是小資族的話,現在台灣也有需多券商推出定期定額複委託的選擇,讓我們也可以享有較低的手續費,投資海外國家的個股或指數基金。
【延伸閱讀】